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件及其制作装置、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2140发布日期:2024-11-12 14:2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嵌件及其制作装置、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嵌件及其制作装置、车辆。


背景技术:

1、由于人们对通行的需求,汽车已普遍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嵌件在车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汽车制造领域,很多配件都是这种带有螺纹的嵌件注塑件。

2、目前,在嵌件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安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性。这要求操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顺利完成安装,从而使得安装过程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另外,在嵌件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安装时,车身的美观和使用寿命均有待于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嵌件及其制作装置、车辆,以实现不仅能提升嵌件与车身覆盖件外型面的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还可以提升车身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嵌件,包括螺纹件与包覆层,螺纹件的材质配置为金属材质;螺纹件具有外周面与内螺纹面。包覆层的材质配置为非金属材质;包覆层具有内腔与第一适配面;内腔具有一第一开口,且内腔的内周面包覆于螺纹件的外周面;第一适配面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适配。螺纹件不伸出第一开口。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覆层的材质与车身覆盖件的材质相容。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覆层还具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与模具上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覆层的材质配置为塑料,包覆层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覆层还具有第一识别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识别部包括缺口,缺口开设于包覆层的边缘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缺口包括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所有嵌件均设有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不同嵌件的第一缺口的中心与第二缺口的中心的间距不同。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缺口的形状为方形体。

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嵌件的制作装置,制作装置用于制作嵌件。制作装置包括模具上盖、模具本体与安装柱,模具上盖与模具本体共同限定出一腔体,腔体具有第二开口,模具上盖与模具本体可拆卸连接,模具上盖能够覆盖第二开口。安装柱固定设置于腔体的一侧面,螺纹件与安装柱可拆卸连接,内螺纹面能够与安装柱的外表面配合连接。模具上盖具有第二适配面,第二适配面设置于模具上盖朝向模具本体的腔体的一侧面,第二适配面用于与车身覆盖件相适配。嵌件包括包括螺纹件与包覆层,螺纹件的材质配置为金属材质;螺纹件具有外周面与内螺纹面。包覆层的材质配置为非金属材质;包覆层具有内腔与第一适配面;内腔具有一第一开口,且内腔的内周面包覆于螺纹件的外周面;第一适配面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适配。螺纹件不伸出第一开口。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上盖具有凸出部,第二适配面包括凸出部的凸出外表面;在模具上盖与模具本体连接在一起时,凸出部能够至少部分处于腔体内。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模具上盖与模具本体两者中的一者有第二定位部,两者中的另一者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二定位部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1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覆盖件以及嵌件。车身覆盖件包括固定柱与车身主体,固定柱的外表面与螺纹件的内螺纹面相配合,嵌件与车身主体借助固定柱固定连接;和/或,多个嵌件的多个包覆层上均具有第二识别部,任意两个嵌件上的第二识别部不同。嵌件包括包括螺纹件与包覆层,螺纹件的材质配置为金属材质;螺纹件具有外周面与内螺纹面。包覆层的材质配置为非金属材质;包覆层具有内腔与第一适配面;内腔具有一第一开口,且内腔的内周面包覆于螺纹件的外周面;第一适配面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适配。螺纹件不伸出第一开口。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同嵌件上的识别部的形状或者大小不同;和/或

15、识别部包括至少两个子识别部,多个嵌件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子识别部,任意两个嵌件的至少两个子识别部的相对位置不同;和/或

16、任意两个嵌件的识别部的数量不同。

17、上述嵌件及其制作装置、车辆中,嵌件至少包括螺纹件与包覆层。螺纹件配置为金属材质,包覆层配置为非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具较高的稳定性与耐磨性,能够将车身零部件与车身覆盖件稳定的连接,且在连接和拆装过程中,螺纹件不易被磨损。将包覆层配置为非金属材质,非金属材质具有很好的减震与缓冲效果,且重量轻,可以在嵌件与车身覆盖件之间起到减震作用。螺纹件具有外周面与内螺纹面,包覆层具有内腔与第一适配面。内腔具有一第一开口,且内腔的内周面包覆螺纹件的外周面。第一适配面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适配。且螺纹件不伸出第一开口。如此,螺纹件与包覆层构成一个整体,以使得金属螺纹件和非金属包覆层集成为一个整体嵌件安装至车身覆盖件上,由于第一适配面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适配,使得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平行,以使得嵌件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间隙较均匀,进而减小因车身覆盖件安装处的料厚不均导致的缩痕的风险,延长了车身覆盖件与螺纹件的寿命。且金属螺纹件不伸出开口,便于零部件安装至车身覆盖件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嵌件,用于车身覆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材质与所述车身覆盖件的材质相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还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与模具上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的材质配置为塑料,所述包覆层通过注塑工艺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还具有第一识别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部包括缺口,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包覆层的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所有所述嵌件均设有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不同所述嵌件的所述第一缺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缺口的中心的间距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形状为方形体。

9.一种嵌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嵌件,所述制作装置包括模具上盖、模具本体与安装柱,所述模具上盖与所述模具本体共同限定出一腔体,所述腔体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模具上盖与所述模具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模具上盖能够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嵌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盖具有凸出部,所述第二适配面包括所述凸出部的凸出外表面;在所述模具上盖与所述模具本体连接在一起时,所述凸出部能够至少部分处于所述腔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嵌件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盖与所述模具本体两者中的一者有第二定位部,另一者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覆盖件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嵌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嵌件组,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嵌件上的所述识别部的形状或者大小不同;和/或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件及其制作装置、车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螺纹件配置为金属材质,包覆层配置为非金属材质。螺纹件具有外周面与内螺纹面,包覆层具有内腔与第一适配面。其中,内腔具有一开口,且内腔的内周面包覆于金属螺纹件的外周面,以使得金属螺纹件和非金属包覆层集成为一个整体嵌件安装至车身覆盖件上,由于第一适配面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适配,使得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平行,以使得嵌件与车身覆盖件的外型面间隙较均匀,进而减小因车身覆盖件安装处的料厚不均导致的缩痕的风险,延长了车身覆盖件与螺纹件的寿命。且金属螺纹件不伸出开口,便于零部件安装至车身覆盖件上。

技术研发人员:隰大帅,李忠顺,张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