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8356发布日期:2023-05-07 01:5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溶胀胶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


背景技术:

1、圆柱形锂电池的裸电芯与外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锂电池发生震动和跌落极易造成裸电芯和外壳体之间相对移动而导致电极片损坏、电池短路以及电阻增大等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通常需要在柱形电池的裸电芯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中设置填充胶带,目前常用的填充胶带是溶胀胶带。

2、锂电池的制造涉及诸多的材料和工序,现有技术尚无法确保每个步骤和每种材料都达到完全的合格率,而不合格的锂电池投入市场后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对锂电池进行信息追溯达到对锂电池的有效管理和安全识别。例如,公告号为cn20523112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刻有二维码的电池,其包括电芯壳体,电芯壳体的六个面的其中一面刻有二维码,在出货前能通过读取电池上二维码确保产品质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有问题也可为跟踪产品来源等提供信息。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方形壳体刻码实现信息追溯功能,但由于方形壳体电池和圆柱电池不同,圆柱电池的圆柱外形使得刻码设备(例如激光雕刻设备)刻码不方便,故难以使圆柱电池实现标识追溯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圆柱电池难以实现标识追溯功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该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可应用于圆柱电池中,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刻码以实现信息追溯功能以及高溶胀率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包括:

4、胶黏层,所述胶黏层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粘接在裸电芯的外周侧;

5、溶胀层,所述溶胀层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电晕面,所述电晕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复合,所述第四表面为印刷面,所述印刷面设有至少一个二维码。

6、进一步地,所述印刷面设有凸起部,所述二维码设置于所述凸起部。

7、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且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印刷面的延展方向间隔布置。

8、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b,所述溶胀层的溶胀率为a,则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b。

9、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d,所述溶胀层的溶胀率为a,则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d。

10、进一步地,所述溶胀层的厚度为20~60μm。

11、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层的厚度为1~4μm。

12、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层的粘接力大于或等于0.2n/25mm。

13、进一步地,所述溶胀层的热收缩温度大于或等于80℃。

14、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层包括丙烯酸酯胶层、热熔胶层或橡胶终止胶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胀层为乙烯酯共聚物薄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包括胶黏层和溶胀层,溶胀层的印刷面设有至少一个二维码,装配时将胶黏层粘接在裸电芯的外周侧,由于溶胀层在电解液中不发生溶解,二维码可保存完整,故在将裸电芯和溶胀胶带放入壳体前后均可对二维码进行识别溯源,无需在电池壳体进行刻码即可通过后续识别设备追溯电池的材料、工序以及生产流程等信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胀层在入壳后,可在电解液中吸收大量溶剂进行高倍率溶胀,从而填充裸电芯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裸电芯和壳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而导致电极片损坏、电池短路以及电阻增大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面设有凸起部,所述二维码设置于所述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且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印刷面的延展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边长为b,所述溶胀层的溶胀率为a,则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b。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d,所述溶胀层的溶胀率为a,则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d。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层的厚度为20~6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层的厚度为1~4μ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层的粘接力大于或等于0.2n/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层的热收缩温度大于或等于80℃。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层包括丙烯酸酯胶层、热熔胶层或橡胶终止胶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胀层为乙烯酯共聚物薄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标识追溯功能的溶胀胶带,包括胶黏层和溶胀层,胶黏层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用于粘接在裸电芯的外周侧;溶胀层包括背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为电晕面,电晕面和第二表面复合,第四表面为印刷面,印刷面设有至少一个二维码。由于溶胀层在电解液中不发生溶解,二维码可保存完整,故在将裸电芯和溶胀胶带放入壳体前后均可对二维码进行识别溯源,凭借后续识别设备追溯电池的材料、工序以及生产流程等信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并且,溶胀层可在电解液中进行高倍率溶胀,从而填充裸电芯与壳体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裸电芯和壳体发生相对移动而导致电极片损坏、电池短路以及电阻增大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褚宬成,许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