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26737发布日期:2024-05-17 13:02阅读: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在稠油开采过程中,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同时随着稠油的开采,其中的胶蜡、沥青等杂质及储层岩石碎屑在流通道中不断积累,使通道变窄甚至被堵塞;两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稠油井产量不断下降,稠油油藏整体采收率随之降低。

2、目前的降粘剂功能单一,限于降低稠油粘度,无法溶解原油及地层油流通道中的机械杂质,稠油油藏采收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的降粘剂仅限于降稠油粘度,无法提高储层孔渗的问题,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混合而成:

4、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5%-10%;

5、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10%-30%;

6、水:60%-70%;

7、聚丙烯酰:0.01%;

8、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1%。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0、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混合而成:

11、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8%-10%;

12、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20%-25%;

13、水:68.99%;

14、聚丙烯酰胺:0.01%;

15、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1%。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7、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混合而成:

18、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10%;

19、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20%;

20、水:68.99%;

21、聚丙烯酰胺:0.01%;

22、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1%。

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4、所述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混合物。

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6、所述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为全氟辛酸钠和全氟壬氧基苯磺酸钠的混合物。

27、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1:常温下,将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29、步骤2:向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和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

3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3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步骤1: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5%-10%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10%-30%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与60%-70%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33、步骤2:向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加入0.01%聚丙烯酰胺和1%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

3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35、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步骤1: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8%-10%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20%-25%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与68.99%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37、步骤2:向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加入0.01%聚丙烯酰胺和1%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

3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39、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步骤1:将按质量百分比计的10%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20%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与68.99%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41、步骤2:向步骤1中的混合物中,加入0.01%聚丙烯酰胺和1%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

4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应用。

43、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在于:

44、1.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破乳降粘,有效降低表面张力,提高原油流动能力。

45、2.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极低应用浓度下即可在储层油流通道上形成分子沉积膜,改变岩石润湿性,同时能够溶解原油及地层油流通道中的机械杂质,进一步提高储层渗透率。

46、3.水在降粘解堵体系中起载体作用,同时便于其他组份浓度的调整。

47、4.聚丙烯酰胺在降粘解堵体系中起稳定剂作用,可增加泡沫液膜强度,延长其半衰期,提高泡沫稳定性。

48、5.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用于增进各化学成分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化学成分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降粘效果。

49、6.现场应用过程中,将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配制成1%-3%的水溶液,在溶液与储层内稠油及储层岩石充分接触条件下,该降粘解堵剂溶液可有效低稠油粘度,提高流动能力,同时溶解原油及地层油流通道中的杂质,进一步提高储层渗透率,最终实现原油产量的提高。

50、利用所述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对稠油降粘和储层解堵的现场实施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1)降粘解堵剂溶液用量一般为300-1000m3,降粘解堵剂浓度一般为1%-3%,通过地面泵注设备将降粘解堵剂水溶液经油管或环空挤入地层;

52、2)关井反应12-48小时,让降粘解堵剂水溶液与储层内稠油和岩石表面充分接触反应,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储层孔渗;

53、3)通过开井放喷或抽汲等方式,使储层内流体排至地面,由于储层中的稠油粘度的降低,储层渗透率的提高,原油产量较之前得到大幅提升。

54、7.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现场操作。通过添加辅剂,充分发挥了纳米粒子间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试剂间的协同效应,可以大幅降低稠油粘度,溶解原油及地层油流通道中的机械杂质,实现降粘解堵一体化,综合提高原油流动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其特征在于,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其特征在于,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其特征在于,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降粘剂降稠油粘度能力差,且无法溶解原油及地层油流通道中的机械杂质,导致稠油油藏采收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列组分混合而成:HD‑3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5%‑10%;羧酸类阴离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10%‑30%;水:60%‑70%;聚丙烯酰:0.01%;改性苯丙异噻唑啉酮:1%。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纳米稠油降粘解堵剂同时具有降粘和解堵功能,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

技术研发人员:屈兴华,苗利宾,林涛,王宏光,杨春华,钟小军,宋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