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6083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包括头枕上下调节机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和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包括前盖、基座、棘爪、欧米伽环和复位弹簧,前盖与基座的顶部通过翻转转轴活动连接,复位弹簧连接在述前盖与基座之间,前盖上设有插入基座的卡齿结构,棘爪与基座卡扣连接并与卡齿结构啮合配合,欧米伽环连接在棘爪与基座之间;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包括耳片集成结构,耳片集成结构的侧翼耳片通过具有差异化扭矩的连接转轴连接在耳片主体的两侧,耳片主体与前盖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头枕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稳定且有锁止功能,侧翼耳片前后翻转调节稳定且能够提供差异化扭矩。
【专利说明】
_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中,六向头枕有使用PIP(pour-1n-plaCe,现浇)工艺的头枕,因工艺原因仅能通过应用转轴及夹子来实现头枕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和侧翼耳片前后翻转调节的功能。此类产品缺点明显,主要表现为翻转功能不稳定。具体指: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和侧翼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操作力范围不稳定,波动性大,且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无锁止功能,会给使用者带来操作力过大或过小的不良体验,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回位的风险;而且转轴夹子的形式过于初级,无法实现侧翼耳片前后翻转动作的不同操作力,即无法提供差异化扭矩。希望提供差异化扭矩的原因在于:乘客向前翻转侧翼耳片时,希望有较小的力量即可转动,而在使用过程中,又不希望头部轻轻靠在侧翼耳片上即导致其回位,所以需要这种差异化扭矩来提供更好的操作便利性和枕靠稳定性。
[0003]此外,现有六向头枕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外观的精致工艺还达不到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旦使用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和侧翼耳片前后翻转调节的功能,即会发生不可控的非规律性面套褶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枕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不稳定且无锁止功能、以及侧翼耳片前后翻转调节不稳定且无法提供差异化扭矩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包括头枕上下调节机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和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
[0007]所述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包括一前盖、一基座、一棘爪、一欧米伽环和一对复位弹簧,所述前盖与所述基座的顶部通过一翻转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述前盖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前盖上设有插入所述基座的卡齿结构,所述棘爪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卡齿结构啮合配合,所述欧米伽环连接在所述棘爪与所述基座之间;
[0008]所述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包括一耳片集成结构,所述耳片集成结构包括一耳片主体及一对侧翼耳片,所述一对侧翼耳片通过一对具有差异化扭矩的连接转轴连接在所述耳片主体的两侧,所述耳片主体与所述前盖卡扣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头枕上下调节机构包括所述基座以及一对插杆、一对插杆导套、一弹簧片、一锁止钢丝、一拉伸弹簧和一推板;所述一对插杆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基座两侧设有通孔,所述一对插杆通过所述插杆导套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弹簧片、锁止钢丝和推板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面上;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锁止钢丝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锁止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插杆的定位槽内;所述推板抵靠在所述钢丝上,所述推板的一侧设有一按钮;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0010]优选地,所述推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推板主体及一回字形传力结构,所述回字形板结构邻近所述按钮的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卡齿结构包括一^^齿前板、一^^齿后板以及位于所述卡齿前板与卡齿后板之间的若干锁止卡齿,其中,所述卡齿前板和卡齿后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锁止卡齿的高度。
[0012]优选地,所述棘爪包括一连杆、一对分别设置在连杆前侧两端倾斜向下延伸的爪齿、以及一设置在连杆前侧中间位置倾斜向下延伸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爪齿与所述卡齿结构啮合配合,所述欧米伽环连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基座之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还包括一对耳片盖板和一挡板,所述一对耳片盖板安装在所述一对侧翼耳片的背面,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耳片主体背面的下端部分。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头枕还包括一后盖,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后盖内。
[0015]优选地,所述后盖上安装有遮蔽环。
[0016]优选地,所述耳片主体与所述前盖卡扣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各部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稳定的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和锁止功能,具体来说,当前盖受到向前的力沿翻转转轴翻转时,卡齿结构将带动棘爪转动,同时棘爪受欧米伽环的压力向后回位,使得棘爪退出之前啮合的卡齿槽,当前盖上的力取消时,棘爪落入下一个卡齿槽内并锁止,完成一个档位的调节过程,以此类推,可以完成多个档位的稳定调节;当前盖受到向前的力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卡齿结构将带动棘爪转动使爪齿退出啮合的卡齿槽,同时前盖受复位弹簧的力回位,回到初始状态;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中,侧翼耳片通过一可以提供差异化扭矩的连接转轴连接在耳片主体的两侧,因而乘客向前翻转侧翼耳片时,只需较小的力量即可转动,而在使用过程中,头部轻靠在侧翼耳片上又不会导致其回位,所以能够提供更好的操作便利性和枕靠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9]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在高度向上调节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在侧翼耳片向前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1]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在前盖总成向前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1D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在高度向上调节、侧翼耳片向前翻转、前盖总成向前翻转同时发生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爆炸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总成的爆炸图;
[0025]图3A为图3中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背面的装配图;
[0026]图3B为图3中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在侧翼耳片打开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0028]图4A为图4中的基座、棘爪和欧米伽环的分解结构不意图;
[0029]图4B为图4中的基座、棘爪和欧米伽环的装配图;
[0030]图4C为图4中的前盖、翻转转轴与基座的装配示意图;
[0031 ]图4D为图4中的前盖、复位弹簧与基座的装配示意图;
[0032]图4E-4I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的调节过程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环与后盖的装配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前盖与后盖的装配示意图;
[003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上下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0036]图7A-7E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上下调节机构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0037]图7F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上下调节机构开始解锁时的示意图;
[0038]图7G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上下调节机构解锁完成时的示意图;
[0039]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8B为现有技术中的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42]本实用新型,即一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用于实现头枕的高度上下调节、侧翼耳片前后翻转调节以及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在图1中示出了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初始状态,其中主要示出了前盖总成1、后盖2和头枕上下调节机构3。在图1A-1D中分别示出了该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几种调节状态,具体来说,图1A示出了头枕的高度向上调节的状态,图1B示出了头枕的侧翼耳片向前翻转的状态,图1C示出了头枕的前盖总成向前翻转的状态,图1D示出了头枕同时进行高度向上调节、侧翼耳片向前翻转、前盖总成向前翻转时的状态。
[004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包覆有面套11和发泡(未示出)的前盖总成1、后盖2、头枕上下调节机构3、遮蔽环4、复位弹簧5、翻转转轴6以及按钮7。
[0044]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总成I主要包括一耳片集成结构12、一对耳片盖板13和一挡板15构成的一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以及一前盖14。其中,耳片集成结构12包括一耳片主体123以及一对侧翼耳片124,该对侧翼耳片124通过一对连接转轴122对称地连接在耳片主体123两侧,以使侧翼耳片124可绕该连接转轴122前后翻转。
[0045]为了提供差异化扭矩,连接转轴122选用例如Reell?转轴(S卩Reell公司生产的转轴hReell?转轴其自身的特性即可提供差异化扭矩,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侧翼耳片124向后回位时,需克服Reell?转轴的扭矩大小为L,则当侧翼耳片124向前翻转时,需克服Reell?转轴的扭矩大小为60 % L,从而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操作便利性和头枕稳定性。
[0046]另外,如图3A所示,为了适当遮住耳片集成结构12背面繁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一对侧翼耳片124的背面分别卡扣连接了一耳片盖板13,在耳片主体123背面的下端部分卡扣连接了一挡板15。当侧翼耳片124前后翻转时,耳片盖板13可以连同侧翼耳片124—同绕Reel I?转轴122翻转,如图3B的俯视图所示。
[0047]本实用新型的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的爆炸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零件:一翻转转轴6、一前盖14、一基座38、一棘爪32、一欧米伽环35和一对复位弹簧5。其中,如图4A所示,棘爪32包括一连杆321、一对分别设置在连杆321前侧两端倾斜向下延伸的爪齿322、一对分别设置在爪齿322后端的连接卡扣323、以及一设置在连杆321前侧中间位置倾斜向下延伸的突出部324。
[0048]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在装配时,首先如图4A所示,将棘爪32的一对连接卡扣323卡入基座38的一对卡槽381内,并将欧米伽环35的两端分别扣在棘爪32的突出部324与基座38上(完成后如图4B);再如图4C所示,将前盖14顶部的前盖轴孔座141与基座38顶部的基座轴孔座385对穿,再使翻转转轴6插入对穿的前盖轴孔座141与基座轴孔座385中,以通过翻转转轴6将前盖14与基座38的顶部活动连接;然后如图4D所示,将设置在前盖14背面的一对卡齿结构148插入基座38的两个卡槽381下方的一对卡齿孔384中,并将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挂在前盖14背面的前盖钩子147与基座38正面的基座钩子383上。
[0049]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的调节过程如图4E-4I所示,实现该调节过程的核心部件为复位弹簧5、棘爪32、欧米伽环35和卡齿结构148,其中如图4E所示,卡齿结构148包括一^^齿前板1481、一^^齿后板1482以及位于卡齿前板1481与卡齿后板1482之间的若干锁止卡齿1483,相邻锁止卡齿1483之间形成卡齿槽1484,其中,卡齿前板1481与卡齿后板1482的高度均大于锁止卡齿1483的高度。基于这样的卡齿结构148,本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的调节过程如下:图4E为初始状态;当前盖14受到向前的力沿翻转转轴6向前翻转时,卡齿结构148带动棘爪32转动,同时棘爪32受欧米伽环35的压力向后回位,使得爪齿322退出之前所在的卡齿槽1484,如图4F所示;当前盖14上向前的力取消时,爪齿322落入下一个卡齿槽1484内(如图4G所示),完成一个档位的调节过程,以此类推,可以完成多个档位的调节;当前盖14受到向前的力打开到最大位置时,如图4!1所示,卡齿后板1482将带动棘爪32转动,使爪齿322退出所处的卡齿槽1484,此时前盖14受复位弹簧5的力回位,如图41所示,回位时直至爪齿322碰到卡齿前板1481为止,回到初始状态。
[0050]为适当遮住后盖2及基座38上繁琐的结构,当基座38装入后盖2中后,如图5所示,在后盖2正面卡扣连接遮蔽环4。当耳片集成结构12与耳片盖板13及挡板15装配完成且后盖2与基座38及遮蔽环4装配完成后,再使它们分别与前盖14装配,前盖14两侧面具有平滑完整的外观面,与耳片盖板13、挡板15、遮蔽环4 一起基本保证了无缝连接,使得头枕内部复杂的结构不会外露,完成后如图6所示。
[0051]本领域已知的是,在形成最终成品时,将在耳片集成结构12外侧包覆面套11(见图1)和发泡(未示出,设置在面套11与耳片集成结构12之间)。为了防止侧翼耳片124翻转时其翻转处的面套11出现堆积和褶皱的现像,本实用新型将侧翼耳片翻转处(即图3中耳片主体123与侧翼耳片124之间的位置处)的发泡设置为具有V型槽(未示出),以避免发泡在侧翼耳片12 4翻转时产生堆积效果;同时将侧翼耳片翻转处的面套11始终固定到翻转转轴12 2上,以避免侧翼耳片124翻转时面套11发生松垮现象。此外,由于前盖总成I与后盖2为独立可控的外观设计,因而在前盖总成I翻转时,其外部包覆的面套11不会与后盖2发生相对运动,所以不会导致该面套11发生褶皱;而在现有PIP工艺制成的六向头枕中,采用一面套将其它所有结构包覆在内,在调节过程中,调节机构之间的相对运动必然会导致面套发生褶皱。
[0052]图7为头枕上下调节机构3的爆炸示意图,其包括以下零件:一对插杆33、一对插杆导套34、一弹簧片31、一锁止钢丝36、一推板37、一基座38以及一拉伸弹簧39。其中,各插杆33上分别开设有纵向排列的定位槽331,基座38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382。
[0053]图7A-7E为头枕上下调节机构3的装配图,其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如图7A所示,将插杆导套34安装在插杆33上;再将插杆33连同插杆导套34—起装入基座38的通孔内(见图7B),并使插杆导套34与基座38匹配固定;然后,如图7C所示,在基座38的底面上、两侧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弹簧片31、锁止钢丝36(见图7C),弹簧片31的一端连接锁止钢丝36,另一端固定在基座38上,锁止钢丝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对插杆33的定位槽331内;然后,如图7D所示,安装推板37,将推板37抵靠在锁止钢丝36上;最后,安装拉伸弹簧39,拉伸弹簧39的一端固定在推板37上,另一端固定在基座38上,装配完成图如7E所示。
[0054]上述头枕上下调节机构3的调节过程如下:当需要上下调节头枕时,首先,如图7F所示,按动设置在推板37—侧的按钮7,力F推动推板37向左位移;随着推板37的位移,将带动弹簧片31变形并使锁止钢丝36向前移动退出插杆33的定位槽331,如图7G所示,完成解锁。松开按钮后,头枕可以在高度方向自由运动,当锁止钢丝36运动至和上一级或下一级定位槽331位置处时,在弹簧片31和拉伸弹簧39的作用下,带动锁止钢丝36和推板37回位,使得锁止锁丝36卡入当前位置处的定位槽331内,头枕在高度方向又被锁止,实现了上下调节的功能。
[0055]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的另一个额外的优点在于,采用的推板37如图8A所示,其比现有的如图SB中所示的主动式头枕推板37’结构更加稳定牢固。具体来说,如图8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推板37包括相互连接的推板主体371以及回字形传力结构372,其中回字形板结构37位于邻近按钮7的一侧;而图8B示出的现有推板37’包括相互连接的推板主体371 ’以及L形传力结构372’。显然,L形传力结构372’只能通过单根悬臂3721’进行传力,受力过大时悬臂容易发生变形,产生偏斜力,使推力变弱,而本实用新型的回字形传力结构372具有两根悬臂3721进行传力,增强了受力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005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发。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包括头枕上下调节机构、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和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总成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包括一前盖、一基座、一棘爪、一欧米伽环和一对复位弹簧,所述前盖与所述基座的顶部通过一翻转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所述前盖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前盖上设有插入所述基座的卡齿结构,所述棘爪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卡齿结构啮合配合,所述欧米伽环连接在所述棘爪与所述基座之间; 所述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包括一耳片集成结构,所述耳片集成结构包括一耳片主体及一对侧翼耳片,所述一对侧翼耳片通过一对具有差异化扭矩的连接转轴连接在所述耳片主体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上下调节机构包括所述基座以及一对插杆、一对插杆导套、一弹簧片、一锁止钢丝、一拉伸弹簧和一推板;所述一对插杆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基座两侧设有通孔,所述一对插杆通过所述插杆导套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弹簧片、锁止钢丝和推板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面上;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所述锁止钢丝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锁止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插杆的定位槽内;所述推板抵靠在所述钢丝上,所述推板的一侧设有一按钮;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推板主体及一回字形传力结构,所述回字形板结构邻近所述按钮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结构包括一卡齿前板、一^^齿后板以及位于所述卡齿前板与卡齿后板之间的若干锁止卡齿,其中,所述卡齿前板和卡齿后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锁止卡齿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包括一连杆、一对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杆前侧两端倾斜向下延伸的爪齿、以及一设置在所述连杆前侧中间位置倾斜向下延伸的突出部,其中,所述爪齿与所述卡齿结构啮合配合,所述欧米伽环连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基座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耳片前后翻转调节机构还包括一对耳片盖板和一挡板,所述一对耳片盖板安装在所述一对侧翼耳片的背面,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耳片主体背面的下端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还包括一后盖,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后盖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安装有遮蔽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集成结构包覆有发泡和面套,其中,所述侧翼耳片的翻转处的所述发泡开设有V型槽,所述侧翼耳片的翻转处的所述面套被固定至所述翻转转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六向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主体与所述前盖卡扣连接。
【文档编号】B60N2/48GK205468665SQ20162000567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发明人】曹海波, 朱敏, 李侠, 徐东海, 张辉, 龙勇
【申请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