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运车后抽拉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649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轿运车后抽拉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运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运车后抽拉平台。



背景技术:

现阶段,轿运车在装载轿车的时候,由于轿运车的长度不能随着轿车长度的变化达到一个很好的匹配,因此轿车的装载量也就达不到一个最优的量级,目前普遍采用在装载平台的尾端设置一个可移动的抽拉平台来弥补轿运车长度不能随着实际而变化的缺点,但现在很多轿运车的抽拉平台还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可自动化操作的轿运车后抽拉平台,节省了人力及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轿运车后抽拉平台,包括轿运车纵梁、抽拉平台、驱动机构、传动轮、夹板、传动装置,轿运车纵梁内设置滑槽,抽拉平台卡合在滑槽内,抽拉平台可以在滑槽内纵向位移,驱动机构设置在与轿运车纵梁相连的一个横梁上,驱动机构带有滚轴,传动轮设置在与轿运车纵梁相连并处于尾端的一个横梁上,驱动机构和传动轮之间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置在传动轮与驱动机构之间并绕过传动轮和驱动机构的滚轴,夹板安装在抽拉平台前端的横梁上,夹板固定夹住传动装置的一段并随着传动装置的转动而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液压马达和液压绞轮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轮为滑轮或齿轮。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钢丝绳或链条或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滑轮。

优选的,所述的轿运车纵梁的尾端设置挡板,所述的挡板为活动设置,可以抬起或放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操作驱动机构,抽拉平台可以随着传动装置的移动而进行来回的抽拉运动,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抽拉平台的伸出位置。

2、在滑槽内设置滑轮,可以减少抽拉平台在滑槽内移动的摩擦力,方便操作。

3、设置挡板,防止抽拉平台过度的抽放,滑出滑槽外。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伸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回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位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图;

图中:1-轿运车纵梁;2-抽拉平台;3-滚轴;4、夹板;5-传动轮;6-传动装置;7-滑槽;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轿运车后抽拉平台,包括轿运车纵梁1、抽拉平台2、驱动机构、传动轮5、夹板4、传动装置6,轿运车纵梁1内设置滑槽7,抽拉平台2卡合在滑槽7内,抽拉平台2可以在滑槽7内纵向位移,驱动机构设置在与轿运车纵梁1相连的一个横梁上,处在横梁的中间处,驱动机构带有滚轴3,传动轮5设置在与轿运车纵梁相连并处于尾端的一个横梁上,驱动机构与传动轮5之间设置传动装置6,传动装置6设置在传动轮5与驱动机构之间并绕过传动轮5和驱动机构的滚轴3,夹板4安装在抽拉平台2前端的横梁上,夹板4固定夹住传动装置6的一段并随着传动装置6的滑动而移动。操作驱动机构3,使滚轴可以正向和反向转动,带动缠绕其上的传动装置6在滚轴3与传动轮5之间正向和反向转动,进而联动抽拉平台2在滑槽7上来回抽拉运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构为液压马达和液压绞轮的组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轮5为滑轮或齿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装置6为钢丝绳或链条或传动带,当为钢丝绳时,钢丝绳设置两端缠绕在滚轴上,两端分别反向缠绕,并且处在滚轴上两个互不重叠的位置,防止绞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槽7内设置滑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轿运车纵梁1的尾端设置挡板8,所述的挡板8为活动设置,可以抬起或放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变形和改进,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