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4183发布日期:2023-01-13 02:2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


背景技术:

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它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玻璃纤维可以用作摩擦材料,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动力机械上,依靠摩擦作用来执行制动和传动功能的部件材料,现有的摩擦材料大都使用金属或者橡胶材质,金属材质容易聚集大量的热量,橡胶材质容易在制动中磨损,降低了制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摩擦材料大都使用金属或者橡胶材质,金属材质容易聚集大量的热量,橡胶材质容易在制动中磨损,降低了制动部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实现以上耐热、耐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一,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一,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二,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二,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三,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三。
4.进一步的,所述基层采用玻璃纤维织物材质,所述进风槽一与基层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进风槽一与流动管一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进风槽二与流动管二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进风槽二与基层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5.进一步的,所述进风槽三与流动管三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进风槽三与基层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流动管一与流动管二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6.进一步的,所述流动管二与流动管三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流动管一与流动管三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1、该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通过采用玻璃纤维材质的基层可以有效提高作为摩擦材料的耐磨性,有效减小制动部件的磨损量,提高了摩擦材料的使用寿命。
9.2、该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通过进风槽一、流动管一、进风槽二、流动管二、进风槽三、流动管三可以使得基层摩擦聚集的热量快速散失,避免基层作为摩擦材料热量聚集材料强度降低影响制动效果,提高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基层;2、进风槽一;3、流动管一;4、进风槽二;5、流动管二;6、进风槽三;7、流动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该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的实施例如下:
15.请参阅图1-图2,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基层1,基层1 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一2,通过采用玻璃纤维材质的基层1可以有效提高作为摩擦材料的耐磨性,有效减小制动部件的磨损量,提高了摩擦材料的使用寿命,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一3,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二4,基层 1采用玻璃纤维织物材质,进风槽一2与基层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进风槽一2与流动管一3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进风槽二4与流动管二5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进风槽二4与基层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16.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二5,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三6,基层 1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三7,进风槽三6与流动管三7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进风槽三6与基层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流动管一3与流动管二5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17.流动管二5与流动管三7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流动管一3与流动管三7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通过进风槽一2、流动管一3、进风槽二4、流动管二5、进风槽三6、流动管三7可以使得基层1摩擦聚集的热量快速散失,避免基层1作为摩擦材料热量聚集材料强度降低影响制动效果,提高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
18.工作原理:
19.当基层1作为摩擦材料进行制动使用,基层1表面与摩擦盘接触摩擦产热,空气流入进风槽一2并经过流动管一3与基层1的内部接触并吸收基层1 与摩擦盘产生热量,从而使得基层1快速降温,同理空气流入进风槽二4并经过流动管二5与基层1的内部接触并吸收基层1与摩擦盘产生热量,从而使得基层1快速降温,同理空气流入进风槽三6并经过流动管三7与基层1 的内部接触并吸收基层1与摩擦盘产生热量,从而使得基层1快速降温,如此基层1摩擦产热可以从上下、左右、前后任意面进行散热,从而提高基层1 的耐热性,同时基层1采用玻璃纤维材质可以有效提升摩擦材料的耐磨性。
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一(2),所述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一(3),所述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二(4),所述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二(5),所述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三(6),所述基层(1)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三(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采用玻璃纤维织物材质,所述进风槽一(2)与基层(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槽一(2)与流动管一(3)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槽二(4)与流动管二(5)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进风槽二(4)与基层(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槽三(6)与流动管三(7)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进风槽三(6)与基层(1)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管一(3)与流动管二(5)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管二(5)与流动管三(7)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管一(3)与流动管三(7)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材料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增强耐热的玻璃纤维织物,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一,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一,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二,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二,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进风槽三,所述基层的表面开设有流动管三;通过采用玻璃纤维材质的基层可以有效提高作为摩擦材料的耐磨性,有效减小制动部件的磨损量,提高了摩擦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进风槽一、流动管一、进风槽二、流动管二、进风槽三、流动管三可以使得基层摩擦聚集的热量快速散失,避免基层作为摩擦材料热量聚集材料强度降低影响制动效果,提高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余章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新源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