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99219发布日期:2024-02-09 12:4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玻璃在汽车大面积采光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普通的汽车玻璃阳光透过率高,紫外光、红外光阻隔性差。尤其在炎炎夏日,汽车在太阳光的持续照射下,其表面温度和内部环境温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不仅降低了汽车舒适度,而且极大缩短了汽车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容易出现故障甚至带来危险,而为了保持舒适度使用车载空调,极大增加了空调的负荷和燃油的消耗。隔热玻璃膜的出现,极大改善了汽车驾乘环境、增强了行车安全以及降低了汽车能耗,逐渐被广大车主所接受。

2、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光谱能量分布情况为:紫外区200-380nm,占总能量的5%;可见光区380-780nm,占总能量的45%;近红外区780-2500nm,占总能量的50%。太阳光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并且约95%的红外辐射能量集中在波长780-1500nm范围内,即近红外范围内。理想的透明隔热半导体材料应该对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具有良好透过率,而对近红外光具有良好的阻隔、反射作用。

3、专利技术文献cn104130553a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的太阳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et聚酯切片40-50份、无机紫外线吸收剂7-8份,防刮伤剂4-5份,防粘连剂2-3份,β-1#分解增透剂0.001-0.015份。通过熔融挤出、拉伸制备了防紫外线效果的薄膜,该发明尽管取消了复杂的金属镀层工艺,但其隔热、防晒、遮阳效果较差;专利技术文献cn116199954a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的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薄膜为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薄膜,该发明通过向体系中添加经过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和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由于添加的纳米颗粒分散性差,因此导致制备得到的材料透明度较差。

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玻璃膜隔热性较差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90-100份、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20-30份、紫外吸收剂1-3份、消泡剂1.2-1.8份、流平剂1.2-1.4份;

3、所述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4、s1:将纳米氧化锡锑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20-30min,然后加入3,4-乙烯二氧噻吩,于室温下搅拌12-16h,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倒入反应釜中,于150-160℃下反应30-40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

5、s2.将1-苄基-3-甲基咪唑氯盐冷却到0-5℃,然后逐滴加入浓硫酸,滴加完毕后,于密闭环境下反应4-6h,纯化,干燥,得到磺酸化离子液体;

6、s3.将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和磺酸化离子液体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20-30min,得到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

7、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纳米氧化锡锑的平均粒径为30-80nm。

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纳米氧化锡锑、去离子水和3,4-乙烯二氧噻吩的质量比为1:200:2。

9、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1-苄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浓硫酸的重量比为5:3。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浓硫酸的浓度为95wt%-98wt%。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磺酸化离子液体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3:5:25。

12、优选的,所述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型号为bw-8700,固含量为34%-36%。

13、优选的,所述紫外吸收剂的型号为uv-327。

14、优选的,所述消泡剂的型号为byk-024,流平剂的型号为byk-381。

15、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紫外吸收剂、消泡剂、流平剂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中,得到混合树脂,再将混合树脂涂布至汽车玻璃上,于70-80℃固化成膜,得到厚度为20-24μm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用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和磺酸化离子液体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再和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等复配得到汽车玻璃膜,其中磺酸化离子液体可以同时通过静电作用和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的分散性和汽车玻璃膜的透明性,并且磺酸化离子液体还可以提高红外吸收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汽车玻璃膜具有高透明度、高隔热性和防紫外线能力,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90-100份、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20-30份、紫外吸收剂1-3份、消泡剂1.2-1.8份、流平剂1.2-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纳米氧化锡锑的平均粒径为30-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纳米氧化锡锑、去离子水和3,4-乙烯二氧噻吩的质量比为1:2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1-苄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浓硫酸的重量比为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95wt%-98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磺酸化离子液体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3:5: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型号为bw-8700,固含量为34%-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吸收剂的型号为uv-32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的型号为byk-024,流平剂的型号为byk-381。

10.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紫外吸收剂、消泡剂、流平剂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中,得到混合树脂,再将混合树脂涂布至汽车玻璃上,于70-80℃固化成膜,得到厚度为20-24μm的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隔热汽车玻璃膜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90‑100份、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20‑30份、紫外吸收剂1‑3份、消泡剂1.2‑1.8份、流平剂1.2‑1.4份,本发明通过用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和磺酸化离子液体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锡锑分散液,再和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等复配得到汽车玻璃膜,其中磺酸化离子液体和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协同增效,可以有效提高聚(3,4‑乙烯二氧噻吩)包裹的纳米氧化锡锑的分散性和汽车玻璃膜的透明性,并且磺酸化离子液体还可以提高红外吸收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汽车玻璃膜具有高透明度、高隔热能力和防紫外线能力,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许旭奎,黄启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众联晟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