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及其点烟油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5777阅读:1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及其点烟油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及其点烟油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灯盏点烟工艺环境、点烟油的制备、灯盏点烟用具与搜烟的控制,比现行工艺方法取烟量提高10~15%,所取的烟颗粒细腻,增光助色;制成的墨锭其黑度、窜化力、发墨度好,墨色淡而能沉浮,浓而不板滞,枯而不浮涩,湿而不浸患。
【专利说明】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及其点烟油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及其点烟油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墨作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物质和技术发展史中也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墨以徽墨为代表,“徽墨”始于唐代,奚廷珪为徽墨“鼻祖”,中国徽墨业的发展,明清为鼎盛期,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是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又是一种特殊产品或商品,既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主要用品,其自身又是一种工艺美术品。虽曰为中华民族手工艺品,虽然制墨是普通生产作坊,但却是中华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科技文化在不断发展,但却无法取代它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独特作用。徽墨生产的传统工艺与配方,如点烟、炼胶、溶胶、配料、中草药应用、杵捣工艺等等。历史上一是民间生产作坊,各自为营,工艺、配方代代相传,久而久之,不少徽墨工艺、配方已经失传。现代工业化炼烟、炼胶和新材料应用,也使徽墨的一些传统工艺技术面临严重挑战,利用现代技术发扬光大传统徽墨制作工艺技术,是更好继承、挖掘、应用传统徽墨工艺的必然之路,适应当今书画市场对墨的需求,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扩大新品种,提高徽墨产品的品位和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统的制墨工艺,以各自为营的方式代代相传,在点烟、炼胶、溶胶、配料、中草药应用、杵捣等工艺,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造成原材料的消耗大,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制作成本高;现代工艺技术的应用,由于对传统制作工艺技术的传承缺乏系统的磨合,徽墨的产品质量难以达到传统工艺制作的品质要求,直接影响现代制墨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及其点烟油的制备工艺,其取烟量高,所取烟颗粒细腻,增光助色,且制成的墨锭其质量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0006](1)灯盏点烟工艺环境控制:点烟室设计为四向周密,背处开小门半通气,高限可挂门帘,室内置水盆或设水槽保湿,点烟时还要防风闭门,形成有少氧环境,取烟时开半门;
[0007](2)灯盏点烟用具准备:用具包括油斛、灯草、灯头、烟碗,在装油的油斛上置有灯草的灯头,烟碗置于灯头上方15~20cm处,点烟时在每个油斛(油盖)内加入粉碎的巴豆I~2克;
[0008](3)搜烟:每隔80~100分钟搜烟一次,搜烟时备用烟碗替下有烟烟碗,将烟碗的烟掃下取烟。
[0009]一种点烟油的制备工艺,由下述步骤进行制备:[0010](I)主油:取桐油三十斤,芝麻油十二斤;
[0011](2)辅料:取苏木三两、黄连二两半;海桐皮、香仁、紫草、檀香各1.5两,扼子、白芷各一两,木鼈子仁十枚;
[0012](3)备制:将辅料到碎入麻油内浸半月余,并常以杖搅动,一般一天搅动3-4次,下锅煎,令药焦即停,油温约300°C左右,冷漉去粗,倾入主油搅匀即完成点烟用油制作。
[0013]本发明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油可取桐油、皂青油、菜籽油、豆油、麻子油中的任意一种。
[0014]有益效果:
[0015]用本方法点烟,比现行工艺方法取烟量提高10~15%,所取的烟颗粒细腻,增光助色。制成的墨锭其黑度(遮盖力、光泽度)、窜化力(层次)、发墨度(易磨)好,墨色淡而能沉浮,浓而不板滞,枯而不浮涩,湿而不浸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0017](I)灯盏点烟工艺环境控制:点烟室设计为四向周密,背处开小门半通气,高限可挂门帘,室内置水盆或设水槽保湿,点烟时还要防风闭门,形成有少氧环境,取烟时开半门;
[0018](2)灯盏点烟用具准备:用具包括油斛、灯草、灯头、烟碗,在装油的油斛上置有灯草的灯头,烟碗置于灯头上方15~20cm处,点烟时在每个油斛(油盖)内加入粉碎的巴豆I~2克;`
`[0019](3)搜烟:每隔80~100分钟搜烟一次,搜烟时备用烟碗替下有烟烟碗,将烟碗的烟掃下取烟。
[0020]一种点烟油的制备工艺,由下述步骤进行制备:
[0021](I)主油:取桐油三十斤,芝麻油十二斤;
[0022](2)辅料:取苏木三两、黄连二两半;海桐皮、香仁、紫草、檀香各1.5两,扼子、白芷各一两,木鼈子仁十枚;
[0023](3)备制:将辅料到碎入麻油内浸半月余,并常以杖搅动,一般一天搅动3-4次,下锅煎,令药焦即停,油温约300°C左右,冷漉去粗,倾入主油搅匀即完成点烟用油制作。
[0024]所述主油可取桐油、皂青油、菜籽油、豆油、麻子油中的任意一种。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方法,其特征在于墨用油烟灯盏点烟按下述步骤进行: (1)灯盏点烟工艺环境控制:点烟室设计为四向周密,背处开小门半通气,高限可挂门帘,室内置水盆或设水槽保湿,点烟时还要防风闭门,形成有少氧环境,取烟时开半门; (2)灯盏点烟用具准备:用具包括油斛、灯草、灯头、烟碗,在装油的油斛上置有灯草的灯头,烟碗置于灯头上方15~20cm处,点烟时在每个油斛(油盖)内加入粉碎的巴豆I~2克; (3)搜烟:每隔80~100分钟搜烟一次,搜烟时备用烟碗替下有烟烟碗,将烟碗的烟掃下取烟。
2.一种点烟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进行制备: (1)主油:取桐油三十斤,芝麻油十二斤; (2)辅料:取苏木三两、黄连二两半;海桐皮、香仁、紫草、檀香各1.5两,扼子、白芷各一两,木鼈子仁十枚; (3)备制:将辅料到碎入麻油内浸半月,并常以杖搅动,一般一天搅动3-4次,下锅煎,令药焦即停,油温约300°C左右,冷漉去粗,倾入主油搅匀即完成点烟用油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烟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可取桐油、皂青油、菜籽油、豆油、麻子油中的任意一种。
【文档编号】C09D11/17GK103819967SQ201410063478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冯良才 申请人:安徽省绩溪县良才墨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