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46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附挂于车子用以携载自行车的携车架,于携车架上设置一夹持自行车的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喜爱自行车旅游、运动的人士愈益增多,所以目前常会设计一种携车架,用以附挂于车体的背侧,利用携车架携挂自行车。携车架可有车轨式携车架或是拖车式携车架等等,其主要是携车架与车体后侧的保险杆或是底盘有一钩挂装置,而携车架的架体供自行车安置,为使自行车可以连结于携车架上,多是使用塑胶制的束带,该种束带是一端为带体,另一端是束头,带体形成连续的倒钩齿,利用带体穿过束头,直到夹束的外径,可以使自行车车架适处(比如是自行车立管或是座管或是立管等位置),与携车架的架杆靠围一起,即可通过带体的倒钩齿与束头内侧对应的齿啮合定位。虽然束带是市面上常见的一般零组件,但是对于自行车携置的安全性与稳固性言之,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稳定性不足。束带只是夹束于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外侧,而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多是圆形管,故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彼此的接触面小,容易随着携载自行车的汽车行驶路面而有颠簸起伏,以致自行车产生晃动的不稳定性,此乃束带仅围束于外侧,然而束带的塑性材质,其可挠性不足以使自自行车车架与架杆之间保持较佳的贴靠面,致自行车车架与架杆有明显间隙而产生晃动状况,令车主感觉不大安心。2.操作装卸不方便。束带束合的设计,如果要解除者,必须剪掉束带,一旦卸下自行车而要再装上携车架,就必须另外备用新的束带,虽然束带便宜,却也造成无谓的浪费,而且还需备用剪刀之类的器具,增加了携带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前述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主要是携车架设置的夹持结构,其束紧带在不需任何工具之下,以双面抵顶的夹持自行车车架作用,结合带体与扣具在外侧的束紧作用,使自行车车架受夹持作用稳固有效。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包含一基体,其设置一呈长形贯穿状的组装孔,用以组装于携车架,该基体包含有两侦U,一侧是抵靠部,另一侧是穿带侧,穿带侧设有一道带孔;一束紧带,其包含一扣具、一带体,该扣具包含一供带体穿系的本体以及一可定位带体的扣压柄,其中该本体沿长度方向,中间穿空一走道,以该走道分隔出该本体具内侧面与外侧面,内侧面朝向该基体一侧而设为用以夹抵自行车车架并呈弯弧形的夹持面,该本体在该夹持面近一端处的背侧枢设一可被扳动的扣压柄,该扣压柄一端是头部,该头部呈现以一轴偏心枢设型态,该头部外侧包含一与该轴中心距离较短的短边,一与该轴中心距离较长的长边,该夹持面背侧且面向相对该扣压柄突设一定座,该定座与该头部之间形成一相通于该夹持面与该本体的隘口,该本体对应该隘口处贯穿地设置一与其相通的通孔;以及该带体是穿置于该走道,一端定位于该本体,而沿该走道组穿,并且穿过该基体的该带孔,以由该通孔朝该隘口穿出,供该带体围绕于该基体外侧;借以该扣压柄摆动,以变换该长边、该短边两者任其一来面向该隘口,以变化该隘口的距离大小,该隘口空间大,容许该带体松开于自行车车架,该隘口空间小,该扣压柄的该长边压抵住该带体,以保持该夹持面与该抵靠部夹持自行车车架。其中,所述扣具的本体沿外侧,由一端至另一端是依序设置有一第一孔、一呈长形的第二孔、一孔径相对于第一孔及第二孔较小的通孔,第二孔邻侧是为一个支杆,该支杆相邻侧是扣压柄,而该带体一端绕设于支杆,该带体沿走道朝该第一孔穿出,穿入该基体的带孔,再由通孔朝隘口穿出,使该带体围绕于该基体外侧。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1.本实用新型无须任何工具,即可利用束紧带的本体、带体以及基体的夹持面来束围自行车车架的立管,再配合手部扳动扣具的扣压柄,即可压抵住带体达到止动定位功能,由于扣压柄是利用偏心型态来造成长边抵紧于定座,所以定位扎实,更完全不需工具,相当方便实用。2.本实用新型的扣具利用弯弧形的夹持面夹贴自行车立管外径,用以束紧的带体长度也都能因应拉长或缩短,所以立管管径是大是小,都能受到夹持面的夹贴,再配合抵靠部的顶抵,意即本实用新型是夹持面与抵靠部的「双向顶抵」,加上「带体与扣具的束紧」,故而夹持效果相当稳固安心。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与携车架架杆、自行车配置的实施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适用立管较小管径的实施例的组合上视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适用立管较大管径的实施例的组合上视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与携车架配置的实施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基体(11)组装孔(12)抵靠部(13)穿带侧(14)带孔(20)束紧带(30)扣具(31)本体(32)走道(33)夹持面[0029](34)第一孔(341)第二孔(342)通孔(35)支杆(40)扣压柄(41)头部(411)轴(42)短边(43)长边(44)定座(45)隘口(50)带体(60) (61)立管(70)携车架(71)架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如图1、2所示,其包含一基体(10)、一束紧带(20),而其中束紧带(20)包含一带体(50)与一扣具(30),利用基体
(10)穿系束紧带(20)的带体(50),使自行车车架在带体(50)与基体(10)围成的范围内受到有效的夹持定位。请再参看图1、2、所示,该基体(10)呈长形体状,沿长度方向设置一贯穿状的组装孔(11),如图4、7所示,该组装孔(11)供携车架(70)呈直立的架杆(71)组穿于其中,基体(10)包含有两侧,一侧 是抵靠部(12),另一侧是穿带侧(13),穿带侧(13)设有一道带孔
(14);该束紧带(20)是包含一扣具(30)、一带体(50),该扣具(30)是包含一供带体(50)穿系而呈长方框体的本体(31)以及一可定位带体(50)的扣压柄(40)。其中扣具(30)的本体(31)如图3、5所示,本体(31)沿长度方向,中间穿空一走道(32)的长形空间,以走道(32)居间而分隔出本体(31)具内侧面与外侧面,内侧面是朝向基体(10) —侧而设为具止滑作用、并且呈弯弧形的夹持面(33),本体(31)沿外侧,由一端至另一端是依序设置有一第一孔(34)、一呈长形的第二孔(341)及一孔径较小的通孔(342),第二孔(341)邻侧是为一支杆(35),支杆(35)相邻侧,也相对是在夹持面(33)的背侧枢设一可被扳动的扣压柄,扣压柄(40)—端是头部(41),用以一轴(411)偏心地枢设于夹持面(33)背侧,也就是外侧,头部(41)外侧形成一与轴(411)中心距离较短的短边(42),一与轴(411)中心距离较长的长边(43),在夹持面(33)背侧且面向相对头部(41)处,是突设一定座(44),借以定座(44)与头部(41)之间形成一隘口(45)的空间,隘口(45)是相通于通孔(342),但是通道空间小于通孔(342),因此扣压柄(40)以轴(411)来摆动时,便形成长边(43)或短边(42)来面对隘口(45),以变化隘口(45)的间距大小;以及该带体(50)是用以安置于走道(32)中,一端绕设于支杆(35),以利带体(50)沿走道(32)朝第一孔(34)穿出,又穿入基体(10)的带孔(14),再由通孔(342)朝隘口(45)穿出,使带体(50)可以围绕于基体(10)外侧,外观如图1、2所示。使用实施时,如图4、7所示,将基体(10)的组装孔(11)朝携车架(70)的架杆(71)插装进去,使基体(10)定位于携车架(70)上;而自行车要安置于携车架(70)时,将自行车置于携车架,自行车车架的立管位置即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束紧带(20)位置,请参看图2、
5、6所示,立管¢0)靠置于基体(10)的抵靠部(12),此时拉动带体(50),使带体(50)与本体(31)的夹持面(33)因应立管(60)外侧,以夹束于立管(60)外侧面,让夹持面(33)接触于立管(60)外侧面,利用抵靠部(12)与夹持面(33)的双向顶抵来夹持立管(60)外侧;其次,在带体(50)束紧之后,扳动扣压柄(40),使头部(41)以轴(411)为支点,令长边(43)移到面向定座(44)方向,使隘口(45)与定座(44)之间的距离空间因此缩小,而较带体(50)厚度小,让位于隘口(45)的带体(50)被长边(43)与定座(44)夹紧,以确保带体(50)此时束紧立管¢0)的状态具有良好的止动定位性,夹持效果有效实用。反之,如果要卸离束紧带(20)于自行车的立管(60)者,则反方向拨动扣压柄
(40),使头部(41)以轴(411)为支点而转动方向,形成短边(42)面向定座(44)方向,使隘口(45)与定座(44)之间的距离变大,该距离空间是大于带体(50)的厚度,因此让带体(50)有足够空间在通孔(342)与隘口(45)的通道移动,扩大带体(50)束围立管(60)的外径范围,或抽出带体(50)于扣具(30),即可让自行车自携车架卸下。而图6显示立管(601)管径较大规格的实施状态,仍然也是让夹持面(33)与抵靠部(12)来夹抵住立管¢01)外侧面,由于夹持面(33)呈弯弧形,因此立管(601)管径较大时,仍然可以有足够可靠的接触面积,同时带体(50)配合扣具(30)束紧,让立管(601)被夹持是有效稳固的。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权利要求1.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基体,其设置有一个呈长形贯穿状的用以组装于携车架的组装孔,该基体包含有两侧,一侧是抵靠部,另一侧是穿带侧,该穿带侧设有一个道带孔; 一个束紧带,其包含一个扣具、一个带体,该扣具包含一个供带体穿系的本体以及一个可定位带体的扣压柄,其中该本体沿长度方向,中间穿空形成一个走道,以该走道分隔出该本体具内侧面与外侧面,该内侧面朝向该基体一侧而设为用以夹抵自行车车架并呈弯弧形的夹持面,该本体在该夹持面近一端处的背侧枢设有可被扳动的扣压柄,该扣压柄一端是头部,该头部呈现以轴偏心枢设的型态,该头部外侧包含一个与该轴中心距离较短的短边及一个与该轴中心距离较长的长边,该夹持面背侧且面向相对该扣压柄突设一定座,该定座与该头部之间形成一个相通于该夹持面与该本体的隘口,该本体对应该隘口处贯穿地设置一个与其相通的通孔;以及 该带体是穿置于该走道,其一端定位于该本体,而沿该走道组穿,并且穿过该基体的该带孔,且由该通孔朝该隘口穿出,使该带体围绕于该基体外侧;借助该扣压柄摆动,能变换该长边、该短边两者的其中之一来面向该隘口,以变化该隘口空间的大小,该隘口空间大,容许该带体松开于自行车车架,该隘口空间小,该扣压柄的该长边压抵住该带体,以保持该夹持面与该抵靠部夹持自行车车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的本体沿外侧,由一端至另一端是依序设置有一个第一孔、一个呈长形的第二孔、一个孔径相对于第一孔及第二孔较小的通孔,第二孔邻侧是一个支杆,该支杆相邻侧是扣压柄,而该带体一端绕设于支杆,该带体是沿走道朝该第一孔穿出,穿入该基体的带孔,并由通孔朝隘口穿出,使该带体围绕于该基体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携车架定位自行车的扣具式夹束结构,其包含一基体、一束紧带。基体设有一组装孔以安装于携车架,一侧是抵靠部,另一侧设有一带孔;而束紧带包含一扣具、一带体,扣具包含一本体、一扣压柄,本体设有一走道,以走道分隔出本体的内侧、外侧,内侧设有夹持面,用以和抵靠部来夹抵自行车车架,夹持面近一端处的背侧,偏心地枢设扣压柄一端的头部,夹持面背侧设有一面向扣压柄的定座,使定座与头部之间形成一相通于本体的通孔的隘口,借以带体穿置于走道,一端定位于本体,沿走道组穿过带孔,由通孔朝隘口穿出,使带体围绕基体外侧确实束围,再摆动扣压柄而使头部将带体在隘口挤压于定位,使自行车车架受到有效的夹持定位功能。
文档编号B60R9/10GK202896446SQ2012205770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秋桂 申请人: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