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3335发布日期:2018-08-07 18:5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涂料通常分为油性涂料和水性涂料两大类,鉴于油性涂料含有机溶剂挥发物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已逐步遭到淘汰。而水性涂料则因其存在着抗紫外线性能差、易沾污、易霉变等问题。特别是防水、防酸碱、耐擦洗性能差,致使建筑物的外观受到较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都相继对提高涂料的各种性能展开了研制。如jp09157549揭示了一种抗菌的丙烯酸树脂外墙涂料。抗静电涂料是具有导电和排除积累静电荷能力的功能性涂料。目前,工业应用中最常用的抗静电改性方法为添加抗静电剂或使用抗静电填料。抗静电剂使用方面,但其抗静电性能差,持久性不足;而最常用的抗静电填料是炭黑,其缺点是所需要的添加量太大,颜色较深,对于浅色的涂料产品不适用。因此,如何研发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基体树脂60-70份、丙烯酸酯40-50份、抗静电乳液15-20份、纳米抗菌粉8-10份、石墨粉3-5份、硅烷偶联剂3-6份、成膜剂5-12份、填料25-35份、滑石粉4-7份;

抗静电乳液为在容器中加入纯水,开机慢速搅拌,加入润湿分散剂和直径为10~35nm的多壁纳米管,高速分散制得的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抗菌粉为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按照重量比2:2:5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树脂为有机氟环氧树脂、和氨基树脂以重量比3:2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成膜剂为含3%的甲乙酮肟的耐候型丙烯酸。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重质碳酸钙、钛白粉和沉淀硫酸钡按照中来那个吧2:5:2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涂料中采用了抗静电乳液使得所得的抗静电涂料在相对较小的抗静电剂(碳纳米管)的用量下,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且所得的涂层的力学性能优异,填料以改善涂料的耐候性,同时提高涂料的硬度、附着力、冲击强度;成膜剂等辅助成分便于在涂料中形成三维硅石结构,增强涂膜强度和附着力;防霉、防藻、长效抗菌。

具体实施方式

纳米抗菌粉为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按照重量比2:2:5组成的混合物。

基体树脂为有机氟环氧树脂、和氨基树脂以重量比3:2的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成膜剂为含3%的甲乙酮肟的耐候型丙烯酸。

填料为重质碳酸钙、钛白粉和沉淀硫酸钡按照中来那个吧2:5:2组成的混合物。

抗静电乳液为在容器中加入纯水,开机慢速搅拌,加入润湿分散剂和直径为10~35nm的多壁纳米管,高速分散制得的溶液。

实施例1

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基体树脂60份、丙烯酸酯40份、抗静电乳液15份、纳米抗菌粉8份、石墨粉3份、硅烷偶联剂3份、成膜剂5份、填料25份、滑石粉4份。

实施例2

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基体树脂65份、丙烯酸酯45份、抗静电乳液18份、纳米抗菌粉9份、石墨粉4份、硅烷偶联剂5份、成膜剂8份、填料30份、滑石粉5份。

实施例3

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

基体树脂70份、丙烯酸酯50份、抗静电乳液20份、纳米抗菌粉10份、石墨粉5份、硅烷偶联剂6份、成膜剂12份、填料35份、滑石粉7份。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外墙纳米高效抗静电涂料,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如下:基体树脂60‑70份、丙烯酸酯40‑50份、抗静电乳液15‑20份、纳米抗菌粉8‑10份、石墨粉3‑5份、硅烷偶联剂3‑6份、成膜剂5‑12份、填料25‑35份、滑石粉4‑7份;在涂料中采用了抗静电乳液使得所得的抗静电涂料在相对较小的抗静电剂(碳纳米管)的用量下,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且所得的涂层的力学性能优异,填料以改善涂料的耐候性,同时提高涂料的硬度、附着力、冲击强度;成膜剂等辅助成分便于在涂料中形成三维硅石结构,增强涂膜强度和附着力;防霉、防藻、长效抗菌。

技术研发人员:宗瑞海;杨东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国福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