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手动活塞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926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负式手动活塞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的结构,属于植物保护机械技术领域。
现有的喷雾器由药液箱、喷射部件、摇杆、连杆、手把及包括活塞泵、蓄能器(气室)的增压蓄能装置构成,活塞泵与蓄能器分置,活塞泵设置在药液箱内,蓄能器及其它部件均设置在药液箱外侧。结构分散庞杂,存在内漏外渗现象,不仅影响喷射压力和雾状效果,还浪费农药、影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无泄漏、喷施效果好的背负式手动活塞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喷雾器的改进而实现的,背负式手动活塞喷雾器包括药液箱、喷射部件、摇杆、连杆、手把及由含活塞泵、蓄能器构成的增压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器设有支承板、导封环,活塞泵的管式活塞杆与蓄能器连接成同轴线整体,蓄能器顶部设有对称于轴线的两耳孔,管式活塞杆底端设置环状阀座的储液单向阀,支承板连接在药液箱底板下面,增压蓄能装置底部设置固定在对应支承板的药液箱的内底板上,增压蓄能装置上部的蓄能器穿出药液箱顶板,导封环设置在蓄能器在顶板上的穿孔内。所说的活塞泵设有双Y形导向自胀密封活塞。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合理,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喷射压力大,增压快而稳定,储液量大,线状射程远,雾化效果好,密封性好,无泄漏现象,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药液箱、2喷射部件、3摇杆、4连杆、5手把、6活塞泵、7蓄能器、8支承板、9导封环、10活塞。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蓄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7蓄能器、10活塞、11出液接头、12活塞杆、13活塞缸、14喉管、15储液单向阀球、16吸液单向阀球、17过滤网。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表结构示意图,图中1药液箱、2喷射部件、4连杆、5手把、7蓄能器。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Y形导向自胀密封活塞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封环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
增压蓄能装置下部的活塞泵连接固定在药液箱内底板及底板下面的支承板上。药液箱顶板的蓄能器的穿孔中嵌设导封环。蓄能器与管式活塞杆螺纹连接成一体,蓄能器顶部设对称于轴线的两耳孔,蓄能器与导封环相配合,起着导向和同轴度误差的补偿作用。支承板连接在药液箱下部且对应着内部安装的增压蓄能装置。活塞泵设置双Y形导向自胀密封活塞。在活塞缸与管式活塞杆底部分别设置单向阀,在活塞缸的吸液单向阀底部设置过滤网。
权利要求1.一种背负式手动活塞喷雾器,包括药液箱、喷射部件、摇杆、连杆、手把及由含活塞泵、蓄能器构成的增压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器设有支承板、导封环,活塞泵的管式活塞杆与蓄能器连接成同轴线整体,蓄能器顶部设有对称于轴线的两耳孔,管式活塞杆底端设置环状阀座的储液单向阀,支承板连接在药液箱底板下面,增压蓄能装置底部设置固定在对应支承板的药液箱的内底板上,增压蓄能装置上部的蓄能器穿出药液箱顶板,导封环设置在蓄能器在顶板上的穿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塞泵设有双Y形导向自胀密封活塞。
专利摘要背负式手动活塞喷雾器,属于植物保护机械。该喷雾器由药液箱、喷射部件、摇杆、连杆、手把及增压蓄能装置等构成,其要点在于活塞泵的管式活塞杆与蓄能器连接成同轴线整体,增压蓄能装置的底部设置固定在对应底部有支承板的药液箱的内底板上。蓄能器与药液箱之间设导封环,活塞泵设有双Y形导向密封活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密封性好,药液喷施效果好。
文档编号B05B11/00GK2369495SQ9922822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贞发, 李效波 申请人:王贞发, 李效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