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及其管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1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及其管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及其管梁。
背景技术
管梁主要作用是作为车辆的支架结构,比如仪表台的管梁的主要作用是作为驾驶舱内仪表台的支架,通过管梁与车身侧围以及其他部分的连接,使仪表台支撑于驾驶舱内的预定空间。现有的仪表台的管梁一般为横贯驾驶舱的管状体,其定位点一般位于管梁两端且与车身侧围连接,管梁的空间定位甚至仪表台的空间定位多依靠管梁两端与车身侧围定位安装点的精度及其装配精度,并且为了满足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节拍,需要在管梁与车身侧围装配时快速定位,所以通常对车身侧围及管梁等有关零部件的制造精度上要求较高,这样,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给制造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管梁在装配过程中因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带来的制造困难,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定位的管梁安装结构及其管梁。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梁两端的安装盒,以及设置在安装盒和车身侧围之间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和车身侧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车身侧围具有可使调节支架在车身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支架设有可相对调节支架转动的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所述安装盒具有可使第一偏心轴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且限制第一偏心轴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运动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盒具有可使第二偏心轴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且限制第二偏心轴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腰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与管梁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方向与车辆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与调节支架的连接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进ー步地,所述调节支架具有安装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支架和安装盒的固定螺栓。进ー步地,所述安装盒具有使固定螺栓通过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截面积大于固定螺栓的截面积。进ー步地,所述固定螺栓、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与支撑板的连接点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进ー步地,所述调节支架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安装通孔。进ー步地,所述调节螺栓可在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上运动。进ー步地,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第一通孔与调节支架固定连接。[0011]进ー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与第一偏心轴接触且限制第一偏心轴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运动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进ー步地,所述第三通孔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与第二偏心轴接触且限制第二偏心轴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側面。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偏心轴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靠近安装盒ー侧的承载段,设置在支撑板另一侧的基段,以及设置在支撑板内的连接段,所述承载段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拧动承载段的外六角部,所述基段设有使第一偏心轴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固定螺母。进ー步地,所述承载段、连接段和基段为一体结构。进ー步地,所述承载段的轴线和基段的轴线平行。进ー步地,所述支撑板具有用于连接段通过的配合孔,所述连接段可转动地连接在配合孔内。 进ー步地,所述第二偏心轴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靠近安装盒ー侧的承载段,设置在支撑板另一侧的基段,以及设置在支撑板内的连接段,所述承载段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拧动承载段的外六角部,所述基段设有使第二偏心轴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固定螺母,所述承载段、连接段和基段为一体结构。进ー步地,所述承载段的轴线和基段的轴线平行。进ー步地,所述支撑板具有用于连接段通过的配合孔,所述连接段可转动地连接在配合孔内。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地提供了ー种管梁,包括横贯车辆的管梁本体和设置在管梁本体两端的管梁安装结构,所述管梁安装结构为上述的管梁安装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梁两端的安装盒,以及设置在安装盒和车身侧围之间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和车身侧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车身侧围具有可使调节支架在车身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支架设有可相对调节支架转动的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所述安装盒具有可使第一偏心轴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且限制第一偏心轴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运动的第二通孔,所述安装盒具有可使第二偏心轴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且限制第二偏心轴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腰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与管梁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三通孔的长度方向与车辆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偏心轴和第ニ偏心轴与调节支架的连接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螺栓可在第一通孔内沿车身前后方向运动,调节支架也会随着调节螺栓沿车身前后方向运动,进而安装盒及其管梁实现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第一偏心轴可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的运动受到限制,所以在第一偏心轴相对安装盒转动时,会支撑或压制第二通孔,使安装盒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运动,进而实现了管梁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调整;第二偏心轴可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运动,在管梁方向上相对安装盒的运动受到限制,所以在第二偏心轴相对安装盒转动时,会推动第三通孔,使安装盒在管梁延伸方向上运动,进而实现了管梁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的调整,所述管梁安装结构可实现三个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实现了管梁安装结构的快速准确定位,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所述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与调节支架的连接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这样不仅减少了调节支架在管梁延伸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而且相应减少了安装盒在管梁延伸方向上占用的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另ー方面提供的ー种管梁,所述管梁包括横贯车辆的管梁本体和设置在管梁本体两端的上述的管梁安装结构,所述管梁通过管梁安装结构可实现管梁在三个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实现了管梁的快速定位。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管梁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调节支架和安装盒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偏心轴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偏心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梁两端的安装盒1,以及设置在安装盒I和车身侧围3之间的调节支架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管梁包括管梁本体7,管梁本体7为横贯车辆驾驶舱的管状体,用干支撑舱内的仪表台,管梁本体7的两端设置有安装盒I。所述调节支架2和车身侧围3通过调节螺栓31连接,所述车身侧围3具有可使调节支架2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运动的第一通孔32,所述调节螺栓31穿过第一通孔32与调节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2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设有与第一通孔32对应的安装通孔23,调节螺栓31贯穿第一通孔32和安装通孔23,再利用螺母(未示出)固定,实现了调节支架2和车身侧围3的连接,这时,只要松开上述螺母,调节螺栓31在第一通孔32内沿车身前后方向运动,实现了安装盒I及其管梁实现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2为腰形孔,所述第一通孔32的长度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一致,所述调节螺栓31可在第一通孔32的长度方向上运动。并且为了实现更好地定位,所述第一通孔32的数目为三个,分别有三个调节螺栓31穿过第一通孔32与调节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2设有可相对调节支架2偏心转动的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所述安装盒I具有可使第一偏心轴4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且限制第一偏心轴4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二通孔11,第一偏心轴4可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的运动受到限制,所以在第一偏心轴4相对安装盒I转动时,会支撑或压制第二通孔11,使安装盒I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运动,进而实现了管梁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调整;所述安装盒I具有可使第二偏心轴5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且限制第二偏心轴5在管梁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三通孔12,第二偏心轴5可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的运动受到限制,所以在第二偏心轴5相对安装盒I转动时,会推动第三通孔12,使安装盒I在管梁延伸方向上运动,进而实现了管梁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的调整。所述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与调节支架2的连接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所述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与调节支架2的连接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这样不仅减少了调节支架2在管梁延伸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而且相应减少了安装盒I在管梁延伸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I具有安装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的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上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支架2和安装盒I的固定螺栓22,相应的,所述安装盒I具有使固定螺栓22通过的第四通孔13,然后再由螺母固定,实现安装盒I和调节支架2的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13的截面积大于固定螺栓22的截面积, 也就是所述第四通孔13具有允许固定螺栓22在第四通孔13内运动的空间。当需要调整管梁在车俩高度方向或管梁延伸方向上的位置时,首先松开上述螺母,再通过第一偏心轴4或者第二偏心轴5去调整管梁的位置,待调整完成后,拧紧上述螺母,实现安装盒I和调节支架2的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栓22、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与支撑板21的连接点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11和第三通孔12为腰形孔,所述第二通孔11的长度方向与管梁延伸方向一致,以及第二通孔1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与第一偏心轴4接触且限制第一偏心轴4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当第一偏心轴4相对安装盒I转动时,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的运动受到限制,第一偏心轴4与第一端面111或者第二端面112的接触,从而受到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的限制,使第一偏心轴I支撑或压制第二通孔11,使安装盒I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运动,可是第一偏心轴4在第二通孔11的长度方向上能够相对安装盒I运动,所以在调整第一偏心轴4时,不会使安装盒I在管梁延伸方向上运动,也就不会对管梁在管梁延伸方向上进行位置上的调整;所述第三通孔12的长度方向与车辆高度方向一致,以及第三通孔12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与第ニ偏心轴5接触且限制第二偏心轴5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当第二偏心轴5相对安装盒I转动时,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的运动受到限制,第二偏心轴5与第一侧面121或者第二侧面122的接触,从而受到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的限制,使第二偏心轴5推动第三通孔,使安装盒I在管梁延伸方向上运动,可是第二偏心轴5在第三通孔的长度方向上能够相对安装盒I运动,所以在调整第二偏心轴5时,不会使安装盒I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运动,也就不会对管梁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偏心轴4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靠近安装盒I ー侧的承载段41,设置在支撑板21另ー侧的基段4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1内的连接段43,所述承载段41、连接段43和基段42为一体结构。所述承载段41远离支撑板21的一端设有拧动承载段41的外六角部411,所述基段42设有使第一偏心轴4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固定螺母421,所述支撑板21具有用于连接段43通过的配合孔211,所述连接段43可转动地连接在配合孔内211,所述连接段43允许在配合孔211内转动,所述基段42还设有与配合孔211适配的支撑部423,所述支撑部423用干支撑连接段43和基段42,在支撑部423和固定螺母421之间还设有垫片422。因为所述承载段41的轴线和基段42的轴线平行,承载段41的轴线与基段42的延长线不重合,所以拧动承载段41的外六角部411吋,承载段41以基段42的轴线为圆心转动,所以第一偏心轴4会相对支撑板21转动,也就是相对安装盒I转动。首先松开基段41上使第一偏心轴4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固定螺母421,再拧动外六角部411,使第一偏心轴4会相对支撑板21转动,当位置调整完成后,再拧紧上述固定螺母421,使第一偏心轴4固定在支撑板21上。所述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结构相同,并且以相同的方式连接在支撑板21上。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偏心轴5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靠近安装盒I ー侧的承载段51,设置在支撑板21另ー侧的基段5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1内的连接段53,所述承载段51远离支撑板21的一端设有拧动承载段51的外六角部511,所述基段52设有使第二偏心 轴5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固定螺母521,所述承载段51的轴线和基段52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板21具有用于连接段53通过的配合孔212,所述连接段53可转动地连接在配合孔212内。首先松开基段51上使第二偏心轴5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固定螺母521,再拧动外六角部511,使第二偏心轴5会相对支撑板21转动,当位置调整完成后,再拧紧上述固定螺母521,使第二偏心轴5固定在支撑板21上。本实用新型的另ー个方面,ー种管梁,包括横贯车辆的管梁本体7和设置在管梁本体7两端的上述的管梁安装结构,所述管梁通过管梁安装结构可实现管梁在三个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实现了管梁的快速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梁两端的安装盒(1),以及设置在安装盒(I)和车身侧围(3)之间的调节支架(2),所述调节支架(2)和车身侧围(3)通过调节螺栓(31)连接,所述车身侧围(3)具有可使调节支架(2)在车身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通孔(32);所述调节支架(2)设有可相对调节支架(2)转动的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所述安装盒(I)具有可使第一偏心轴(4)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且限制第一偏心轴(4)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二通孔(11),所述安装盒(I)具有可使第二偏心轴(5)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且限制第二偏心轴(5)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三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11)和第三通孔(12)均为腰形孔,所述第一通孔(32)的长度方向与车身前后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通孔(11)的长度方向与管梁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三通孔(12)的长度方向与车辆高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与调节支架(2)的连接点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2)具有安装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的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上设有用于固定调节支架(2)和安装盒(I)的固定螺栓(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I)具有使固定螺栓(22)通过的第四通孔(13),所述第四通孔(13)的截面积大于固定螺栓(22)的截面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22)、第一偏心轴(4)和第二偏心轴(5)与支撑板(21)的连接点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且沿车辆的高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2)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的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设有与第一通孔(32)对应的安装通孔(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31)可在第一通孔(32)的长度方向上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31)穿过第一通孔(32)与调节支架(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1)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与第一偏心轴(4)接触且限制第一偏心轴(4)在车辆高度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2)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可与第二偏心轴(5)接触且限制第二偏心轴(5)在管梁延伸方向上相对安装盒(I)运动的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轴(4)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靠近安装盒(I) ー侧的承载段(41),设置在支撑板(21)另ー侧的基段(4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1)内的连接段(43),所述承载段(41)远离支撑板(21)的一端设有拧动承载段(41)的外六角部(411),所述基段(42)设有使第一偏心轴(4)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固定螺母(42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段(41)、连接段(43)和基段(42)为一体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段(41)的轴线和基段(42)的轴线平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具有用于连接段(43)通过的配合孔(211),所述连 接段(43)可转动地连接在配合孔(211)内。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轴(5)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1)靠近安装盒(I) ー侧的承载段(51),设置在支撑板(21)另ー侧的基段(5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1)内的连接段(53),所述承载段(51)远离支撑板(21)的一端设有拧动承载段(51)的外六角部(511),所述基段(52)设有使第二偏心轴(5)固定在支撑板(21)上的固定螺母(521),所述承载段(51)、连接段(53)和基段(52)为一体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段(51)的轴线和基段(52)的轴线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具有用于连接段(53)通过的配合孔(212),所述连接段(53)可转动地连接在配合孔(212)内。
17.ー种管梁,包括横贯车辆的管梁本体(7)和设置在管梁本体(7)两端的管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安装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梁安装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管梁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管梁两端的安装盒,以及设置在安装盒和车身侧围之间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和车身侧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车身侧围具有可使调节螺栓在车身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支架设有可相对调节支架转动的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所述安装盒具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腰形孔,所述管梁安装结构可实现三个方向上的位置调整,实现了管梁安装结构的快速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一种管梁包括横贯车辆的管梁本体和设置在管梁本体两端的管梁安装结构,可实现管梁的快速准确定位。
文档编号B62D65/14GK202641870SQ2012202470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宁, 姜宏伟, 蒋大益 申请人: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