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08366发布日期:2022-03-12 03:0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握把缠绕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生产的握把不够止滑,且耐磨、耐老化、耐水解比较差,使用寿命比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包括缠绕带本体,缠绕带本体包括胶黏层、 eva层、基层和防滑层,eva层位于胶黏层的上端面,基层位于eva 层的上端面,防滑层位于基层的上端面。
5.进一步的,胶黏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纸,离型纸与胶黏层相互贴合。
6.进一步的,缠绕带本体的两端分别成型有起缠部和收尾切口,起缠部的顶部与收尾切口的底部均呈倾斜设置。
7.进一步的,防滑层包括多个防滑凸块,多个防滑凸块均匀分布在基层上。
8.进一步的,基层采用涤纶或者氨纶材料制成。
9.进一步的,防滑层采用矽利康材料制成。
10.进一步的,基层与防滑层之间设置有图案层,图案层通过数码打印制成。
11.一种用于新型握把缠绕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分别加工制作胶黏层、eva层、基层、图案层和防滑层;
13.s2、将制作好的防滑层、图案层、基层、eva层和胶黏层依次从上往下加工结合,制成缠绕带本体;
14.s3、对s2中的缠绕带本体,在胶黏层的下端面贴合离型纸。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设置有eva层、基层和防滑层能够提升耐老化、耐水解年限,增强使用手感,缠绕带本体通过胶黏层黏合在握把上,便于安装握把缠绕带,能够用于自行车握把、棒球握把或者钓竿握把使用时的止滑、耐磨、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分别为:缠绕带本体1、胶黏层2、eva层3、基层4、防滑层5、离型纸6、收尾切口7、防滑凸块8、起缠部9、图案层1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包括缠绕带本体1,缠绕带本体1包括胶黏层2、eva层3、基层4和防滑层5,eva层3位于胶黏层2的上端面,基层4位于eva层3的上端面,防滑层5位于基层4的上端面。
25.进一步的,设置有eva层3、基层4和防滑层5能够提升耐老化、耐水解年限,增强使用手感,缠绕带本体1通过胶黏层2黏合在钓竿握把或者自行车握把上,便于安装握把缠绕带,增强自行车或者钓竿握把使用时的止滑、耐磨、减震效果。
26.进一步的,胶黏层2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纸6,离型纸6与胶黏层2相互贴合;设置有离型纸6避免胶黏层2使用前粘尘影响安装。
27.进一步的,缠绕带本体1的两端分别成型有起缠部9和收尾切口7,起缠部9的顶部与收尾切口7的底部均呈倾斜设置;设置有起缠部9和收尾切口7能够和握把完美结合。
28.进一步的,防滑层5包括多个防滑凸块8,多个防滑凸块8均匀分布在基层4上,增强防滑效果。
29.进一步的,基层4采用涤纶或者氨纶材料制成。
30.进一步的,防滑层5采用矽利康材料制成。
31.实施例二:
32.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基层4与防滑层5之间设置有图案层10,图案层10通过数码打印制成。
33.一种用于新型握把缠绕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1、分别加工制作胶黏层2、eva层3、基层4、图案层10和防滑层5;
35.s2、将制作好的防滑层5、图案层10、基层4、eva层3和胶黏层2依次从上往下加工结合,制成缠绕带本体1;
36.s3、对s2中的缠绕带本体1,在胶黏层2的下端面贴合离型纸6。
37.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带本体,缠绕带本体包括胶黏层、eva层、基层和防滑层,eva层位于胶黏层的上端面,基层位于eva层的上端面,防滑层位于基层的上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胶黏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离型纸,离型纸与胶黏层相互贴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缠绕带本体的两端分别成型有起缠部和收尾切口,起缠部的顶部与收尾切口的底部均呈倾斜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防滑层包括多个防滑凸块,多个防滑凸块均匀分布在基层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基层采用涤纶或者氨纶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防滑层采用矽利康材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基层与防滑层之间设置有图案层,图案层通过数码打印制成。8.一种用于新型握把缠绕带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加工制作胶黏层、eva层、基层、图案层和防滑层;s2、将制作好的防滑层、图案层、基层、eva层和胶黏层依次从上往下加工结合,制成缠绕带本体;s3、对s2中的缠绕带本体,在胶黏层的下端面贴合离型纸。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握把缠绕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握把缠绕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缠绕带本体,缠绕带本体包括胶黏层、EVA层、基层和防滑层,EVA层位于胶黏层的上端面,基层位于EVA层的上端面,防滑层位于基层的上端面;设置有EVA层、基层和防滑层能够提升耐老化、耐水解年限,增强使用手感,缠绕带本体通过胶黏层黏合在握把上,便于安装握把缠绕带,能够用于自行车握把、棒球握把或者钓竿握把使用时的止滑、耐磨、减震效果。减震效果。减震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威勤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