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126826发布日期:2023-08-14 20:3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稀土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日前,仿冒产品(如货币、名牌商品、官方文件和药品等)己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开发先进的防伪材料来抵制假冒产品的传播,已成为迫切需要发展的技术。

2、荧光防伪法具有生产成本低、设计简便、环保、不易仿制等优点,是打击造假者的理想防伪手段。传统的荧光防伪材料一般表现为固定激发方式下的单色光发射,防伪特征明显,容易被造假者仿造,但如果将不同颜色荧光材料进行简单的混合,分散不均匀性有可能导致防伪性能大大降低。为了提高防伪安全级别,研究者开发了荧光材料的不同防伪模式,比如多波长光响应模式、长余辉模式等。这类荧光材料的难点在于将不同的防伪模式结合在同一基质材料中,仿冒者难以复制,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迄今,已有许多关于多模态发光策略的报道和专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上转换发光和下转换发光结合,通过不同波长的激发光诱导相应掺杂离子发光,调控发光颜色;(2)变温发光,利用两种或多种稀土离子在不同温度下发光强度的变化,调控发光颜色;(3)余辉变色发光,利用不同掺杂离子的余辉寿命差异,实现发光颜色动态变化。但是,随着伪造技术的更新发展,这种防伪技术的特征己被造假者所熟知,开发新的防伪材料刻不容缓。

4、本发明提供的xtb3+, yeu3+:mg4-x-yga4ge3o16荧光粉,呈现出多模激发(254 nm激发下呈白中泛绿、365 nm激发下呈浅粉色)、动态发光(265 nm激发下发光颜色由粉白色逐渐转变成黄绿色)和余辉发光(绿色)的特征。这种发光特征的材料目前不能被任何替代品仿造,因此在先进防伪领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极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特殊的发光特征。

2、本发明所提供的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xtb3+, yeu3+: mg4-x-yga4ge3o16,其中,x、y为对应元素的摩尔分数:0.01 ≤ x ≤ 0.02,0.02 ≤ y ≤ 0.04。

3、本发明所述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各元素的氧化物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后,置于干燥箱内干燥;

5、(2)将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800~1000 ℃下焙烧2~4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均匀,得到预制粉体。

6、(3)将预制粉体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1200~1400 ℃下焙烧4~8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均匀,得到目标荧光粉。

7、本发明所制备的xtb3+, yeu3+:mg4-x-yga4ge3o16荧光粉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不会潮解,且具有特殊的发光特性:在265 nm紫外光激发下,由于发光中心(基质缺陷、tb3+、eu3+)之间存在明显的能量传递,荧光粉呈现由浅粉色(基质缺陷发光与eu3+发光的混合)、橙黄色(基质缺陷发光与tb3+、eu3+发光的混合)到黄绿色(基质缺陷发光与tb3+发光的混合)的连续变化;激发停止后,荧光粉呈现持续3 min的绿色余辉。该发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光学防伪、光学信息存储等多学科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呈现多模激发(254 nm激发下呈现白中泛绿、365 nm激发下呈现浅粉色)、动态发光(265 nm激发下发光颜色由浅粉色逐渐转变成黄绿色)和余辉发光(绿色)的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xtb3+, yeu3+: mg4-x-yga4ge3o16,x、y为对应元素的摩尔分数,其范围为0.01 ≤ x ≤0.02,0.02 ≤ y ≤ 0.04。

3.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呈现多模激发(254 nm激发下呈现白中泛绿、365 nm激发下呈现浅粉色)、动态发光(265 nm激发下发光颜色由浅粉色逐渐转变成黄绿色)和余辉发光(绿色)的特征。所述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xTb<supgt;3+</supgt;,yEu<supgt;3+</supgt;:Mg<subgt;4‑x‑y</subgt;Ga<subgt;4</subgt;Ge<subgt;3</subgt;O<subgt;16</subgt;,x、y为对应元素的摩尔分数,0.01≤x≤0.02,0.02≤y≤0.04。其制备流程为: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各元素的氧化物,研磨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800~1000℃下焙烧2~4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均匀;将所得预制粉体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1200~1400℃下焙烧4~8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均匀,得到目标荧光粉。该荧光粉发光性能独特,难以仿造,在先进防伪领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极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蒋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