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6675发布日期:2023-12-15 19: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文印刷的,尤其涉及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


背景技术:

1、市面上亮银色图文产品,基本上是通过在薄膜上进行镀铝,在铝层上印刷所需图文,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去除图文之外的铝层,仅保留所需图文的铝层,得到亮银色图文的效果。

2、生产亮银色图文产品的工序复杂,需要经过真空镀铝来反射出产品的亮度和效果,然后印刷图文和化学腐蚀工艺,镀铝时只能满幅面镀铝,通过印刷所需图文后、去铝后才能得到所需的银色图文,生产效率低,能耗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化学腐蚀时产生的废水需经过特殊处理,检测合格后才可以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薄膜上,实现亮银色图文,工艺流程简单,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4、聚氨酯树脂25-30份;银浆15-20份;助剂0.2-8份;

5、所述助剂包括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

6、所述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12):(4-5):(1-3):(1-2)。

7、本发明中,聚氨酯树脂是主链含有-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其具有很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型和粘合性,并且在油墨体系中有优异的耐黄变性能,对薄膜基材有优异的附着牢度,与银浆有良好的亲和性和润湿性。氟碳化合物具有高效的流平效果,聚乙烯醇和聚酰胺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具有优异的乳化、润湿、渗透性能,具有自消泡功能。本发明采用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乙烯醚以特定的比例相互配合,使得油墨呈现亮银色,并且还使得油墨具有优异的附着牢度。

8、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和银浆的重量比为(2-3):(1-2)。

9、本发明采用聚氨酯树脂和银浆以特定的比例复配,使得亮银色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热性,使得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不容易出现糊版的现象。

10、优选地,所述亮银色油墨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11、乙酸正丙酯20-30份;异丙醇13-15份;丙二醇甲醚8-10份。

12、优选地,所述氟碳化合物为含氟聚合物。

1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亮银色油墨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亮银色油墨。

14、优选地,所述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聚氨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乙酸正丙酯、异丙醇、丙二醇甲醚混合均匀,得到预混合料;

16、(2)然后将银浆加入步骤(1)中所述预混合料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17、(3)最后往混合料中加入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混合均匀,得到亮银色油墨。

18、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亮银色油墨获得的图文拉线,所述图文拉线包括基底膜层、亮银图文层、防粘层以及不干胶层。

19、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的厚度为20-100μm。

20、本发明通过限定基底膜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基底膜层与包装物贴合的平整性。

21、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的电晕值≥38达因。

22、优选地,所述不干胶层的厚度为3-10μm。

23、本发明通过限定不干胶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使得不干胶层不容易出现溢胶情况,有利于提升不干胶层的粘性。

24、优选地,所述基底膜层为聚丙烯、聚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25、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将亮银色油墨印刷在基底膜层的一侧,构建亮银图文层;

27、(2)将防粘剂涂布于基底膜层的另一侧,构建防粘层;

28、(3)再将不干胶涂布在亮银图文层上,构建不干胶层;

29、(4)经切丝后得到图文拉线;

30、所述步骤(1)中亮银色油墨的上墨量为1-3g/m2。

31、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粘层的涂布量为0.1-0.3g/m2。

32、本发明通过限定防粘层的涂布量在上述范围内,使得防粘层不容易出现转移和起粉情况,有利于提高防粘效果,从而使得解卷更加顺畅。

33、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粘剂为硅油,烘干温度为60-100℃。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5、(1)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具有优异的良好的附着力和耐热性。

36、(2)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薄膜上,实现亮银色图文,工艺流程简单,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并且,还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亮银色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银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和银浆的重量比为(2-3):(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银色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亮银色油墨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酸正丙酯20-30份;异丙醇13-15份;丙二醇甲醚8-10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亮银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亮银色油墨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亮银色油墨。

5.一种图文拉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膜层、亮银图文层、防粘层以及不干胶层;所述亮银图文层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亮银色油墨构建得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文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膜层的厚度为20-100μ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文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干胶层的厚度为3-10μ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文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膜层为聚丙烯、聚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文拉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防粘层的涂布量为0.1-0.3g/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银色油墨及其制备的图文拉线,涉及图文印刷的技术领域。一种亮银色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树脂25‑30份;银浆15‑20份;助剂0.2‑8份;助剂包括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氟碳化合物、聚乙烯醇、聚酰胺、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10‑12):(4‑5):(1‑3):(1‑2)。本发明的亮银色油墨通过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薄膜上,实现亮银色图文,工艺流程简单,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陈毕峰,陈慷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花都联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