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6829发布日期:2021-12-01 13:3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被贴物(金属件、塑料件等)上贴压敏胶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


背景技术:

2.现有胶膜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粘贴在定位膜1底表面上的保护膜2、粘接于保护膜底表面上的压敏胶膜3,工艺上要求将压敏胶膜3及保护膜2粘贴在金属件上,现有的贴膜方式是,先将金属件的待贴膜面朝上且放置于夹具本体的型腔内,以实现金属件的定位,然后将压敏胶膜3底面的粘性层贴在金属件5上,再用手向下压定位膜1,以将压敏胶膜3贴在金属件5上如图2所示,随后从左往右将定位膜1从保护膜2上斯扯下来,此时压敏胶膜3及其上的保护膜2则留在金属件上,从而最终实现了贴膜压敏胶膜。其中,在撕扯定位膜1的初始阶段,由于保护膜2完全粘贴在定位膜1上,从而增加了起剥力,造成保护膜2与压敏胶膜3之间产生气泡,而且还会造成保护膜2从压敏胶膜3上撕扯下来,从而降低了贴膜质量,贴膜后的产品无法达到客户的使用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减少起剥力、避免产生气泡或将保护膜从压敏胶膜上撕扯下来、提高贴膜质量的胶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避免产生气泡或将保护膜从压敏胶膜上撕扯下来、提高贴膜质量的减小起剥力的胶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它包括定位膜、保护膜、压敏胶膜和无粘性隔膜,所述压敏胶膜顶表面的粘性层粘接于保护膜的底表面上,保护膜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端部放置有无粘性隔膜,无粘性隔膜向左延伸于保护膜的外部,所述定位膜覆盖无粘性隔膜的顶表面上,且粘贴在保护膜顶表面上的粘性层上;当剥离定位膜时,从定位膜的左端部开始起剥定位膜,向右撕扯定位膜,以将定位膜从保护膜上撕扯下来。
5.所述定位膜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膜与保护膜的接触面带有粘性。
6.所述无粘性隔膜为聚酯薄膜。
7.所述保护膜的左端面与压敏胶膜的左端面平齐,保护膜的右端面延伸于压敏胶膜的外部。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避免产生气泡或将保护膜从压敏胶膜上撕扯下来、提高贴膜质量、减小起剥力。
附图说明
9.图1 为现有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 为现有胶膜的工作示意图;
11.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13.图中,1

定位膜,2

保护膜,3

压敏胶膜,4

无粘性隔膜,5

金属件。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5.如图3所示,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它包括定位膜1、保护膜2、压敏胶膜3和无粘性隔膜4,所述压敏胶膜3顶表面的粘性层粘接于保护膜2的底表面上,保护膜2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端部放置有无粘性隔膜4,无粘性隔膜4向左延伸于保护膜2的外部,所述定位膜1覆盖无粘性隔膜4的顶表面上,且粘贴在保护膜2顶表面上的粘性层上;当剥离定位膜1时,从定位膜1的左端部开始起剥定位膜1,向右撕扯定位膜1,以将定位膜1从保护膜2上撕扯下来。
16.所述定位膜1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膜1与保护膜2的接触面带有粘性。所述无粘性隔膜4为聚酯薄膜。所述保护膜2的左端面与压敏胶膜3的左端面平齐,保护膜2的右端面延伸于压敏胶膜3的外部,所述保护膜2为单面带粘性的薄膜或为无粘性的离型膜,区别在于:当压敏胶膜3为单面胶时,对应的保护膜2为薄膜,当压敏胶膜3为双面胶时,对应的保护膜2为离型膜。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8.先将金属件的待贴膜面朝上且放置于夹具本体的型腔内,以实现金属件的定位,然后将压敏胶膜3底面的粘性层贴在金属件5上,再用手向下压定位膜1,以将压敏胶膜3贴在金属件上如图4所示,当剥离定位膜1时,从定位膜1的左端部开始起剥定位膜1,向右撕扯定位膜1,以将定位膜1从保护膜2上撕扯下来,此时压敏胶膜3及其上的保护膜2则留在金属件5上,从而最终实现了贴膜压敏胶膜。
19.由于无粘性隔膜4夹在定位膜1和保护膜2之间,因此减小了保护膜2与定位膜1之间的粘接面积,从而减少了两者之间的粘接力,进而减少了起剥力,方便工人轻易的将定位膜1从保护膜2撕扯下来。由于起剥力减少,从而避免了保护膜2与压敏胶膜3之间产生气泡,并且避免了保护膜2与压敏胶膜3分层,即保护膜2也从压敏胶膜3上撕扯下来,相比传统的胶膜,极大的提高了贴膜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定位膜(1)、保护膜(2)、压敏胶膜(3)和无粘性隔膜(4),所述压敏胶膜(3)顶表面的粘性层粘接于保护膜(2)的底表面上,保护膜(2)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端部放置有无粘性隔膜(4),无粘性隔膜(4)向左延伸于保护膜(2)的外部,所述定位膜(1)覆盖无粘性隔膜(4)的顶表面上,且粘贴在保护膜(2)顶表面上的粘性层上;当剥离定位膜(1)时,从定位膜(1)的左端部开始起剥定位膜(1),向右撕扯定位膜(1),以将定位膜(1)从保护膜(2)上撕扯下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膜(1)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膜(1)与保护膜(2)的接触面带有粘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性隔膜(4)为聚酯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2)的左端面与压敏胶膜(3)的左端面平齐,保护膜(2)的右端面延伸于压敏胶膜(3)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小起剥力的胶膜,它包括定位膜(1)、保护膜(2)、压敏胶膜(3)和无粘性隔膜(4),所述压敏胶膜(3)顶表面的粘性层粘接于保护膜(2)的底表面上,保护膜(2)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其左端部放置有无粘性隔膜(4),无粘性隔膜(4)向左延伸于保护膜(2)的外部,所述定位膜(1)覆盖无粘性隔膜(4)的顶表面上,且粘贴在保护膜(2)顶表面上的粘性层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避免产生气泡或将保护膜从压敏胶膜上撕扯下来、提高贴膜质量、减小起剥力。减小起剥力。减小起剥力。


技术研发人员:胥杰龙 李云仕 白垣胜 夏细 陈佳鑫 李晓冬 陆鹏程 刘朝明 杨伟 肖雪 张波 周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