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路切换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97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多水路切换花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水路切换花洒,包括花洒本体、出水装置、多个与出水装置配合的功能水花进水腔、设置在花洒本体进水口与各功能水花进水腔之间的分水切换阀以及带动分水盘转动的切换开关;该分水切换阀包括一分水切换体及一与分水切换体相对转动且密封配合的分水盘,分水切换体包括若干个分水管及一连接各分水管的切换盘,切换盘上对应各分水管分别设有进水口,而分水盘上对应各进水口设有分水口;其中:该切换盘上的各进水口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则对应分水盘上的分水口亦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可以在集中的区域内实现更多种水路的切换,令分水管可多个设置在切换盘的一侧,以适配花洒中分水区的有限空间。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淋浴用花洒,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实现多种水路的切换花 洒。 多水路切换花洒

【背景技术】
[0002] 淋浴使用的多功能水花的出水装置,主要是依靠机构中的分水切换体配合分水盘 控制水流进入各个功能水花的进水腔中,以选择出水的水花样态。配合图1、2所示,分水 切换体Γ包括连接至各功能水花进水腔的分水管11'及分水管连接的切换盘12',切换盘 12'在同一圆周上设有各分水管11'的分水口 12Γ,同时在分水盘2'上对应分水切换体1 切换盘12'的各分水口 12Γ在同一圆周上设置进水口 21',分水盘2'与切换盘12'之间 通过异形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分水盘2'相对切换盘12'转动选择进水口 21'与各分水口 12Γ的错位与否,以达各功能水花进水腔进水与否。但目前如此结构的分水切换阀结构,如 需增加分水水路,一是需要增加分水切换体Γ切换盘12'盘面的尺寸,二是需将各分水管 11'沿切换盘12'圆周分布,如此必然会造成整个出水装置体积的增加,因此在出水装置分 水区有限的空间内无法有效增加更多水路的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紧凑、实现更多水路切换且体积小的多水 路切换花洒。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 -种多水路切换花洒,其包括花洒本体、出水装置、多个与出水装置配合的功能水 花进水腔、设置在花洒本体进水口与各功能水花进水腔之间的分水切换阀以及带动分水盘 转动的切换开关;该分水切换阀包括一分水切换体及一与分水切换体相对转动且密封配合 的分水盘,分水切换体包括若干个分水管及一连接各分水管的切换盘,切换盘上对应各分 水管分别设有进水口,而分水盘上对应各进水口设有分水口;其中:该切换盘上的各进水 口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则对应分水盘上的分水口亦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
[0006] 所述分水管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
[0007] 所述切换盘上的各进水口呈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则对应分水盘上的分水 口亦呈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
[0008] 所述分水切换体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三进水口是设在切换 盘的同一圆周上,而第二进水口是设在第一进水口与第三进水口之间且呈圆周错位的位 置,即第二进水口是设在切换盘的另一圆周上。
[0009] 所述分水盘上对应各进水口设有在同一圆周上的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而与 分水切换体上第二进水口对应的第二分水口是设在分水盘与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不 同的圆周上。
[0010] 所述分水盘第二分水口位置设在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同侧之间。 toon] 所述分水盘第二分水口位置设在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之间另一侧相对的位 置。
[0012]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多水路切换花洒,通过将分水切换阀分水盘的分 水口和分水切换体的进水口呈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可以在集中的区域内实现更多 种水路的切换,令分水管可多个设置在切换盘的一侧,以适配出水装置中分水区的有限空 间,令花洒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且体积小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技术分水切换阀的结构分解图;
[0014] 图2为现有技术分水切换阀的组合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水切换阀的结构分解图;
[0018]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水切换阀切换状态1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水切换阀切换状态2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水切换阀切换状态3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分水切换阀切换状态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0023] 如图3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多水路切换花洒,其包括花洒本体A、出 水装置D、复数个与出水装置配合的功能水花进水腔B、设置在花洒本体A进水口与各功能 水花进水腔B之间的分水切换阀以及带动分水切换阀转动的切换开关。
[0024] 配合图5所示,该分水切换阀包括一分水切换体1及一与分水切换体1相对转动 且密封配合的分水盘2,分水切换体1包括若干个分水管11及一连接各分水管的切换盘 12,切换盘12上对应各分水管11分别设有进水口 13,而分水盘2上对应各进水口 13设有 分水口 21 ;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该切换盘12上的各进水口 13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或 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则对应分水盘2上的分水口 21亦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或 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分水管11分别密封配合各进水腔B,而分水盘2由切换开关C 带动其相对分水切换体1转动。
[0026] 此处举例的分水切换体1上设置有三个进水口 13,其中第一进水口 131与第三进 水口 133是设在切换盘12的同一圆周上,而第二进水口 132是设在第一进水口 131与第三 进水口 133之间且呈圆周错位的位置,即第二进水口 132是设在切换盘12的另一圆周上。 分水盘2上对应各进水口设有在同一圆周上的第一分水口 211与第三分水口 213,而与分 水切换体1上第二进水口 132对应的第二分水口 212是设在分水盘2与第一分水口 211与 第三分水口 213不同的圆周上,其位置可以设在第一分水口 211与第三分水口 213同侧之 间,亦可设置在第一分水口 211与第三分水口 213之间另一侧相对的位置(见图5所示),或 是其它的位置。
[0027] 配合图6所示,以分水盘2的第二分水口 212与分水切换体1的第二进水口 132 对齐时为出水装置切换水的起始位置,此时分水切换体1的第二分水管112出水。
[0028] 如图7所示,当切换分水盘2相对分水切换体1转动90度时,分水盘2的第一分 水口 211与分水切换体1的第三进水口 133对齐,则第三分水管113出水。
[0029] 如图8所示,当切换分水盘2相对分水切换体1转动180度时,分水盘2的第一分 水口 211与分水切换体1的第一进水口 131对齐,第三分水口 213与分水切换体1的第三 进水口 133对齐,此时第一分水管111与第三分水管113同时出水。
[0030] 如图9所示,当切换分水盘2相对分水切换体1转动270度时,分水盘2的第三分 水口 213与分水切换体1的第一进水口 131对齐,则第一分水管111出水。
[0031] 如若将第二分水口 212设在第一分水口 211与第三分水口 213同侧之间,即与切 换盘12上三个分水口相同的位置,则转动分水盘2无需太大的角度即可实现六种出水状 态:三个分水管同时出水,三个分水管分别出水、其中第一分水管111与第二分水管112及 其中第二分水管112与第三分水管113出水。
[0032]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多水路切换花洒,由于分水切换阀体将分水盘2的分水 口和分水切换体1的进水口呈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可以在集中的区域内实现更多 种水路的切换,令分水管111可多个设置在切换盘12的一侧,以适配花洒中分水区的有限 空间,令花洒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且体积小的特点。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水路切换花洒,其包括花洒本体、出水装置、多个与出水装置配合的功能水花 进水腔、设置在花洒本体进水口与各功能水花进水腔之间的分水切换阀以及带动分水盘转 动的切换开关;该分水切换阀包括一分水切换体及一与分水切换体相对转动且密封配合的 分水盘,分水切换体包括若干个分水管及一连接各分水管的切换盘,切换盘上对应各分水 管分别设有进水口,而分水盘上对应各进水口设有分水口;其特征在于:该切换盘上的各 进水口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则对应分水盘上的分水口亦呈不在同一圆周上分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路切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设置三个或三个以 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水路切换花洒,其特征在于:该切换盘上的各进水口呈不在 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则对应分水盘上的分水口亦呈不在同一圆周上的错位分布。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水路切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切换体上设置有三个 进水口,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三进水口是设在切换盘的同一圆周上,而第二进水口是设在 第一进水口与第三进水口之间且呈圆周错位的位置,即第二进水口是设在切换盘的另一圆 周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水路切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上对应各进水口设 有在同一圆周上的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而与分水切换体上第二进水口对应的第二分 水口是设在分水盘与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不同的圆周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水路切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第二分水口位置设 在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同侧之间。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水路切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盘第二分水口位置设 在第一分水口与第三分水口之间另一侧相对的位置。
【文档编号】B05B1/16GK203842733SQ201420162914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4日
【发明者】王雪冬, 赵庆忠, 朱争取 申请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