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7517701发布日期:2024-04-01 14:3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属于农学/有害生物生态调控。


背景技术:

1、柠檬砂皮病,或称柠檬树脂病、沙皮病、黑点病,是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在柠檬类上引起的一系列病害症状的统称。在果园中比较常见的是在柠檬叶片、嫩梢和果实表面,为害后产生的散生或密集成片的褐色、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严重时,果面粗糙,隆起,很像粘附着许多细沙,称为沙皮病。树脂病还能够造成柠檬枝干的死亡,引起枝干皮部坏死,皮层组织松软,有小的裂纹,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称为流胶型;引起枝干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不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隆起线,称为干枯型。在果实贮藏期,病菌从果实蒂部侵入,引起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内部白色菌丝迅速生长并形成穿心烂,称为褐色蒂腐病。虽然只有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柠檬砂皮病才能对柠檬植株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但是因为其轻微发生的情况下,能够在柠檬果实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褐色硬质小粒点,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使其商品价值大为减损。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柠檬砂皮病的控制措施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大多停留在最大限度降低其病原基数,控制砂皮病侵染率,但从根本上铲除砂皮病病菌目前尚无头绪。

2、植物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进化出了复杂的细胞壁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机制,形成了抵抗外界微生物与动物对其结构多糖的攻击及降解的天然屏障。植物细胞壁多组分的物化性质不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更取决于其超分子结构,包括纤维素的结晶结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素组合形成的异质高聚物、复杂的细胞壁多层结构以及蜡质和硅质的外层结构等,这些都构成了植物难于被微生物入侵致病的天然屏障。与之相对应,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各异的降解植物天然屏障、入侵致病的策略和机制。植物进化过程形成的防御系统中复杂的生化反应常可以保护植物免遭病原体侵害,即病原体侵染中仅有很小一部分可能对植物造成病害。病原体侵染植物大部分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主要有4个:(1)受侵染的植物种类不能满足特定病原体的生活策略的要求,因而可认为是非宿主。(2)植物有先天性结构屏障或毒性化合物,限制特定病原体的有效侵染(非宿主抗性)。(3)一旦识别了进攻的病原体,植物的防御机制就得到激活,将侵染限制在局部。(4)环境发生变化,在侵染过程还未发展到不受外部逆境影响之前病原体就已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所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包括以下组分:水杨酸、氨基苯甲酸钾、甲基丙烯酸酯、硅酮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三乙醇胺油酸钠、丁烷四羧酸酐、过氧化碳酸钠和水。

3、优选的是,所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水杨酸10~20份、氨基苯甲酸钾10~20份、甲基丙烯酸酯50~80份、硅酮化合物10~40份、羧甲基纤维素90~120份、三乙醇胺油酸钠55~85份、丁烷四羧酸酐65~95份、过氧化碳酸钠35~70份、水30~50份。

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先将水杨酸、氨基苯甲酸钾、甲基丙烯酸酯、硅酮化合物各组分混合均匀,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三乙醇胺油酸钠、丁烷四羧酸酐、过氧化碳酸钠、水混合均匀加热至50~70℃,冷却,即得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

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的使用方法,在柠檬种植栽培中,每年11月、次年1月分别喷涂1次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每次用量2~3kg/亩,可降低柠檬砂皮病感病和发病90%以上。

6、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7、本发明中,柠檬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进化出了复杂的细胞壁结构和特殊的理化机制,形成了抵抗外界微生物与动物对其结构多糖的攻击及降解的天然屏障。柠檬细胞壁多组分的物化性质,包括纤维素的结晶结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素组合形成的异质高聚物、复杂的细胞壁多层结构以及蜡质和硅质的外层结构等,这些都构成了柠檬难于被微生物入侵致病的天然屏障。本技术发明利用先天防御机制(柠檬皮层抗解聚屏障)和诱导和激活局部防御反应,促使柠檬及树体健壮、增强柠檬及树体的抗病性,达到了环境友好、操作简单、低成本、效果显著的防控目的,可降低柠檬砂皮病感病和发病90%以上。

8、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包括以下组分:水杨酸、氨基苯甲酸钾、甲基丙烯酸酯、硅酮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三乙醇胺油酸钠、丁烷四羧酸酐、过氧化碳酸钠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水杨酸10~20份、氨基苯甲酸钾10~20份、甲基丙烯酸酯50~80份、硅酮化合物10~40份、羧甲基纤维素90~120份、三乙醇胺油酸钠55~85份、丁烷四羧酸酐65~95份、过氧化碳酸钠35~70份、水30~50份。。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先将水杨酸、氨基苯甲酸钾、甲基丙烯酸酯、硅酮化合物各组分混合均匀,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三乙醇胺油酸钠、丁烷四羧酸酐、过氧化碳酸钠、水混合均匀加热至50~70℃,冷却,即得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柠檬种植栽培中,每年11月、次年1月分别喷涂1次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每次用量2~3kg/亩,可降低柠檬砂皮病感病和发病90%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制备及使用方法,包括先将水杨酸、氨基苯甲酸钾、甲基丙烯酸酯、硅酮化合物各组分混合均匀,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三乙醇胺油酸钠、丁烷四羧酸酐、过氧化碳酸钠、水混合均匀加热至50~70℃,冷却,即得到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在柠檬种植栽培中,每年11月、次年1月分别喷涂1次柠檬皮层抗解聚砂皮病防御剂,每次用量2~3kg/亩。本发明利用先天防御机制(柠檬皮层抗解聚屏障)和诱导和激活局部防御反应,促使柠檬及树体健壮、增强柠檬及树体的抗病性,达到了环境友好、操作简单、低成本、效果显著的防控目的,降低柠檬砂皮病感病和发病>9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程仕明,罗学刚,刘闯,张一铎,何俊,程承,张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