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81525发布日期:2023-09-01 01:0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土壤污染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种植经济效益要求的提高,农民超标施用化肥、农药,且全年不休耕,设施蔬菜成为土壤污染的重灾区。在设施蔬菜中土壤的主要有机污染源是各种农药残留,尤其是有机磷农药。

2、有机磷农药,是一类硫代羟基衍生物或有机酯类化合物,因其对胆碱酯酶较强的抑制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由于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快速和高效等使用特点,使得其用量占所有农药使用量的80-90%,据报道,喷施的农药会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修复。

3、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等。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是研究热点。传统的物理及化学修复技术的最大弊端是污染物去除不彻底,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还有就是修复的成本比较高。

4、微生物既可进行土壤污染修复,又能提高土壤肥质,彻底改良土壤性质,分解有机残体形成土壤腐脂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可将植物不能吸收的物质转化为有效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是持续有效并有望实现最彻底改善土壤的一种方式,因此,近年来,微生物制剂对设施蔬菜土壤农药污染的修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该技术仍面临降解率低、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微生物制剂在修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时,对于有机磷农药降解效率低,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配制混合菌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s1-1、配制3个100ml的lb培养基,lb培养基的成分及含量为:10.0g/l的蛋白胨、5.0g/l的酵母浸粉、10.0g/l的氯化钠,lb培养基的ph值范围为7.0-7.2;

6、s1-2:将分别筛选与培养获得赖氨酸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的纯化菌株分别接种到装有lb培养基中,在30℃、180rpm条件下振荡扩大培养,待菌液od600分别为0.5,即扩大培养过程结束;得到种子液;

7、s1-3:分别将3种种子液按lb培养基体积的5-10%接种于发酵罐的lb培养基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调节ph为7.20,再加入灭菌消泡剂,设置发酵条件为:30℃,350r/min,发酵28h,3000rbm离心2min,分别收集菌体沉淀,再用无菌水分别悬浮成菌浓度为3亿活菌/g的赖氨酸芽孢杆菌菌悬液、阿氏芽孢杆菌菌悬液以及多粘芽孢杆菌菌悬液;

8、s1-4:将上述3种菌悬液按质量比1:2:2比例混合,混合菌悬液与质量分数2.5%海藻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4比例混合置于搅拌容器中,转速控制400r/min,搅拌10-15min,即得混合菌剂;

9、s2:生物活性炭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0、s2-1:将高羊茅、柑橘分别干燥后研磨成粉末,按重量比1:2进行混合用硫酸进行浸渍,料液比为1:1,浸渍时间为10-12h,除去多余的酸后再用15%的弱碱溶液浸泡直至ph为7,取出置于300-500℃环境中保温5-8h,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研磨,过100目筛,即得生物活性炭;

11、s3-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2、s3-1:将生物活性炭、混合菌剂、生物多糖、2,6-二羟基吡啶、菌糠以及秸秆混合,在40-45℃温度条件下,烘箱烘干后过100目筛即得到复合干菌粉;

13、s3-2:将复合干菌粉,按一定质量比加入其他助剂混匀后制定成微生物调理剂。

14、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步骤s3-1中,按重量份计,生物活性炭20-30份、混合菌剂1-5.5份、浒苔多糖3-4.5份和2,6-二羟基吡啶5-10份、菌糠15-20份、秸秆10-15份。

15、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步骤s3-2中,按重量份计,分散剂1-2份、润湿剂1-2份、稳定剂0.5-1.5份。

16、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其他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和稳定剂。

17、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步骤s2-1中弱碱为碳酸氢钠、碳酸钠中的其中一种。

18、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上述制备的微生物调理剂在农药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

19、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中,上述制备的微生物调理剂在去除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2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可行等特点,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生物调理剂在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中应用时,对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率高、降解时间短。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2、1、本发明以生物活性炭为主,再配以能够降解有机磷的解磷微生物以及2,6-二羟基吡啶和生物多糖制备的微生物调理剂,在有机磷残留土壤中施用时,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磷先进行吸附-再降解,从而较传统的只能单一降解微生物调理剂相比,通过吸附后再降解,使得有机磷农药降解效率更高、时间更短。

23、2、本发明在制备混合菌剂时,选用的赖氨酸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以及多粘芽孢杆菌对于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效果显著,以上3种解磷菌能够降低土壤环境的ph,使得土壤中的h+数量增多,h+与土壤中与磷酸根离子结合的铁、铝、钙、镁等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减少金属离子对磷结合位点的竞争,从而释放磷酸根离子,将有毒性的有机磷转变为有效磷,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本发明在制备混合菌剂时还加入了海藻酸钙,通过加入海藻酸钙制备的混合菌凝胶不仅能够使得制备的调理剂施用于土壤时,能够快速均匀的分散在土壤中,而且海藻酸钙三维网络结构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能够配合生物活性炭对有机磷农药进行有效的截留,对有机磷农药的吸附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磷农药降解效率。

24、3、本发明在制备生物活性炭时,选择高羊茅以及柑橘,通过硫酸的活化后再进行高温煅烧成炭,使得制成的活性炭表面孔隙更多,表面积更大,对于有机磷农药的吸附力增强的同时,吸附量也显著增大。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按重量份计,生物活性炭20-30份、混合菌剂1-5.5份、浒苔多糖3-4.5份、2,6-二羟基吡啶5-10份、菌糠15-20份、秸秆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按重量份计,分散剂1-2份、润湿剂1-2份、稳定剂0.5-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弱碱为碳酸氢钠、碳酸钠中的其中一种。

5.一种微生物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调理剂在在农药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备的微生物调理剂在去除土壤中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为有机磷农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药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将生物活性炭、混合菌剂、生物多糖、2,6‑二羟基吡啶、菌糠以及秸秆混合,在40‑45℃温度条件下,烘箱烘干后过100目筛即得到复合干菌粉;将复合干菌粉加入分散剂、润湿剂和稳定剂混匀后制定成微生物调理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可行等特点,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生物调理剂在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中应用时,对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率高、降解时间短。

技术研发人员:郭玲玲,陶姝宇,于淼,关艳丽,王洪奇,宗玉丽,李鑫,高晓梅,于广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