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6063发布日期:2024-03-13 20:5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指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常用的光伏电池在水汽与光照的作用下稳定性差,容易被水汽腐蚀分解,会造成组件性能的大幅衰减,从而降低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人们通常使用不同的封装材料来提升光伏电池的水汽阻隔性能。

2、但是申请人在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现上述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光伏封装材料对水汽的阻隔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申请通过将光伏封装胶膜设置多个胶膜层以及将胶膜层之间设置不同的水汽透过率及宽幅,来提升光伏封装胶膜的水汽阻隔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其包括第一胶膜层和第二胶膜层;第二胶膜层设于第一胶膜层的一侧;

4、第一胶膜层的水汽透过率小于第二胶膜层的水汽透过率,第一胶膜层的宽幅大于第二胶膜层的宽幅。

5、进一步地,光伏封装胶膜还包括隔离层,隔离层设于第一胶膜层与第二胶膜层之间。

6、进一步地,封装胶膜还包括第三胶膜层,第三胶膜层位于第二胶膜层远离第一胶膜层的一侧,第三胶膜层的水汽透过率小于第二胶膜层的水汽透过率。

7、进一步地,第三胶膜层的宽幅小于等于第一胶膜层的宽幅。

8、进一步地,光伏封装胶膜还包括隔离层,隔离层设于第三胶膜层与第二胶膜层之间。

9、进一步地,第一胶膜层的厚度为0.1-0.3mm,第二胶膜层的厚度为0.1-0.3mm。

10、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对光伏封装胶膜,其包括分别收卷的第一胶膜和第二胶膜,第一胶膜的水汽透过率小于第二胶膜的水汽透过率,第一胶膜的宽幅大于第二胶膜的宽幅。

11、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电池串、设于电池串两侧的光伏基板及设于电池串与光伏基板之间的封装层;封装层包括第一胶膜部及贴合至第一胶膜部一侧的第二胶膜部,第一胶膜部贴合至电池串,第一胶膜部的水汽透过率小于第二胶膜部的水汽透过率,第一胶膜部的尺寸大于第二胶膜部的尺寸。

12、进一步地,封装层还包括第三胶膜部,第三胶膜部贴合至第二胶膜部远离第一胶膜部的一侧,第三胶膜部的水汽透过率小于第二胶膜部的水汽透过率,第三胶膜部的尺寸小于等于第一胶膜部的尺寸。

13、进一步地,封装层由前述的一种光伏封装胶膜或由前述的一对光伏封装胶膜制得。

14、本申请通过将光伏封装胶膜设置多个胶膜层以及将胶膜层之间设置不同的水汽透过率及宽幅,解决了光伏封装胶膜阻隔水汽性能较低的问题,提升了光伏封装胶膜的阻隔水汽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

7.一对光伏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光伏封装胶膜包括第一胶膜层和第二胶膜层,第二胶膜层位于第一胶膜层的一侧。第一胶膜层的水汽透过率小于第二胶膜层的水汽透过率,第一胶膜层的宽幅大于第二胶膜层的宽幅。本申请还公开了一对光伏封装胶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本申请中光伏封装胶膜通过设置多个胶膜层以及设置不同的水汽透过率及宽幅的膜层,提升了光伏封装胶膜的水汽阻隔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朱雅芝,桑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