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4444发布日期:2022-10-05 00:1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一些汽车采用一体式车载多联显示屏,其可以通过多块显示屏分别实现显示和操控,以提升用户驾驶或乘坐体验。然而,当前的一体式车载多联显示屏中,相邻两个屏幕之间设置黑色油墨,使得相邻两个屏幕通过黑色油墨间隔,除此以外,无其他任何装饰,导致外观上间隔黑区较大,视觉感受较差,降低内饰品味,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能够解决当前一体式车载多联显示屏采用黑色油墨间隔相邻的屏幕,导致视觉感受差、降低内饰品味、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该车载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屏本体、安装组件以及氛围灯模组;
6.多个所述显示屏本体均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屏本体间隔设置,且所述安装组件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的区域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氛围灯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7.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凹槽,所述氛围灯模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凹槽。
8.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后盖和中框;
9.所述后盖用于安装至中控台,所述中框安装于所述后盖;
10.所述中框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后盖共同围设成所述凹槽。
11.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后盖和中框;
12.所述后盖用于安装至中控台,所述中框安装于所述后盖;
13.所述中框设有所述凹槽。
14.可选地,所述氛围灯模组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15.可选地,所述安装组件还设有多个第二安装部;
16.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
17.多个所述显示屏本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
18.可选地,沿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的排布方向,所述多个第二安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安装部。
19.可选地,多个所述显示屏本体包括主屏以及分别设置于主屏两侧的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
20.所述第一副屏位于主驾区域,所述第二副屏位于副驾区域,且所述第一副屏为仪表屏幕。
21.可选地,所述氛围灯模组包括fpca、导光板、遮光胶和反光板;
22.所述fpca设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与所述导光板对应设置,以使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沿所述导光板传导;
23.所述导光板叠置于所述反光板的一侧,所述遮光胶环绕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反光板的边缘。
2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车载显示装置。
25.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安装有多个显示屏本体,且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间隔设置,并在安装组件的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之间的区域设置第一安装部,通过第一安装部可以装配氛围灯模组。如此,相比于当前一些一体式车载多联显示屏,本技术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之间配置了氛围灯模组,从而可以烘托车内气氛、营造车内情调、提升车载显示装置的精致感,与此同时,无需为安装氛围灯模组单独预留额外空间,使得氛围灯模组安装紧凑,有效利用了车载显示装置的不同显示屏本体之间的有限空间,提高了内饰空间的利用率,节省了内饰布置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显示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去除显示屏本体的车载显示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去除显示屏本体的车载显示装置的拆解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安装组件;110-第一安装部;120-第二安装部;130-中框;140-后盖;
33.200-显示屏本体;
34.300-氛围灯模组;310-fpca;320-导光板;330-遮光胶;340-反光板;350
‑ꢀ
扩展片;
35.400-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39.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所公开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屏本体200、安装组件100以及氛围灯模组300。
40.其中,安装组件100为车载显示装置的基础安装构件,其用于安装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等,通过安装组件100可以实现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的安装。
41.显示屏本体200用于供用户操作、观看等,以便于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以及视觉享受;氛围灯模组300用于营造车内氛围、情调,以提升车内精致感。
42.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显示屏本体200均安装于安装组件100,且相邻的两个显示屏本体200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显示屏本体200分散布置,既可以满足驾驶者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副驾等人员的需求。
43.为了实现对氛围灯模组300的安装,在安装组件100的位于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200之间的区域设置第一安装部110,并将氛围灯模组300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10处。如此,可以在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200之间布置氛围灯模组300,从而可以通过氛围灯模组300烘托车内气氛、提升车内精致感。
44.基于上述设置,相比于当前一些一体式车载多联显示屏,本技术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200之间配置了氛围灯模组300,从而可以烘托车内气氛、营造车内情调、提升车载显示装置的精致感,与此同时,无需为安装氛围灯模组300单独预留额外空间,使得氛围灯模组300安装紧凑,有效利用了车载显示装置的不同显示屏本体200之间的有限空间,提高了内饰空间的利用率,节省了内饰布置成本。
45.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按照预设的造型图案将黑色油墨在印刷的网板上进行镂空,后面刷黑色油墨,再刷一层半透明油墨处理,从而可以实现按照预设造型图案呈现氛围灯效果。
46.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0为凹槽,氛围灯模组300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中。具体为,在安装组件100的朝向用户的一侧面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对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显示屏本体200之间,如此,在安装氛围灯模组300时,只需将氛围灯模组300的底端嵌入到凹槽中,并将氛围灯的发光端露出,从而可以朝向用户的方向发出氛围灯光,以照射车内环境,营造车内氛围。
47.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氛围灯模组300全部嵌入到凹槽中,并使氛围灯模组300的发光端的端面与凹槽的槽口所在的端面平齐,此时,氛围灯模组 300不外露,从而可以保证安装组件100表面的平整度,有利于擦拭,且提升高级感。
48.考虑到车载显示装置的维护、更换零部件等因素,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装组件100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在需要维护、更换零部件时,可以拆解安装组件 100,以提高维护、更换效率,降低困难。
49.参考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00包括后盖140和中框130,其中,后盖140用于安装至中控台,中框130安装于后盖140。可选地,中框 130与后盖140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固定,还可以采用卡扣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不限制中框130与后盖140之间的具体固定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者的固定,且在需要维护、更换零部件时可以拆解即可。
50.为了装配氛围灯模组300,一些实施例中,在中框130上设置多个通孔,且通孔与后盖140共同围设成凹槽。具体为,通孔作为凹槽的槽口,后盖140 的与通孔相对的区域作为
凹槽的底端面,如此,在装配氛围灯模组300时,将氛围灯模组300嵌入通孔,并使氛围灯模组300的底面与后盖140的表面贴合,从而通过通孔的孔壁可以在垂直于氛围灯模组300光轴的多个方向上实现对氛围灯模组300的限制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后盖140可以在平行于氛围灯模组300光轴的方向上实现对氛围灯模组300的限制作用。因此可以保证氛围灯模组300装配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5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00包括后盖140和中框130,后盖140用于安装至中控台,中框130安装于后盖140,且中框130设有凹槽。与上述方式相比,本方式中的凹槽单独设置在中框130上,也即,在中框130的表面凹陷形成凹槽。如此,在装配氛围灯模组300时,氛围灯模组300被装配在中框 130上,从而通过中框130实现对氛围灯模组300的固定安装。
52.可选地,可以在制造中框130的过程中一并形成凹槽,如,采用一体注塑的方式制造带有凹槽的中框130,当然,还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带有凹槽的中框130。
53.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后盖140起到连接车载显示装置与中控台的作用,为保证车载显示装置的稳定性、牢固性,可以将后盖140的材料选为金属材料,也即,后盖140为金属后盖,如此,可以提高后盖140的整体强度,保证后盖 140的支撑能力,进而可以保证车载显示装置的安装稳定性和牢固性。
54.为了便于安装显示屏本体200即氛围灯模组300等构件,同时对显示屏本体200及氛围灯模组300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可以将中框130的材料选为塑胶材料,也即,中框130为塑胶中框,基于此,在行车过程中,即使颠簸,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受到塑胶中框的缓冲作用,从而可以使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的所受到的振动较小,保证了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不易损坏。
55.除上述配置之外,后盖140和中框130还可以分别选用其他材料,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受限制。
56.为了提高氛围灯模组300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氛围灯模组300通过双面胶400粘接固定与第一安装部110。如此,在双面胶400 的粘接作用下,氛围灯模组300不易脱离第一安装部110,从而保证了氛围灯模组300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5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卡接方式固定氛围灯模组300,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氛围灯模组300的具体固定方式。
58.参考图2,为了安装多个显示屏本体200,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00 还设有多个第二安装部120,每个第二安装部120处可以装配一个显示屏本体 200,也即,多个显示屏本体20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第二安装部120,从而可以实现对多个显示屏本体200的分别安装。
59.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安装部120之间设有一个第一安装部110,基于此,在安装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时,可以使每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200之间配置一个氛围灯模组300,从而可以使相邻两个显示屏本体200 之间的区域不再空旷,且无需设置黑色油墨,而是采用氛围灯模组300替代,从而无需为安装氛围灯模组300单独预留额外空间,使氛围灯模组300与显示屏本体200之间的安装更加紧凑,提高安装空间的利用率,降低布置成本。
60.可选地,第二安装部120也可以为凹槽,以将显示屏本体200至少部分设置在凹槽中,并实现固定,以保证显示屏本体200的安装稳定性。
61.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沿多个第二安装部120的排布方向,在多个第二安装部12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安装部110,也即,在位于一端边缘处的第二安装部120的外侧设置第一安装部110,在位于另一端边缘处的第二安装部120 的外侧设置第一安装部110。如此,使第一安装部110的数量比第二安装部120 的数量多一个,此时,在安装显示屏本体200和氛围灯模组300时,形成了氛围灯模组300、显示屏本体200、氛围灯模组300、显示屏本体200、氛围灯模组300、显示屏模组200及氛围灯模组300的布局,从而可以提升车内氛围,提升车内饰的精致感,具体可参见图1。
62.参考图1,多个显示屏本体200包括主屏、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其中,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分别设置在主屏的左右两侧。具体为,第一副屏位于主驾区域,用于主驾驶员观看,如此,第一副屏可以作为仪表屏幕使用;第二副屏位于副驾区域,用于副驾驶员观看或操作;主屏位于主驾副驾之间的区域,既可以观看又可以操作。
63.基于上述设置,通过主屏、第一副屏和第二副屏可以为主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提供观看或操作的功能,从而便于观看、操作,且提升了车载显示装置的高级感。
64.参考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氛围灯模组300包括fpca310、导光板320、遮光胶330和反光板340。其中,fpca310的一侧设有发光体,如,led灯珠等,发光体朝向导光板320设置,或者,发光体朝向遮光胶330设置,并通过遮光胶330内侧的反光面反射光线,使得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可以入射到导光板 320中,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可以在导光板320内传导,从而使导光板320发光。导光板320叠置于反光板340的一侧,通过反光板340可以使光线朝向预设方向反射,从而改变光线传播方向。遮光胶330环绕设置于导光板320和反光板340的边缘,如此,遮光胶330对导光板320和反光板340周围进行遮挡,以防止光芒外露。
65.基于上述设置,可以保证氛围灯模组300产生的氛围光朝向预设方向照射,与此同时,可以防止光芒外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氛围灯的亮度。
66.除此以外,氛围灯模组300还可以包括扩展片350,可选地,扩展片350 可以叠置于导光板320的背离反光板340的一侧。
67.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氛围灯模组300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还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此处不作详细阐述。
68.基于上述车载显示装置,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所公开的车辆包括上述车载显示装置。
6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载显示装置及包括车载显示装置的车辆,相比于当前的一体式车载多联显示屏及其车辆,有效利用了车内有限的空间,且能够烘托车内气氛,营造车内情调,提升内饰精致感,节省了车内空间布置成本。
7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