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8006发布日期:2018-12-14 22:0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工企业三废、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活动等地排放,导致土壤、水体等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重金属元素是主要环境污染物之一,具有难降解、易积累、毒性大等特点,且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群健康。重金属污染物场地内的重金属,在雨水及地下水的冲刷下逐渐溶出并进行迁移扩散,对周边环境构成污染威胁,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在环境修复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环境化学污染物中,镉、铅复合是最常见、危害居民健康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特别是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镉、铅复合污染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镉、铅复合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

(1)含铅矿物的开采和冶炼,特别是在我国流传广泛的铅锌矿采选、冶炼对环境的持续污染;

(2)在某些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冶炼中,常常有或多或少的镉或铅化合物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3)镉、铅化合物的广泛利用,如含镉、铅颜料、铅蓄电池的生产和使用,均增加了环境中的镉、铅复合污染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结合粉剂和水剂进行原位修复的方式,修复稳定高效、安全可靠、效果明显且价格低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粉剂和水剂,所述粉剂包括黏土粉、碳酸钙、氧化钙、硫基化合物、磷酸氢钙、铁基化合物,所述水剂为硫化钠溶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粉剂包括20~45%的黏土粉、20~40%的碳酸钙、5~10%的氧化钙、5~20%的硫基化合物、20~30%的磷酸氢钙、2~5%的铁基化合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剂采用硫化钠和水搅拌溶解而成。

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测出污染土壤的镉、铅浸出浓度,计算出修复剂中各成分的比例,根据待修复土壤的面积以及土壤表层30cm的厚度,计算出修复剂的用量;

步骤二,修复:将修复剂中的粉剂通过旋耕机与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洒水装置将硫化钠溶液喷洒至旋耕后与粉剂混匀的土壤上;

步骤三,养护:养护3天以上。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粉剂的添加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1~5%,所述水剂中的硫化钠的添加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5~2%,水的添加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10~20%。

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剂的溶液浓度为5~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粉剂加水剂联合修复的方式,提高了修复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修复效果;修复剂的添加比例低至3%左右,而重金属的稳定化率大于90%,修复稳定高效,修复成本低、效果明显,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镉、铅复合的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ⅳ类水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粉剂和水剂,所述粉剂包括黏土粉、碳酸钙、氧化钙、硫基化合物、磷酸氢钙、铁基化合物,所述水剂为硫化钠溶液,利用粉剂与污染土壤的重金属离子发生离子矿化稳定化反应,生成稳定的含重金属矿石晶体,即使长时间在酸性环境下,也不会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保证修复效果稳定性和长久性,同时水剂有效地促进了粉剂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

具体地,所述粉剂包括20~45%的黏土粉、20~40%的碳酸钙、5~10%的氧化钙、5~20%的硫基化合物、20~30%的磷酸氢钙、2~5%的铁基化合物。

具体地,所述水剂采用硫化钠和水搅拌溶解而成。

请查阅图1,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s1,配制修复剂: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测出污染土壤的镉、铅浸出浓度,计算出修复剂中各成分的比例,根据待修复土壤的面积以及土壤表层30cm的厚度,计算出修复剂的用量;

具体地,所述粉剂的添加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1~5%,所述水剂中的硫化钠的添加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5~2%,水的添加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10~20%,所述水剂的溶液浓度为5~20%。

步骤二s2,修复:将修复剂中的粉剂通过旋耕机与土壤混合均匀,同时利用洒水装置将硫化钠溶液喷洒至旋耕后与粉剂混匀的土壤上;

步骤三s3,养护:养护3天以上。

具体实施时:对镉、铅浸出浓度分别为0.9mg/l和1.2mg/l的土壤进行修复(浸出方法依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粉剂中磷酸氢钙的添加比例为20%,硫化钠溶液中硫化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硫化钠溶液的添加比例为20%,氧化三天后,稳定化样品镉和铅的浸出浓度分别为0.003mg/l和0.03mg/l,土壤ph为7.5,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ⅳ类水标准。

本发明提供的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粉剂加水剂联合修复的方式,提高了修复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修复效果;修复剂的添加比例低至3%左右,而重金属的稳定化率大于90%,修复稳定高效,修复成本低、效果明显,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镉、铅复合的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ⅳ类水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所述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剂包括粉剂和水剂,所述粉剂包括黏土粉、碳酸钙、氧化钙、硫基化合物、磷酸氢钙、铁基化合物,所述水剂为硫化钠溶液。本发明采用粉剂加水剂联合修复的方式,提高了修复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修复效果;修复剂的添加比例低至3%左右,而重金属的稳定化率大于90%,修复稳定高效,修复成本低、效果明显,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镉、铅复合的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Ⅳ类水标准。

技术研发人员:魏春雷;李润晶;于凤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益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