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7132发布日期:2023-01-06 19:2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b32b7/00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的防水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需要避免多层建筑物及建筑物地下室出现地下水渗漏导致地面潮湿及积水的问题出现,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及寿命。目前,传统的防水材料是铺设于混凝土垫层,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形成地基结构,防水层和浇筑的混凝土是分层存在的,一旦防水层受到破坏能透水后,水就会通过混凝土的多孔结构进行渗透,从而出现了地面潮湿及积水的问题,防水材料并不能与建筑同寿命。
3.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72217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arf-999金钢甲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采用了具有多层结构的防水卷材应用到地下建筑中,虽然能改善水渗透到混凝土结构中,但不能避免防水卷材被损坏刺穿后,水会通过防水卷材刺穿的部位进一步的渗透到混凝土的结构中,因此,提供一种能混凝土结构形成相互粘结性,并具有优异的抗穿刺性的防水卷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结构层通过自上而下依次由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粘防护层、上表面胶料层、上胎体层、中间胶料层、下胎体层、下表面胶料层、隔离层相互贴合连接组成。
5.优选地,所述防粘防护层的厚度为0.1-0.5mm。
6.优选地,所述上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5-1.0mm。
7.优选地,所述上胎体层的厚度为0.05-0.12mm。
8.优选地,所述上胎体层的厚度为0.065-0.10mm。
9.优选地,所述多层纤维层为双层高强纤维层。
10.优选地,所述上胎体层材质为聚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所述上胎体层为双层聚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编织层。
11.为了改善防水卷材的抗穿刺性能,本申请人限定了上胎体层的厚度为0.05-0.12mm,能增加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并且提升了防水卷材的抗拉性能,进一步提升了防水卷材的抗穿刺性能。
12.优选地,所述中间胶料层的厚度为0.5-1.2mm。
13.为了增强上胎体层和下胎体层的粘结性能及上胎体层和下胎体层受到外力后能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性能,本申请人在实验中发现,中间胶料层的厚度为0.5-1.2mm,提升上胎体层和下胎体层间的粘结性,并提升防水卷材受到外力后能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性能。
14.优选地,所述下胎体层的厚度为0.7-1.5mm。
15.优选地,所述下胎体层的厚度为0.95-1.25mm。
16.为了改善下胎体层遇到外力后的弹性恢复性能,本申请人在实验中发现下胎体层的厚度为0.7-1.5mm,能改善下胎体层的保形性,并提升了下胎体层的弹性恢复性能。
17.优选地,所述下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9-1.6mm。
18.为了改善防水卷材的抗穿刺及抗水的性能,申请人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下表面胶料层的的度为0.9-1.6mm,能改善下表面胶料层自身的抗穿刺性及抗水性。
19.优选地,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01-0.03mm。
20.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热塑性高分子层。
21.优选地,所述热塑性高分子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22.优选地,所述上胎体层、中间胶料层、下胎体层的厚度比为1:(8-12):(11-15)。
2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定上胎体层、中间胶料层、下胎体层的厚度比为1:
24.(8-12):(11-15),能改善上胎体层和下胎体层受到外力后能具有一定的弹性恢复性能,具有优异的抗刺穿性,可能的原因是通过限定厚度比能改善各个层间的相互粘合作用的效果,当中间胶料层的厚度较小时,并不能有效的浸润到上胎体层中,不能有效的将上胎体层和下胎体层进行粘合。
25.有益效果
26.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预铺防水卷材,具有多层结构,使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结构达满粘效果,与建筑同寿命,杜绝中间窜水隐患,防水更安全,适合于任何造型的地下建筑工程中,经久耐用与建筑同寿命。
2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定上胎体层的厚度增加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性能,进一步提升了防水卷材的抗穿刺性能。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定下胎体层厚度,能改善改善下胎体层遇到外力后的弹性恢复性能。
29.本实用新型通过限定下表面胶料层厚度,能改善防水卷材的抗穿刺及抗水的性能。
附图说明
30.图1为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结构层示意图。
31.图2为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结构层渲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1
33.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结构层通过自上而下依次由防粘防护层1、上表面胶料层2、上胎体层3、中间胶料层4、下胎体层5、下表面胶料层6、隔离层7相互贴合连接组成。
34.图1提供了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的结构层示意图。
35.所述防粘防护层的厚度为0.3mm。
36.所述上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8mm。
37.所述上胎体层的厚度为0.08mm。
38.所述中间胶料层的厚度为0.8mm。
39.所述下胎体层的厚度为1.1mm。
40.所述下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1.3mm。
41.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02mm。
42.所述隔离层为聚乙烯层。
43.实施例2
44.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防粘防护层的厚度为0.25mm,上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7mm,上胎体层厚度为0.07mm,中间胶料层厚度为0.7mm,下胎体层厚度为1mm,下表面胶料层厚度为1.2mm。
45.实施例3
46.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防粘防护层的厚度为0.4mm,上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9mm,上胎体层厚度为0.1mm,中间胶料层厚度为0.9mm,下胎体层厚度为1.2mm,下表面胶料层厚度为1.4mm。
47.性能测试
48.将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标准及测试结果见表1。
49.表1
[0050][0051]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的结构层通过自上而下依次由防粘防护层(1)、上表面胶料层(2)、上胎体层(3)、中间胶料层(4)、下胎体层(5)、下表面胶料层(6)、隔离层(7)相互贴合连接组成;所述上胎体层、中间胶料层、下胎体层的厚度比为1:(8-12):(11-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防护层的厚度为0.1-0.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5-1.0mm。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胎体层的厚度为0.05-0.12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胎体层的厚度为0.065-0.1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胶料层的厚度为0.5-1.2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胎体层的厚度为0.7-1.5mm。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胎体层的厚度为0.95-1.25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胶料层的厚度为0.9-1.6mm。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01-0.0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B32B7/00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一种双胎体、多层级复合、预铺反粘防水卷材,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防粘防护层、上表面胶料层、上胎体层、中间胶料层、下胎体层、下表面胶料层、隔离层。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预铺防水卷材,具有多层结构,使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结构达满粘效果,与建筑同寿命,杜绝中间窜水隐患,防水更安全,适合于任何造型的地下建筑工程中,经久耐用与建筑同寿命。经久耐用与建筑同寿命。经久耐用与建筑同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卫向阳 蔡亚琴 张小宁 李卓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法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0
技术公布日:20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