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4421发布日期:2022-01-05 12:0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膜技术领域,尤其是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


背景技术:

2.手机膜又称手机美容膜、手机保护膜,是可用于装裱手机机身表面、屏幕及其他有形物体的一种冷裱膜,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手机屏幕保护膜、手机机身保护膜;功能由最初的单纯防刮保护膜到推出功能型保护膜系列可分为;防窥膜、镜子膜、ar膜、磨砂膜、高清膜、防刮保护膜、3d膜、手机机身防刮花保护膜、钻石膜、钢化膜等。
3.防蓝光手机膜,是针对蓝光辐射而研发的一种视力保护膜。蓝光手机膜采用蓝光阻断技术来对蓝光进行吸收与转化,实现对蓝光的有效阻断,可以有效阻隔紫外光射线、短波蓝光射线、柔和炫目光源刺激,使手机膜的手感和硬度做到完美结合。但目前就实际使用来说,防蓝光手机膜存在的问题是:(1)部分手机膜防蓝光的效果不佳,若手机屏中的短波蓝光较强时,也会有部分蓝光穿透手机膜,对眼睛进行伤害,(2)手机掉落极易造成手机膜破裂,进而便会失去防蓝光的效果;另外,现有的手机膜不具备良好的抗菌功能,积聚细菌后再通过手部传导至眼睛,对用户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且,现有的手机膜在贴膜时极易出现气泡,气泡难以全部消除,导致用户的使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该膜通过改进后,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软膜主体、第一防蓝光层、第二防蓝光层、第一防爆层、第二防爆层、缓冲颗粒层、抗菌层、除泡层和粘接层,所述软膜主体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蓝光层,所述软膜主体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蓝光层,所述软膜主体、第一防蓝光层和第二防蓝光层的端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防蓝光层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爆层,所述第二防蓝光层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爆层,所述第一防爆层和第二防爆层之间且位于凹槽内粘接有缓冲颗粒层,所述凹槽内且位于缓冲颗粒层的外侧粘接有抗菌层,所述第二防爆层的底面粘接有除泡层,所述除泡层的底面粘接有粘接层。
7.进一步的,所述软膜主体的材质为pet。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蓝光层和第二防蓝光层均为光学级pet层。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爆层和第二防爆层均为纳米防爆材料层。
10.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颗粒层为pp颗粒缓冲层。
11.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为纳米抗菌材料层。
12.进一步的,所述除泡层为arm材质层。arm材质的膜表面经过最新工艺处理,具备耐磨抗划伤的能力。同时,这种材质的产品贴后没有气泡,透光性也很好,撕下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防蓝光层和第二防蓝光层,且采用光学级pet,双层防蓝光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机膜防蓝光的效果,无论多强的短波蓝光也无法穿透手机膜,从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通过设有第一防爆层和第二防爆层,且采用缓冲颗粒层辅助,能够有效加强手机膜的防爆性能,普通掉落手机将难以将手机膜摔裂,也对第一防蓝光层和第二防蓝光层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设有抗菌层,能够对手机膜的边缘进行抗菌,抗菌效果较佳,使得手机膜难以大量积聚细菌,对用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设有除泡层,使得贴膜过程不产生气泡,从而确保用户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软膜主体;2、第一防蓝光层;3、第二防蓝光层;4、第一防爆层;5、第二防爆层;6、缓冲颗粒层;7、抗菌层;8、除泡层;9、粘接层;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7.如图1所示,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它包括软膜主体1、第一防蓝光层2、第二防蓝光层3、第一防爆层4、第二防爆层5、缓冲颗粒层6、抗菌层7、除泡层8和粘接层9,所述软膜主体1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蓝光层2,所述软膜主体1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蓝光层3,所述软膜主体1、第一防蓝光层2和第二防蓝光层3的端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10,所述第一防蓝光层2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爆层4,所述第二防蓝光层3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爆层5,所述第一防爆层4和第二防爆层5之间且位于凹槽10内粘接有缓冲颗粒层6,所述凹槽10内且位于缓冲颗粒层6的外侧粘接有抗菌层7,所述第二防爆层5的底面粘接有除泡层8,所述除泡层8的底面粘接有粘接层9。
18.所述软膜主体1的材质为pet。
19.所述第一防蓝光层2和第二防蓝光层3均为光学级pet层。
20.所述第一防爆层4和第二防爆层5均为纳米防爆材料层。
21.所述缓冲颗粒层6为pp颗粒缓冲层。
22.所述抗菌层7为纳米抗菌材料层。
23.所述除泡层8为arm材质层。arm材质的膜表面经过最新工艺处理,具备耐磨抗划伤的能力。同时,这种材质的产品贴后没有气泡,透光性也很好,撕下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第一防蓝光层2和第二防蓝光层3,且采用光学级pet,双层防蓝光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机膜防蓝光的效果,无论多强的短波蓝光也无法穿透手机膜,从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通过设有第一防爆层4和第二防爆层5,且采用缓冲颗粒层6辅助,第一防爆层4受到的震动力将通过缓冲颗粒层6进行初步缓冲消退,并继续通过缓冲颗粒层6向第二防爆层5传输震动力,第一防爆层4和第二防爆层5平衡震动力后,震动力的强度将大大降低,使得手机膜的防爆性能得到增强,普通掉落手机将难以将手机膜摔裂,也对第一防蓝光层2和第二防蓝光层3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设有抗菌层7,能够对手机膜的边缘进行抗菌,抗菌效果较佳,使得手机膜难以大量积聚细菌,对用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设有除泡层8,使得贴膜过程不产生气泡,从而确保用户的使用效果。
25.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它包括软膜主体(1)、第一防蓝光层(2)、第二防蓝光层(3)、第一防爆层(4)、第二防爆层(5)、缓冲颗粒层(6)、抗菌层(7)、除泡层(8)和粘接层(9),所述软膜主体(1)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蓝光层(2),所述软膜主体(1)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蓝光层(3),所述软膜主体(1)、第一防蓝光层(2)和第二防蓝光层(3)的端部四周均设置有凹槽(10),所述第一防蓝光层(2)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爆层(4),所述第二防蓝光层(3)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爆层(5),所述第一防爆层(4)和第二防爆层(5)之间且位于凹槽(10)内粘接有缓冲颗粒层(6),所述凹槽(10)内且位于缓冲颗粒层(6)的外侧粘接有抗菌层(7),所述第二防爆层(5)的底面粘接有除泡层(8),所述除泡层(8)的底面粘接有粘接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膜主体(1)的材质为pet。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蓝光层(2)和第二防蓝光层(3)均为光学级pet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爆层(4)和第二防爆层(5)均为纳米防爆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颗粒层(6)为pp颗粒缓冲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7)为纳米抗菌材料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泡层(8)为arm材质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膜技术领域,尤其是防蓝光护眼可切割软膜,它包括软膜主体,所述软膜主体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蓝光层,所述软膜主体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蓝光层,所述第一防蓝光层的顶面粘接有第一防爆层,所述第二防蓝光层的底面粘接有第二防爆层,所述第一防爆层和第二防爆层之间且位于凹槽内粘接有缓冲颗粒层,所述凹槽内且位于缓冲颗粒层的外侧粘接有抗菌层;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手机膜防蓝光的效果,无论多强的短波蓝光也无法穿透手机膜,从而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同时,能够有效加强手机膜的防爆性能,普通掉落手机将难以将手机膜摔裂;另外,能够对手机膜的边缘进行抗菌,使得手机膜难以大量积聚细菌,对用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作用。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董锡武 刘千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盛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