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5957发布日期:2023-09-07 19:4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贴膜加工,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


背景技术:

1、imt是in mold transfer的简称,理解为imr工艺3d成型后采用iml注塑成型然后撕掉载体层pet,在塑胶表面留下3d光学纳米装饰层,与传统imr比较增加了3d光学纹理和pvd彩色膜层,弧度更大。它实现了三维立体、写真、渐变、r角等产品外观装饰效果,给外观设计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创新与实现平台。

2、我国的涂布技术与膜材表面处理技术兴起较晚,随着轨道交通发展,尤其轨道交通内装的功能型需求不断增加,矽盾铸造级薄膜以其优异的阻燃、抗色衰、高拉伸延展性,成功的应用的轨道交通内装与车身外贴,替代传统的喷漆工艺。具备实现工艺简单、施工无污染、综合造价低等优势。

3、在imt工艺中,如何实现热压与可剥离的兼顾是难点,普通的可热压材料存在透光性差及硬度耐磨性差的缺陷,而能达到硬度要求的材料又难以实现可剥离与可热压的良好的兼容,矽盾铸造级薄膜通过表面达因值控制可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如何提高实现热压与可剥离兼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制造原材料包括铸造级基材、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可移除施工胶水、pet网格离型膜;

4、制造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s10:通过pet网格离型膜涂布可移施工胶贴合铸造级基材;

6、s20:在pet基材涂布一层预涂层;

7、s30:贴合一层铸造级薄膜,使用特殊防滑设计压纹辊使其表面产生纹理;

8、s40:将第一步涂胶后铸造级基材表面涂布双组份粘合剂,贴合第三步铸造级防滑纹理imt转移层,经过恒温45-50℃,48h静置熟化后,定型。

9、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粘合剂的制备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醚多元醇组合物34-57份、聚氨酯树脂13-28份、增塑剂3.2-9.4份、稳定剂2.7-8.4份、改性剂1.2-5.4份以及稀释剂0.8-3.4份。

10、作为优选,所述聚醚多元醇组合物包括官能度为3-6,羟值为120-23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

11、作为优选,所述增塑剂采用基于蓖麻油的化合物。

12、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

13、作为优选,所述改性剂具体为改性石墨烯。

14、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石墨烯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表面修饰氧化石墨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表面修饰石墨烯。

15、作为优选,所述稀释剂为乙酸乙酯或二甲苯。

16、作为优选,所述pet基材为无色透明的单面电晕基材。

17、作为优选,使用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移除pet网格离型膜胶面网格贴合在轨道交通座椅表面,装配完成后,移除pet基材待可剥离预涂层,表面露出使用层即防滑纹理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通过铸造级基材双层结构设计,精确控制可剥离预涂层配方,确保其在pet基材上具备优异的附着力,同时贴合铸造级基材,压纹后可轻松实现剥离,无粘连现象。通过控制铸造级②的配方体系,使其具有优异的耐油污、防指纹效果。其中,因其具有优异的韧性和热定型性。通过精密防滑压纹版涂布机的操作,精确控制压纹深度,确保其表面防滑系数一致,同时兼顾硬度、耐磨性和韧性。使用可移施工胶,在轨道交通座椅贴膜应用中,保证贴合牢度,同时移除更换时座椅材质面不易产生残胶,方便维修和更换,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20、2、本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可以在保证终端产品表面硬度与耐磨性的同时不影响功能层的防滑性与热压性能,同时,产品的表面硬度可以达到90a,耐摩擦性4000次以上,拉伸延伸率≥200%,可以同时兼顾解决防滑层韧性、耐磨性、防滑性的短板,给终端产品产生良好的三维立体效果、防滑效果等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在imt工艺的终端中,产品的外表面又存在硬度与耐磨性的兼顾,可以保证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及触感。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制造原材料包括铸造级基材、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可移除施工胶水、pet网格离型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粘合剂的制备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醚多元醇组合物34-57份、聚氨酯树脂13-28份、增塑剂3.2-9.4份、稳定剂2.7-8.4份、改性剂1.2-5.4份以及稀释剂0.8-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组合物包括官能度为3-6,羟值为120-23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采用基于蓖麻油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具体为改性石墨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表面修饰氧化石墨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表面修饰石墨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乙酸乙酯或二甲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为无色透明的单面电晕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其特征在于:使用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移除pet网格离型膜胶面网格贴合在轨道交通座椅表面,装配完成后,移除pet基材待可剥离预涂层,表面露出使用层即防滑纹理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贴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用铸造级座椅贴膜,制造原材料包括铸造级基材、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可移除施工胶水、PET网格离型膜。本发明可以在保证终端产品表面硬度与耐磨性的同时不影响功能层的防滑性与热压性能,同时,产品的表面硬度可以达到90A,耐摩擦性4000次以上,拉伸延伸率≥200%,可以同时兼顾解决防滑层韧性、耐磨性、防滑性的短板,给终端产品产生良好的三维立体效果、防滑效果等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在IMT工艺的终端中,产品的外表面又存在硬度与耐磨性的兼顾,可以保证良好的用户使用体验及触感。

技术研发人员:丁肇聚,刘莉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至亚美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