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38759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竹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子,又名竹,为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

竹制品是指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先制成的竹板材,然后再根据需要制成各种产品。而这些竹制品大多为日用品,如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竹蒸笼、炊帚、竹畚箕、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筷、竹扫帚、竹笠、竹匾、竹背篓、竹簟、竹席、竹床、竹凳、竹椅、竹躺椅、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特别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等。

竹板材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选料—断料—开条—粗刨—开片—脱糖、脱脂—干燥—分选—浸胶—沥干—干燥—压制成型。其中,浸胶工艺关系着成品竹板材的强度,而浸胶工艺效果的好坏的关键性因袭之一是其所用的粘接剂。目前市场上很多品种的粘接剂,虽然其也具有色浅、透明度好、优良的耐光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能抵抗酸、碱等化学品的腐蚀,但是其粘接强度低,导致这类粘接剂用于竹片粘接时,表现出成品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竹片胶合用粘接剂粘接强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乙烯醇25份~35份、醋酸乙烯30份~40份、三聚氰胺20份~30份、甲醛0.1份~1份、酚醛10份~15份、纳米级石灰石5份~10份、纳米级钾长石1份~5份以及去离子水100份~200份;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50℃~60℃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酚醛、纳米级石灰石、纳米级钾长石,搅拌均匀后加热85℃~105℃,搅拌反应1小时~3小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利用甲醛与酚醛之间的复配作用,弥补了粉醛的缺陷,再结合石灰石、钾长石营造的弱碱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产物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它采用以下原料:

聚乙烯醇25kg、醋酸乙烯36kg、三聚氰胺20kg、甲醛0.1kg、酚醛10kg、纳米级石灰石5kg、纳米级钾长石1kg以及去离子水100kg;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50℃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酚醛、纳米级石灰石、纳米级钾长石,搅拌均匀后加热85℃,搅拌反应3小时。

实施例2——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它采用以下原料:

聚乙烯醇33kg、醋酸乙烯30kg、三聚氰胺25kg、甲醛0.15kg、酚醛10.5kg、纳米级石灰石6kg、纳米级钾长石4kg以及去离子水160kg;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55℃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酚醛、纳米级石灰石、纳米级钾长石,搅拌均匀后加热95℃,搅拌反应2小时。

实施例3——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它采用以下原料:

聚乙烯醇35kg、醋酸乙烯40kg、三聚氰胺30kg、甲醛1kg、酚醛15kg、纳米级石灰石10kg、纳米级钾长石5kg以及去离子水200kg;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60℃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酚醛、纳米级石灰石、纳米级钾长石,搅拌均匀后加热105℃,搅拌反应3小时。

比较例1——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它采用以下原料:

聚乙烯醇25kg、醋酸乙烯36kg、三聚氰胺20kg、酚醛10kg以及去离子水100kg;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50℃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酚醛,搅拌均匀后加热85℃,搅拌反应3小时。

比较例2——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它采用以下原料:

聚乙烯醇33kg、醋酸乙烯30kg、三聚氰胺25kg、甲醛0.15kg以及去离子水160kg;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55℃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搅拌均匀后加热95℃,搅拌反应2小时。

比较例3——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

它采用以下原料:

聚乙烯醇35kg、醋酸乙烯40kg、三聚氰胺30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kg以及去离子水200kg;

其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上述比例,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60℃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均匀后加热105℃,搅拌反应3小时。

将上述实施例1~3、比较例1~3制得的粘接剂进行粘接强度、聚合物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耐水性测试,其结果见下表1。

表1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聚合物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耐水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竹片胶合的粘接剂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乙烯醇 25份~35份、醋酸乙烯30份~40份、三聚氰胺20份~30份、甲醛0.1份~1份、酚醛10份~15份、纳米级石灰石5份~10份、纳米级钾长石1份~5份以及去离子水100份~200份;包括先将聚乙烯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热至50℃~60℃使其溶解;然后再加入醋酸乙烯、三聚氰胺、甲醛、酚醛、纳米级石灰石、纳米级钾长石,搅拌均匀后加热85℃~105℃,搅拌反应1小时~3小时。本发明先利用甲醛与酚醛之间的复配作用,弥补了粉醛的缺陷,再结合石灰石、钾长石营造的弱碱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产物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岑溪市盛泰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8
技术公布日:2018.03.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