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4694发布日期:2024-01-16 11: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子器件的散热、冷却问题成为了器件高效提升的一大障碍,其原因电子器件的发热量巨大。而对于散热装置来说轻量化是高要求。一般来说,由于使用场景的需求,散热装置的高效散热、柔性化散热、循环散热等都是逐渐成为常规要求。

2、水凝胶通过自身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可以用作散热降温等领域。常见的水凝胶有物理交联、化学交联、混合交联等方式得到。同样的,比如物理交联得到的水凝胶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略差。

3、cn113644189a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网络水凝胶散热的可穿戴热电制冷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浸泡过吸湿盐溶液的双网络水凝胶作为柔性热电制冷器件的散热器,有效的提高了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所述冷凝胶包括胶层、包覆层、水凝胶层;

2、其中,所述水凝胶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增稠剂、聚丙烯酸钠、气凝胶、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和聚合单体。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瓜尔胶、黄原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季铵盐。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合单体选择丙烯酰胺、n-[2-(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n-(3-甲氧基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包覆层为聚烯烃层。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包覆层的制备原料为改性聚乙烯树脂。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胶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丙烯酸酯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填料和松香树脂。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填料为纳米氧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硅、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填料在进行制备胶层前进行超声处理。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水凝胶还包括pp丝网层。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散热功能的水凝胶,同时整体配方考虑到了水凝胶的体积变化以及接触热阻等情况,具有优异长久散热、高效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胶包括胶层、包覆层、水凝胶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瓜尔胶、黄原胶、卡拉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季铵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单体选择丙烯酰胺、n-[2-(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n-(3-甲氧基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聚烯烃层。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制备原料为改性聚乙烯树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丙烯酸酯树脂、稀释剂、固化剂、填料和松香树脂。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纳米氧化铝、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硅、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9.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在进行制备胶层前进行超声处理。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还包括pp丝网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蓄电池用散热冷凝胶,所述冷凝胶包括胶层、包覆层、水凝胶层;其中,所述水凝胶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增稠剂、聚丙烯酸钠、气凝胶、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和聚合单体。本发明散热功能的水凝胶,同时整体配方考虑到了水凝胶的体积变化以及接触热阻等情况,具有优异长久散热、高效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刘晓明,马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涿州市柯林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