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胶粘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4173发布日期:2024-02-07 12:1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隔胶粘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胶粘带,特别是涉及一种间隔胶粘带。


背景技术:

1、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设计与制造是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商和动力电池生产商的核心技术;而在动力电池的装配应用中,胶粘带因其在内部生产工艺中能实现粘贴、包裹、缠绕、绝缘等功能,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取代了传统焊接工艺。但是,现有的胶带大多数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采取全胶结构,这种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全胶面粘连,当产品不良需要额外进行返工时,返工需要揭开胶粘带,因全胶粘贴揭开更难,因此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导致处理不良品返工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间隔胶粘带。

2、一种间隔胶粘带,所述间隔胶粘带为卷状结构,包括卷芯以及与卷芯绕接的胶粘带本体,所述胶粘带本体包括薄膜层和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薄膜层的一面,所述薄膜层的另一面设有离型层,所述胶粘层朝内,并位于所述薄膜层内侧的局部位置。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薄膜层的两侧,且两侧的胶粘层之间设有间距,形成第一间隔式胶粘带;

4、所述第一间隔式胶粘带依次为胶粘层、薄膜层和胶粘层。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薄膜层的中间位置,形成第二间隔式胶粘带;

6、所述第二间隔式胶粘带依次为薄膜层、胶粘层和薄膜层。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薄膜层的一侧,形成第三间隔式胶粘带;

8、所述第三间隔式胶粘带依次为胶粘层和薄膜层,

9、或薄膜层和胶粘层。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包括胶粘剂,所述胶粘剂为压敏胶粘剂。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敏胶粘剂选自天然橡胶压敏胶、合成橡胶压敏胶、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粘剂或有机硅及其他改性树脂型压敏胶粘剂中的一种。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乙烯(pe)材料所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包括离型剂,所述离型剂为有机硅离型剂或非硅离型剂。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为纸芯或胶芯。

15、上述一种间隔胶粘带,主要用于解决动力电池内电极绝缘及支撑,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所述胶粘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层的局部位置,解决了不必要的粘接,在返工生产中便于揭开操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间隔胶粘带,所述间隔胶粘带为卷状结构,包括卷芯以及与卷芯绕接的胶粘带本体,所述胶粘带本体包括薄膜层和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薄膜层的一面,所述薄膜层的另一面设有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朝内,并位于所述薄膜层内侧的局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包括胶粘剂,所述胶粘剂为压敏胶粘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隔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粘剂选自天然橡胶压敏胶、合成橡胶压敏胶、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粘剂或有机硅及其他改性树脂型压敏胶粘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乙烯(pe)材料所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包括离型剂,所述离型剂为有机硅离型剂或非硅离型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隔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为纸芯或胶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间隔胶粘带,所述间隔胶粘带为卷状结构,包括卷芯以及与卷芯绕接的胶粘带本体,所述胶粘带本体包括薄膜层和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薄膜层的一面,所述薄膜层的另一面设有离型层,所述胶粘层朝内,并位于所述薄膜层内侧的局部位置。本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动力电池内电极绝缘粘贴及包裹,通过将所述胶粘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层的局部位置,解决了不必要的粘接,在返工生产中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新之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