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自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4125发布日期:2022-10-05 00:0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自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自行车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用和商用轿车的普及率大大增加,这些车不但可以载人,也可以在车顶安装行李架装载行李、帐篷之类的出行物品,但用车顶行李架装载自行车非常不方便。
3.为方便汽车携带自行车,申请人在此之前提供了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2633185.3,包括连接梁、支撑梁、后轮固定组件和前轮固定组件,连接梁通过安装管与汽车尾部相连接,安装自行车时,需要将自行车抬起,使自行车前轮对准前轮固定组件,以及使后轮对准后轮固定组件,然后下放自行车,通过前轮固定组件固定自行车前轮,以及通过后轮固定组件固定后轮。虽然相较于车顶行李架方便不少,但将自行车抬起并同时进行前后轮对位也非常吃力,若对位不准确还可能磕到前轮固定组件中的弧形托板,造成弧形托板发生损坏等情况,安装不太方便,还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自行车的车载自行车支架。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自行车支架,包括连接梁和至少一个支撑梁,所述的支撑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梁上,所述的支撑梁上设置有前轮固定组件和后轮固定组件,所述的前轮固定组件包括弧形托板和抱紧机构,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外凸弧面与所述的支撑梁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的抱紧机构与所述的支撑梁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的抱紧机构用于与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内凹弧面配合将自行车前轮锁定,初始时,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后部与所述的支撑梁的上端面相接触,当自行车前轮从后向前推入到所述的弧形托板内并再向前移动时,所述的弧形托板向前翻转并使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前部与所述的支撑梁相接触。
6.所述的支撑梁的前部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用于将向前翻转的所述的弧形托板与所述的支撑梁锁定,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7.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的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梁下端面的前部,所述的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外凸弧面上设置有具有第二穿孔的凸耳,当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前部与所述的支撑梁相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穿孔与所述的第一穿孔连通,所述的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的第二穿孔和所述的第一穿孔后与所述的螺母螺纹连接。该结构中,第一螺栓穿过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以将向前翻转弧形托板与支撑梁锁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稳定性较好。
8.所述的支撑梁上端面的前部向下凹陷形成与所述的弧形托板的外凸弧面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的前端与所述的支撑梁的前端连通,当所述的弧形托板向前翻转时,所述的弧形托板的部分外凸弧面与所述的定位槽卡接配合,稳定性较好。
9.至少一个所述的支撑梁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后端与地面相接触。该结构中,通过设置支撑板,自行车能够通过支撑板直接从地面上推到支撑梁上,无需完全依靠人力将自行车抬起,且配合转动设置的弧形托板,能够快速的将自行车前轮固定,安装更加方便,也更加省力,同时,在不使用支撑板时,可将支撑板拆卸下来并绑到支撑梁上即可,占用空间小。
10.所述的支撑梁的后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的上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凹槽相配合的挂钩,所述的上连接板的两侧设置有倾斜的侧挡板,所述的下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的上连接板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的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栓,所述的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的第一螺孔后与所述的上连接板的下端相接触。该结构中,支撑板可展开使用或折叠收纳,较为方便。
11.所述的抱紧机构包括摆臂和卡钩,所述的摆臂的一端与所述的支撑梁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的卡钩的连接端能够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摆臂上,所述的卡钩通过锁止组件与所述的摆臂锁定配合,当所述的摆臂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滑动所述的卡钩以使所述的卡钩与所述的弧形托板配合抱紧自行车前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12.本车载自行车支架还包括用于与汽车尾部连接的安装管,所述的安装管上固定设置有折叠座,所述的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的折叠座连接,所述的连接梁能够相对于折叠座发生上下方向上的转动折叠。该结构中,通过设置折叠座,以使连接梁能够上下转动,便于进行折叠收纳、安装自行车或打开后备箱。
13.所述的折叠座上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的连接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在所述的折叠座外侧的套壳,所述的套壳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的折叠座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梁呈矩形设置,所述的连接梁内设置有能够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梁的下端设置有条形孔和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的滑块的下端伸出所述的条形孔并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的第三穿孔并连接有卡块,所述的卡块插入到任意一个所述的卡槽内,所述的卡块与所述的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从所述的连接梁的另一端伸出并连接有拉手。该结构中,通过拉手带动第一连接杆、滑块、第二连接杆、卡块前后滑动,以使卡块插入到任意一个卡槽内或脱离卡槽,操作简单、方便。
14.所述的安装管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的安装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安装管内设置有顶块和推块,所述的顶块上设置有第五穿孔和从左向右并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导面,所述的推块上设置有第二螺孔和从右向左并向下倾斜的第二斜导面,第三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的第四穿孔、所述的第五穿孔后与所述的第二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一斜导面和所述的第二斜导面相接触,当转动所述的第三螺栓使所述的推块向左移动时,所述的顶块向上移动并从所述的开口处伸出。在与汽车尾部连接时,安装管先插入到汽车尾部的连接管内,第三螺栓穿过连接管的侧面、第四穿孔、第五穿孔后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拧紧第三螺栓时,第三螺栓和推块配合夹紧两者之间的连接管侧壁、安装管侧壁和顶块,同时,推块将顶块向上顶出,推块的上端抵接在连接管的内壁上,实现双重锁定目的,大大提高了安装管与汽车尾部的连接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初始时,弧形托板的后部与支撑梁的上端面相接触,安装自行车时,先将自行车前轮抬起并下放到支撑梁上,然后向前推动自行车,自
行车前轮在从后向前推入到弧形托板内并再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弧形托板向前翻转并使弧形托板的前部与支撑梁相接触,实现初步定位,接着转动抱紧机构并使抱紧机构与弧形托板配合将自行车前轮锁定,最后通过后轮固定组件将后轮固定即可,相较于常规的自行车支架,自行车前轮的安装无需对准轮托后再进行下方,安装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中前轮固定组件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发明中前轮固定组件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发明中后轮固定组件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前轮固定组件处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发明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抱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连接梁、安装管和折叠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连接梁、安装管和折叠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折叠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中连接梁、安装管和折叠座折叠收纳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中连接梁、安装管和折叠座倾斜向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中安装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中安装管处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连接梁;11、套壳;111、连接轴;12、滑块;13、第一连接杆;14、条形孔;15、限位板;151、第三穿孔;16、第二连接杆;17、卡块;18、拉手;19、压缩弹簧;2、支撑梁;21、转动座;22、定位槽;23、凹槽;3、前轮固定组件;31、弧形托板;311、外凸弧面;312、内凹弧面;313、转轴;314、凸耳;3141、第二穿孔;32、抱紧机构;321、摆臂;322、卡钩;323、套筒;324、条形齿槽;325、转动开关;4、后轮固定组件;41、后轮拖;42、轮槽;43、绑带;5、锁定机构;51安装座;511、第一穿孔;52、第一螺栓;53、螺母;6、支撑板;61、上连接板;611、挂钩;612、侧挡板;62、下连接板;621、第一螺孔;622、第二螺栓;7、安装管;71、第四穿孔;72、开口;73、顶块;731、第五穿孔;732、第一斜导面;74、推块;741、第二螺孔;742、第二斜导面;8、折叠座;81、卡槽;9、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车载自行车支架,包括连接梁1和至少一个支撑梁2,支撑梁2固定设置在连接梁1上,支撑梁2与连接梁1呈十字交叉设置,支撑梁2上设置有前轮固定组件3和后轮固定组件4,前轮固定组件3包括弧形托板31和抱紧机构32,弧形托板31的外凸弧面311与支撑梁2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抱紧机构32与支撑梁2的侧面转动连接,抱紧机构32用于与弧形托板31的内凹弧面312配合将自行车前轮锁定,初始时,弧形托板31的
后部与支撑梁2的上端面相接触,当自行车前轮从后向前推入到弧形托板31内并再向前移动时,弧形托板31向前翻转并使弧形托板31的前部与支撑梁2相接触。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梁2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座21,所述的弧形托板31的外凸弧面311上设置有转轴313,所述的转轴313与所述的转动座21转动配合。
21.本实施例中,支撑梁2上端面的前部向下凹陷形成与弧形托板31的外凸弧面311相配合的定位槽22,定位槽22的前端与支撑梁2的前端连通,当弧形托板31向前翻转时,弧形托板31的部分外凸弧面311与定位槽22卡接配合。
22.本实施例中,后轮固定组件4包括括设置在支撑梁2上的后轮拖41,后轮拖41上侧内凹形成有轮槽42,轮槽42上方跨设有绑带43,自行车的后轮嵌入轮槽42后通过绑带43固定,不易左右晃动,且安装更方便。
23.本实施例中,支撑梁2的前部设置有锁定机构5,锁定机构5用于将向前翻转的弧形托板31与支撑梁2锁定。
24.实施例二: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锁定机构5包括安装座51、第一螺栓52和螺母53,安装座51固定设置在支撑梁2下端面的前部,安装座5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511,弧形托板31的外凸弧面311上设置有具有第二穿孔3141的凸耳314,当弧形托板31的前部与支撑梁2相接触时,第二穿孔3141与第一穿孔511连通,第一螺栓52穿过第二穿孔3141和第一穿孔511后与螺母53螺纹连接。
25.实施例三:如图6和图7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至少一个支撑梁2的后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支撑板6,支撑板6的后端与地面相接触。若支撑板6为一个,每次安装自行车时需要将支撑板6安装到所需的支撑梁2的后端即可。
26.本实施例中,支撑梁2的后端设置有凹槽23(参见图4),支撑板6包括上连接板61和下连接板62,上连接板61的上端设置有与凹槽23相配合的挂钩611,上连接板61的两侧设置有倾斜的侧挡板612,下连接板62的上端与上连接板61的背面转动连接,下连接板62上设置有第一螺孔621和第二螺栓622,第二螺栓622穿过第一螺孔621后与上连接板61的下端相接触。
27.实施例四:如图6和图8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抱紧机构32包括摆臂321和卡钩322,摆臂321的一端与支撑梁2的侧面转动连接,卡钩322的连接端能够滑动的设置在摆臂321上,卡钩322通过锁止组件与摆臂321锁定配合,当摆臂321转动至预设角度后,滑动卡钩322以使卡钩322与弧形托板31配合抱紧自行车前轮。
28.本实施例中,卡钩322的连接端设置有套在摆臂321上的套筒323,摆臂321的外侧设置有条形齿槽324,套筒323上设置有转动开关325,转动开关325的端部设置有与条形齿槽324啮合的卡接部(图中未显示),平常状态下,转动开关325的卡接部与条形齿槽324啮合,从而限制套筒323活动,按下转动开关325相对于卡接部的另一端,卡接部向外转动并脱出条形齿槽324,套筒323可沿摆臂321滑动以调整卡钩322的位置,以便于与不同尺寸规格的自行车前轮相配合,进一步的,转动开关325与套筒323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图中未显示),使得转动开关325在无外力作用时,卡接部始终与条形齿槽324啮合。
29.实施例五:如图6、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汽车尾部连接的安装管7,安装管7上固定设置有折叠座8,连接梁1的一端与折叠座8连接,连接梁1能够相对于折叠座8发生上下方向上的转动折叠。
30.本实施例中,折叠座8上设置有两个卡槽81,一个卡槽81横向设置,另一个卡槽81竖向设置,连接梁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在折叠座8外侧的套壳11,套壳11通过连接轴111与折叠座8转动连接,连接梁1呈矩形设置,连接梁1内设置有能够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12和第一连接杆13,连接梁1的下端设置有条形孔14和限位板15,限位板15上设置有第三穿孔151,滑块12的下端伸出条形孔14并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6穿过第三穿孔151并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插入到任意一个卡槽81内,卡块17与限位板1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9,压缩弹簧19起复位作用,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与滑块1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从连接梁1的另一端伸出并连接有拉手18。当拉动拉手18时,滑块12滑动并使卡块17脱离卡槽81,此时连接梁1能够相对于折叠座8发生上下转动,当滑块12插入到竖向设置的卡槽81时,连接梁1和支撑梁2贴近汽车尾部,为折叠收纳状态(参见图13),当滑块12插入到横向设置的卡槽81时,连接梁1和支撑梁2呈水平摆放,用于安装自行车,当滑块12脱离卡槽81并继续向下转动时,限位板15将抵接到折叠座8的侧面上,此时连接梁1和支撑梁2倾斜向下设置(参见图14),便于人们打开汽车的后备箱。
31.实施例六:如图15和图16所示,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五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安装管7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第四穿孔71,安装管7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开口72,安装管7内设置有顶块73和推块74,顶块73上设置有第五穿孔731和从左向右并向上倾斜的第一斜导面732,推块74上设置有第二螺孔741和从右向左并向下倾斜的第二斜导面742,第三螺栓9依次穿过第四穿孔71、第五穿孔731后与第二螺孔741螺纹连接,第一斜导面732和第二斜导面742相接触,当转动第三螺栓9使推块74向左移动时,顶块73向上移动并从开口72处伸出。
32.本实施例中,安装管7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第六穿孔(图中未显示),第六穿孔与第四穿孔71位于同一轴线上,第三螺栓9的尾部从第六穿孔伸出以便于与锁具连接。
33.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梁2、前轮固定组件3、后轮固定组件4等是根据摆放的自行车方向定义前后左右方向,而安装梁1、安装管7和折叠座8等是根据汽车的方向定义前后左右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