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26708发布日期:2023-05-05 09:2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钛白粉生产,尤其是一种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


背景技术:

1、钛白粉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和无毒等特性,被公认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化纤、橡胶、化妆品等工业。钛白粉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方法生产的金红石型钛白产品均需经过无机表面处理后再进行应用。未经表面处理的钛白粉表面带有许多羟基,极性较大,在有机介质中容易团聚,并产生沉降,其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很差,其次未经表面处理的钛白粉由于本身的晶格缺陷,其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均较差。无机表面处理的核心是使包膜物质均匀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从而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和其它应用性能,钛白粉表面无机包膜的效果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应用性能。

2、目前的包膜采用的方法基本为沉淀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体系ph,使包膜剂以一定速率沉淀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然后包膜后的无机包膜的浆料进行闪干后处理工序得到干燥好的钛白粉。在现有技术中,无机包膜的浆料没有经过有机改性,流动性差,从而导致其在闪干进料过程中呈胶冻状,粘附设备外壁,容易出现堵塞,导致进料困难。目前,为了提高钛白粉的无机包膜效果,大部分公司在氯化法钛白粉无机包膜前,都会选择加入硅酸钠作为分散剂,以促进浆料分散,使得无机包膜更加均匀,避免因为钛白粉颗粒结团而出现包覆不全的问题。但添加硅酸钠作为分散剂,在后面无机包膜过程中,调整ph后,会导致硅酸钠水解,形成硅胶。包覆在钛白粉表面,导致钛白粉呈胶冻装,影响钛白粉闪干进料的流动性,为了解决闪干料流动性的问题,公开号为cn11338738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流动性钛白粉闪干料的生产方法,其增加了处理设备,使得工序变得复杂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浆料流动性差的问题。

3、因此,亟需寻找一种从根本上解决无机包膜后的钛白粉浆料进入闪干设备时流动性差、进料困难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该方法可以防止无机包膜后的钛白粉浆料进入闪干工序时进料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无机包膜后的钛白粉浆料的流动性。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初品为原料,加入分散剂砂磨后制备成tio2浓度为250-260g/l的浆料,将浆料的温度加热至60~65℃并保持恒温;

4、(2)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8.0~8.5,熟化20~40min;

5、(3)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10.0~10.5,熟化20~40min,然后在45~90min内加入偏铝酸钠,同时用ph调节剂维持浆料ph在10.0~10.5,然后熟化45~90min;所述偏铝酸钠加入量为以al2o3计为二氧化钛质量的1~3%;

6、(4)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浆料用ph调节剂调节并保持ph值为7.0~7.5,熟化20~40min,包膜结束。

7、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分散剂为硅酸钠,浆料中硅酸钠的浓度为180~220g/l。

8、进一步的,所述的ph调节剂为质量浓度为10%~15%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

9、进一步的,所述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初品砂磨后平均粒径为0.2~0.3μm。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初品的原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制备成tio2浓度为250-260g/l的浆料。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在5~15min内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8.0~8.5。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在5~15min内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10.0~10.5。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在10~50min内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7.0~7.5。通过在步骤(2)、(3)、(4)控制ph值的调节时间,让反应生成的固体充分的沉降、致密的包覆在二氧化钛的表面。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无机包膜前先将二氧化钛的浆料ph值调整为8.0~8.5熟化20~40min,然后再提高ph值为碱性进行无机包膜,从而提高了无机包膜后钛白粉的流动性,解决了闪干工序浆料流动性差、进料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技术特征:

1.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分散剂为硅酸钠,浆料中硅酸钠的浓度为180~2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调节剂为质量浓度为10%~15%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初品砂磨后平均粒径为0.2~0.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初品的原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制备成tio2浓度为250-260g/l的浆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5~15min内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8.0~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5~15min内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10.0~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10~50min内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7.0~7.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钛白粉无机包膜方法,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初品为原料,加入分散剂砂磨后制备成TiO2浓度为250‑260g/L的浆料,将浆料的温度加热至60~65℃并保持恒温;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8.0~8.5,熟化20~40min;用pH调节剂调节浆料的pH值为10.0~10.5,熟化20~40min,然后在45~90min内加入偏铝酸钠,同时用pH调节剂维持浆料pH在10.0~10.5,然后熟化45~90min;然后将得到的浆料用pH调节剂调节并保持pH值为7.0~7.5,熟化20~40min,包膜结束。本发明在无机包膜前先将二氧化钛的浆料pH值调整为8.0~8.5熟化20~40min,然后再提高pH值为碱性进行无机包膜,从而提高了无机包膜后钛白粉的流动性,解决了闪干工序浆料流动性差、进料困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廖周荣,颜华,杨显猴,刘芳,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天原海丰和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