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00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胶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箱。包括胶箱本体,控制单元,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二控制件,其中胶箱本体为中空多面体。控制单元上的胶池底板为钢板,使得涂胶过程中涂胶均匀,避免箱体变形。另一方面第二控制件两端设有把手,使得操作人员在胶箱本体的任意一侧都是可以完成涂胶的整项工作。
【专利说明】胶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覆膜机上使用的胶箱。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铸造覆膜机上使用的胶箱存在胶体填涂不均匀,箱体容易变形的缺点,且操作人员在使用一般的胶箱时,由于控制台上只有一侧有用于控制涂胶的手持把手,操作人员需要不断往返于控制台的两侧,来完成整个涂胶工作,操作复杂,增加了人力成本,降低了涂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涂胶更加均匀,且操作人员在胶箱的任意一侧都可以完成整个涂胶过程的胶箱。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胶箱,该胶箱包括:胶箱本体、两对称设置的侧金属块以及设置于胶箱本体上方的控制单元,侧金属块通过铆接螺丝固定于控制单元两侧面上,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台本体,胶箱本体为中空多面体,胶箱本体表面设有胶箱斜面,胶箱本体表面涂有涂料。使得胶体不会滴在胶箱本体表面,易于清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涂料为特氟龙。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台本体还包括挡板以及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楔口,第一固定块通过铆接螺丝将控制台本体固定于胶箱底板上,第一固定块靠近胶箱斜面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二楔口,第二固定块通过铆接螺丝固定在胶箱底板上,挡板表面设有若干第一铆接孔,螺母穿过第一铆接孔将挡板垂直固定在控制台本体远离胶箱斜面的侧面上,挡板下方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表面凹陷,凸起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铆接孔,螺母穿过第二铆接孔将第三固定块固定于挡板下方,第三固定块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凹口开口方向与挡板垂直。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件包括第一金属刮板,第一手持把手以及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三铆接孔,第一手持把手一端为第一把手端,另一端为第一固定端;第一固定端表面设置有与第三铆接孔大小尺寸一致的第四铆接孔,螺母先后穿过第三铆接孔与第四铆接孔将第一夹板与第一手持把手固定在第一金属刮板的一侧,第一夹板与第一金属刮板间设有第二滑轨。
[0007]操作人可以推拉第一控制件与第二控制件,在胶箱的一侧就可以完成整个涂胶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胶箱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胶箱本体A方向剖视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胶箱控制单元放大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胶箱侧面示意图;
[001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控制件示意图;
[001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控制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胶箱。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胶箱包括胶箱本体101,两对称设置的侧金属块103以及设置于胶箱本体101上方的控制单元105。控制单元105浇铸在胶箱本体101上方,胶箱本体101为中空多面体,胶箱本体101的上半部分为仅有一胶箱斜面109的梯形体,胶箱本体101的下半部分111为长方体。
[0016]如图2所示,胶箱本体101上半部分池面上设有凹槽113,凹槽113凹口呈等腰梯形。胶箱本体101表面涂有涂料,可使得胶体不会滴在胶箱本体101表面,易于清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涂料为特氟龙。
[0017]两对称设置的侧金属块103上分别设置有两组固定孔117,通过铆接螺丝将两对称设置的例金属块103固定在胶箱本体101非胶箱斜面109的两边侧面上。侧金属块103靠近胶箱斜面109的一侧分别设有通孔119,通孔119内设置有抓取柄121,可通过抓取柄121移动胶箱。
[0018]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105包括控制台本体123,第一控制件201以及第二控制件301。将控制单元105浇铸在胶箱本体101上的凹槽113内。控制台本体123包括胶箱底板125,挡板127,第一固定块129。胶箱底板125为钢板,使得涂胶过程中涂胶均匀,避免箱体变形,第一固定块129上设置有五个第一楔口 130,第一固定块129通过铆接螺丝将控制台本体123固定于胶箱底板125上。第一固定块129靠近胶箱斜面109的侧面上设置有三块第二固定块131,第二固定块131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楔口 133,第二固定块131通过铆接螺丝固定在胶箱底板125上,第二固定块131靠近胶箱斜面109的侧面上设置有微调螺母135。使用时,根据胶的宽度,旋转微调螺母135调节第一固定块129与挡板127间的距离,使得胶箱满足不同的需要。
[0019]如图4所示,挡板127表面设有五个第一铆接孔137,螺母穿过第一铆接孔137将挡板127垂直固定在控制台本体123远离胶箱斜面109的侧面上。挡板127下方设置有第三固定块139,第三固定块139表面凹陷,凸起表面设置有三组第二铆接孔141,螺母穿过第二铆接141将第三固定块139固定于胶箱本体101上,位于挡板127下方。第三固定块139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143,且第一滑轨143凹口开口方向与挡板127垂直。
[0020]如图5所不,第一控制件201包括第一金属刮板203,第一手持把手205以及第一夹板207。第一夹板207 —端设置有两个第三铆接孔209,第一手持把手205为方形。第一手持把手205 —端为第一把手端211,另一端为第一固定端213,第一把手端211为中空方形结构,使用时便于抓握与推拉;第一固定端213表面设置有与第三铆接孔209大小尺寸一致的第四铆接孔215,螺母先后穿过第三铆接孔209与第四铆接孔215将第一夹板207与第一手持把手205固定在第一金属刮板203的一侧。第一夹板207与第一金属刮板203间设有第二滑轨217。
[0021]第一控制件201放置于控制台本体123表面上一侧,第一金属刮板203放置于第一固定块129与挡板127之间,挡板127放置于第一金属刮板203与第一夹板207之间。握紧第一把手端211可推拉第一控制件201滑动。
[0022]如图6所示,第二控制件301包括第二金属刮板303,第二手持把手305,第三手持把手307,连接件309以及第二夹板311。第二夹板311—端设置有两个第五铆接孔313。第二手持把手305与第三手持把手307通过连接件309连接,且第二手持把手305所在平面与第三手持把手307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第三手持把手307为中空方形结构。第二手持把手305 —端为第二把手端315,另一端为第二固定端317,第二把手端315为中空方形结构,使用时便于抓握与推拉;第二固定端317表面设置有与第五铆接孔313大小尺寸一致的第六铆接孔319,螺母先后穿过第五铆接孔313与第六铆接孔319将第二夹板311与第二手持把手305固定在第二金属刮板303的一侧。第二夹板311与第二金属刮板303间设有第三滑轨321。
[0023]第二控制件301放置于控制台本体123表面与第一控制件201相对的另一侧,第二金属刮板303放置于第一固定块129与挡板127之间,挡板127放置于第二金属刮板303与第二夹板311之间,连接件309放置于第三固定块139上的第一滑轨143内,第二金属刮板303放置于第一固定块129与挡板127之间的第二滑轨217内,挡板127放置于第二金属刮板303与第二夹板311之间的第三滑轨321内。
[0024]使用时,操作者根据涂胶的宽度,旋转微调螺母135调节第一固定块129与挡板127间的距离,再通过推拉第一控制件201与第二控制件301,进行挂胶。
【权利要求】
1.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箱包括胶箱本体(101)、两对称设置的侧金属块(103)以及设置于所述胶箱本体(101)上方的控制单元(105),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台本体(123),所述胶箱本体(101)为中空多面体,所述胶箱本体(101)表面设有胶箱斜面(109),所述胶箱本体(101)表面涂有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箱还包括:第一控制件(201)以及第二控制件(301),所述控制台本体(123)的胶箱底板(125)为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本体(123)还包括挡板(127)以及第一固定块(129),所述第一固定块(129)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楔口(130),所述第一固定块(129)通过铆接螺丝将所述控制台本体(123)固定于所述胶箱底板(125)上,所述第一固定块(129)靠近所述胶箱斜面(109)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块(131),所述第二固定块(131)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二楔口(133),所述第二固定块(131)通过铆接螺丝固定在所述胶箱底板(125)上,所述挡板(127)表面设有若干第一铆接孔(137),螺母穿过所述第一铆接孔(137)将所述挡板(127)垂直固定在所述控制台本体(123)远离所述胶箱斜面(109)的侧面上,所述挡板(127)下方设有第三固定块(139),所述第三固定块(139)表面凹陷,凸起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铆接孔(141),螺母穿过所述第二铆接孔(141)将所述第三固定块(139)固定于所述胶箱本体(101)表面上,位于所述挡板(127)下方,第三固定块(139)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143),所述第一滑轨(143)凹口开口方向与所述挡板(127)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件(201)包括第一金属刮板(203),第一手持把手(205)以及第一夹板(207),所述第一夹板(207) —端设置有若干第三铆接孔(209),所述第一手持把手(205) —端为第一把手端(211),另一端为第一固定端(213);所述第一固定端(213)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铆接孔(209)大小尺寸一致的第四铆接孔(215),螺母先后穿过所述第三铆接孔(209)与所述第四铆接孔(215)将所述第一夹板(207)与所述第一手持把手(205)固定在所述第一金属刮板(203)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板(207)与所述第一金属刮板(203)间设有第二滑轨(217)。
【文档编号】B05C9/00GK204159512SQ201420581506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郭浩, 刘灿, 郭彬 申请人:苏州致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