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216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构件,尤其是一种管、板结合式的大型越野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摩托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车架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对整车的参数和性能影响很大,所以车架结构的选用非常重要。越野车在行驶于高低起伏落差极大的路面环境,因此要求越野摩托车车架的特点是刚性和强度比较高。越野摩托车的行驶环境多为高低起伏落差较大的山地,因此电动越野摩托车的车架也同样要满足上述骑驶环境下运行并应该具有稳定性和耐久性,现如今环保理念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关心,电力驱动的越来越多的被用在车辆行业中,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鼓励和支持电力车的发展,改变以往发动机的高能耗低效率的驱动方式,所以现在市场上很需要电力驱动越野摩托车专用的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结构合理,适合电力驱动的越野摩托车使用,平衡性能好,稳定性能好,耐久性能好,舒适性能好,满足了摩托车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包括前立管,前立管上固定有一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边梁,边梁的前部均连接在前立管上,两个边梁的后端连接有两个车架后梁,前立管上连接有一对电池支撑连接管,前立管上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分别连接前立管、边梁、电池支撑连接管。这样设置后,结构合理,节省了材料的同时可能保证结构的刚度,车架整体结构左右对称,保证了车架的稳定性,增强了整个车架的强度,减轻了车身不必要的重量,同时可以保证车架不易变形,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前立管的底端安装有转向限位块。这样更好的起到了转向限位的作用,适合越野摩托车特殊的驾驶环境。前立管上连接有车架连接管、油箱固定板,车架连接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这样设置后,可通过车架连接管连接车架,可通过油箱固定板连接油箱。边梁上设有外附件安装衬套。这样设置后,可通过外附件安装衬套连接外附件。两个车架后梁上均连接有后附梁、电池盒托板,两个车架后梁之间连接有减震器前支撑管、减震器后支撑管,减震器前支撑管和减震器后支撑管之间连接有减震器支架,两个车架后梁之间连接有座椅限位安装管,两个后附梁之间连接有座椅连接板。这样设置后,减震器支架用于安装减震器,轻便小巧节省材料同时增强了车架后梁的刚度。两个车架后梁通过隔套分别连接有两个搁脚连接管,两个搁脚连接管之间连接有搁脚连接横梁,所述搁脚连接横梁的两端均连接有搁脚支架。这样设置后,两侧的搁脚连接管与搁脚连接横梁相连组成了正梯形结构,增强稳定性的同时保证了强度和刚度,在搁脚连接管与搁脚连接横梁上可以安装用于牢固结构的搁脚安装板。[0010]电池支撑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电池支撑连接管横管,电池支撑连接管上设有电池盒支撑架。这样设置后,可牢固连接电池盒。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结构合理,适合电力驱动的越野摩托车使用,平衡性能好,稳定性能好,耐久性能好,舒适性能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前立管1,边梁2,车架后梁3,电池支撑连接管4,加强板5,转向限位块6,车架连接管7,油箱固定板8,连接套9,外附件安装衬套10,后附梁11,电池盒托板12,减震器前支撑管13,减震器后支撑管14,减震器支架15,座椅限位安装管16,座椅连接板17,隔套18,搁脚连接管19,搁脚连接横梁20,搁脚支架21,电池支撑连接管横管22,电池盒支撑架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包括前立管1,前立管I上固定有一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边梁2,边梁2的前部均连接在前立管I上,两个边梁2的后端连接有两个车架后梁3,前立管I上连接有一对电池支撑连接管4,前立管I上设有加强板5,加强板5分别连接前立管1、边梁2、电池支撑连接管4。前立管I的底端安装有转向限位块6。前立管I上连接有车架连接管7、油箱固定板8,车架连接管7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9。边梁2上设有外附件安装衬套10。两个车架后梁3上均连接有后附梁11、电池盒托板12,两个车架后梁3之间连接有减震器前支撑管13、减震器后支撑管14,减震器前支撑管12和减震器后支撑管14之间连接有减震器支架15,两个车架后梁3之间连接有座椅限位安装管16,两个后附梁11之间连接有座椅连接板17。两个车架后梁3通过隔套18分别连接有两个搁脚连接管19,两个搁脚连接管19之间连接有搁脚连接横梁20,搁脚连接横梁20的两端均连接有搁脚支架21。电池支撑连接管4之间连接有电池支撑连接管横管22,电池支撑连接管上设有电池盒支撑架23。其中加强板5分别与两边梁2和前立管I焊接,起连接固定的作用用于防止车架变形;电池支撑连接管4和电池支撑连接管横管22焊接后,与车架在整体上组成了框架结构,保证了蓄电池的安装空间,并且增强了整体车架的刚度,减震器前支撑管13和减震器后支撑管14分别焊接在车架后梁3上,满足了减震器安装的位置,并且极大地增加了车架后梁3的整体刚度,提高了车架的稳定性;两块搁脚支架,21对称焊接在搁脚连接横梁20的两侧,更好的保证了搁脚的强度;车架结构同时使用转向限位块6,更好的起到了转向限位的作用,适合越野摩托车特殊的驾驶环境提高了骑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主要由左右边梁2及车架后梁3组成,此种结构简单,但是强度高,稳定性好;车架的结构均为左右对称,弯管的规格少,生产工艺简单,减少了备料工时,降低了成本。车架的中间部结构为外扩式,可以增强整车骑行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了驾驶人员的舒适感。根据越野摩托车的驾驶环境,增加了转向限位块6,更好的保证整车转弯和在颠簸路面上的的稳定性和骑行的操控性。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管(I),所述前立管(I)上固定有一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边梁(2 ),所述边梁(2 )的前部均连接在前立管(I)上,所述两个边梁(2 )的后端连接有两个车架后梁(3 ),所述前立管(I)上连接有一对电池支撑连接管(4 ),所述前立管(I)上设有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分别连接前立管(I)、边梁(2)、电池支撑连接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管(I)的底端安装有转向限位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管(I)上连接有车架连接管(7)、油箱固定板(8),所述车架连接管(7)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2)上设有外附件安装衬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车架后梁(3)上均连接有后附梁(11 )、电池盒托板(12),所述两个车架后梁(3)之间连接有减震器前支撑管(13)、减震器后支撑管(14),所述减震器前支撑管(12)和减震器后支撑管(14)之间连接有减震器支架(15),所述两个车架后梁(3)之间连接有座椅限位安装管(16),所述两个后附梁(11)之间连接有座椅连接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车架后梁(3)通过隔套(18)分别连接有两个搁脚连接管(19),所述两个搁脚连接管(19)之间连接有搁脚连接横梁(20 ),所述搁脚连接横梁(20 )的两端均连接有搁脚支架(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撑连接管(4)之间连接有电池支撑连接管横管(22 ),所述电池支撑连接管上设有电池盒支撑架(23 )。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车架,包括前立管,前立管上固定有一对呈左右对称设置的边梁,边梁的前部均连接在前立管上,两个边梁的后端连接有两个车架后梁,前立管上连接有一对电池支撑连接管,前立管上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分别连接前立管、边梁、电池支撑连接管。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结构合理,适合电力驱动的越野摩托车使用,平衡性能好,稳定性能好,耐久性能好,舒适性能好。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3032846SQ2013200525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赵华, 车青, 戴继刚 申请人:缙云华洋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