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6243发布日期:2022-06-02 02:2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


背景技术:

2.汽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车内人员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
3.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扶手箱又多出了储物的功能,例如存放饮料、水杯等小物件,使得驾驶员在有需要时随手即可拿到这些小物件。扶手箱主要包括具有储物腔的箱体,可翻转的罩扣在箱体上的箱盖,其中,箱体主要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连接有中框件,在中框件上设置有储物腔和水杯托。
4.目前,汽车扶手箱上的水杯托均为固定口径的内陷凹槽结构,结构比较简单,在使用时也只是简单的将水杯/饮料放置在水杯托内,无法对水杯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和固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水杯托内的杯子容易在颠簸的过程中发生窜动,甚至跌出水杯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本实用新型可对水杯进行稳定的夹持和固定,安全性强。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包括中框主体,在中框主体上设置有杂物腔、置杯腔和条形腔;在杂物腔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安装凹陷,在安装凹陷的底部开设有多组底部卡槽,多组底部卡槽按照周向分布;在中框主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铰接翻盖的翻盖铰接块,在杂物腔的外围开设有与翻盖铰接块相对设置的锁舌卡槽;在置杯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夹持杯体的顶紧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通过设置杂物腔、置杯腔和条形腔,可放置杂物、水杯等小物件,其中的条形腔可用于临时存放签字笔等物;通过设置多组底部卡槽,可保证中框主体与扶手箱的底座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操作人员在缺少维修工具的情况下,对扶手箱进行拆装和维护;通过设置翻盖铰接块和锁舌卡槽,可方便在中框主体上安装翻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在置杯腔内设置顶紧结构,可对放置在置杯腔内的水杯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水杯在颠簸中窜出,保护了水杯的同时也避免水杯砸伤车内人员,提高了扶手箱的安全性。
8.优选地:顶紧结构包括在置杯腔的内壁上设置的滑动套,在滑动套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在导向杆的端部设置有顶紧块;在顶紧块和滑动套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导向杆上的顶紧弹簧。
9.优选地:在中框主体的首端开设有多组首端插口、尾端开设有呈扁平状的尾端插口。
10.优选地:在中框主体的侧面开设有侧面卡槽。
11.优选地:在各个底部卡槽处均对应设置有卡块。
12.优选地:顶紧结构按照周向分布。
13.优选地:在中框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多组与尾端插口相连通的顶面插口。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1中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17.图中:1、中框主体;2、安装凹陷;3、底部卡槽;4、翻盖铰接块;5、杂物腔;6、锁舌卡槽;7、置杯腔;8、条形腔;9、尾端插口;10、顶面插口;11、顶紧结构;11-1、滑动套;11-2、导向杆;11-3、顶紧弹簧;11-4、顶紧块;12、首端插口;13、侧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19.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包括中框主体1,在中框主体1上设置有杂物腔5、置杯腔7和条形腔8。在杂物腔5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安装凹陷2,在安装凹陷2的底部开设有多组底部卡槽3,多组底部卡槽3按照周向分布,在安装凹陷2内设置有多组与各个底部卡槽3对应设置的卡块,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中框主体1与扶手箱中的底座可通过穿设在底部卡槽3内的扣件相连接,扣件可与底部卡槽3内对应设置的卡块相卡接。
20.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中框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用于铰接翻盖的翻盖铰接块4,在本实施例中,翻盖铰接块4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翻盖铰接块4上均开设有销轴孔,两组销轴孔共轴线设置。在安装过程中,中框主体1通过穿设在销轴孔内的铰接销轴与扶手箱中的翻盖相铰接。
21.在杂物腔5的外围开设有与翻盖铰接块4相对设置的锁舌卡槽6,在本实施例中,锁舌卡槽6与扶手箱的翻盖上的锁扣相配合,进而实现中框主体1和翻盖的锁定连接。
22.如图1所示,在安装过程中,为了对中框主体1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在中框主体1的首端开设有多组首端插口12,在底座上上设置有与首端插口12对应设置的定位卡块。
23.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适用性,在中框主体1的尾端开设有呈扁平状的尾端插口9,同时,在中框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多组与尾端插口9相连通的顶面插口10。在安装过程中,可在尾端插口9内插入多功能面板等辅助件,在面板上设置有与顶面插口10卡接配合的弹簧卡块,多功能面板可以为具有辅助书写功能的板件。
24.进一步的参见图2,在中框主体1的侧面开设有侧面卡槽13,在底座上设置有与侧面卡槽13对应设置的卡接柱,配合中框主体1的首端开设的首端插口12,可将中框主体1精准的安装至扶手箱的底座上。
25.为了对放置在置杯腔7内的水杯进行稳定的夹持,避免其在颠簸的状态下窜出置杯腔7,在置杯腔7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夹持杯体的顶紧结构11。在本实施例中,置杯腔7由多个截面呈圆形的腔室相互连通构成,多组顶紧结构11安装在置杯腔7的弧形内壁上并
按照周向等角度分布。
26.进一步的参加图3,在本实施例中,顶紧结构11包括在置杯腔7的内壁上设置的滑动套11-1,在滑动套11-1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1-2,导向杆11-2的轴线沿置杯腔7的径向延伸;在导向杆11-2的端部设置有顶紧块11-4,在本实施例中,顶紧块11-4采用橡胶材质,为了方便插入水杯,顶紧块11-4具有圆角;在顶紧块11-4和滑动套11-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导向杆11-2上的顶紧弹簧11-3,其中,顶紧弹簧11-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套11-1和顶紧块11-4相顶紧。
27.工作过程:
28.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中框主体1放置在扶手箱的底座上,使得底座上的各个定位柱/定位卡块与中框主体1上的首端插口12和侧面卡槽13相对应,进而实现定位作用;完成定位后,向下按压中框主体1使得底座上的各个扣件插设在对应的底部卡槽3内进而完成中框主体1的安装;在完成中框主体1的安装后,利用铰接销轴将扶手箱中的翻盖安装在完成中框主体1上即可完成扶手箱的安装;在使用过程中,将水杯插设在置杯腔7内后,在顶紧弹簧11-3的作用下,顶紧块11-4的端面与水杯的外壁顶紧接触,由于导向杆11-2的轴线沿置杯腔7的径向延伸,所以多组顶紧结构11可对水杯进行夹抱,实现夹持固定水杯的目的,避免水杯在颠簸的过程中窜出置杯腔7,提高了扶手箱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包括中框主体(1),在中框主体(1)上设置有杂物腔(5)、置杯腔(7)和条形腔(8);在杂物腔(5)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安装凹陷(2),在安装凹陷(2)的底部开设有多组底部卡槽(3),多组底部卡槽(3)按照周向分布;在中框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用于铰接翻盖的翻盖铰接块(4),在杂物腔(5)的外围开设有与翻盖铰接块(4)相对设置的锁舌卡槽(6);在置杯腔(7)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夹持杯体的顶紧结构(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顶紧结构(11)包括在置杯腔(7)的内壁上设置的滑动套(11-1),在滑动套(11-1)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1-2),在导向杆(11-2)的端部设置有顶紧块(11-4);在顶紧块(11-4)和滑动套(11-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导向杆(11-2)上的顶紧弹簧(1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在中框主体(1)的首端开设有多组首端插口(12)、尾端开设有呈扁平状的尾端插口(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在中框主体(1)的侧面开设有侧面卡槽(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在各个底部卡槽(3)处均对应设置有卡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顶紧结构(11)按照周向分布。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其特征是:在中框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多组与尾端插口(9)相连通的顶面插口(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排扶手箱中框。包括中框主体,在中框主体上设置有杂物腔、置杯腔和条形腔;在杂物腔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安装凹陷,在安装凹陷的底部开设有多组底部卡槽,多组底部卡槽按照周向分布;在中框主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铰接翻盖的翻盖铰接块,在杂物腔的外围开设有与翻盖铰接块相对设置的锁舌卡槽;在置杯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夹持杯体的顶紧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顶紧结构可对水杯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避免水杯在颠簸中窜出扶手箱,提高了扶手箱的安全性。提高了扶手箱的安全性。提高了扶手箱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爱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潜宇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