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424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手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工具,具体讲是一种折叠式手推车。



背景技术:

折叠式手推车主要用于购物、外出旅游等场合,它具有便携性和占用空间小等特点,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运输工具,目前,折叠式手推车在存放时,通常要把手柄折叠起来以减小存放空间,在使用时,要把折叠后的手柄完全打开才能使用,由于人们的身高不同,而通常打开后的手柄的高度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会对使用者带来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们使用的折叠式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手推车,包括置物底座、手柄以及连接在置物底座上的手柄支架和两个滚轮,其中,手柄与手柄支架之间设有调节手柄旋转角度的旋转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手推车,其中,旋转定位装置包括下旋转盘、上旋转盘、按钮、定位盘以及弹簧,下旋转盘和上旋转盘扣在一起,下旋转盘上设有用于与手柄支架连接的第一安装段,上旋转盘上设有用于与手柄连接的第二安装段,下旋转盘中部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上旋有螺钉,上旋转盘套在固定轴上并可旋转,螺钉的螺钉头挡在上旋转盘的外侧,定位盘套在固定轴上并位于下旋转盘和上旋转盘所围成的内腔中,弹簧顶在定位盘与上旋转盘之间,定位盘边缘设有相对称的定位凸台,上旋转盘的内腔壁上设有插入槽,定位凸台位于插入槽内,下旋转盘的内腔壁上设有多组可供定位凸台进入的定位槽,按钮上均布有多个扣板,扣板穿过下旋转盘并压在定位盘上,扣板上的倒扣扣在下旋转盘的内腔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式手推车,其中,定位盘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内,扣板位于第二环形凹槽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手柄 与手柄支架之间设有调节手柄旋转角度的旋转定位装置,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旋转手柄打开到适合的角度,从而可以改变手柄的打开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的人们的使用。

定位盘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可以使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内,扣板位于第二环形凹槽内,减小了整个旋转定位装置的设计尺寸,第一环形凹槽内又对弹簧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中旋转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下旋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上旋转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的手柄未完全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包括置物底座2、手柄4以及连接在置物底座2上的手柄支架3和两个滚轮1,手柄4与手柄支架3之间设有调节手柄4旋转角度的旋转定位装置,该旋转定位装置具体包括下旋转盘8、上旋转盘13、按钮5、定位盘10以及弹簧12,下旋转盘8和上旋转盘13扣在一起,下旋转盘8上设有用于与手柄支架3连接的第一安装段15,上旋转盘13上设有用于与手柄4连接的第二安装段14,下旋转盘8中部设有固定轴18,固定轴18上旋有螺钉16,上旋转盘13套在固定轴18上并可旋转,螺钉16的螺钉头挡在上旋转盘13的外侧,定位盘10套在固定轴18上并位于下旋转盘8和上旋转盘13所围成的内腔中,弹簧12顶在定位盘10与上旋转盘13之间,定位盘10边缘设有相对称的定位凸台11,上旋转盘13的内腔壁上设有插入槽19,定位凸台11位于插入槽19内,所述下旋转盘8的内腔壁上设有三组可供定位凸台11进入的定位槽,三组定位槽分别为第一定位槽20、第二定位槽21和第三定位槽22,按钮5上均布有四个扣板6,扣板6穿过下旋转盘8 并压在定位盘10上,扣板6上的倒扣7扣在下旋转盘8的内腔壁上,定位盘10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7和第二环形凹槽9,弹簧12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7内,扣板6位于第二环形凹槽9内。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手推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压按钮5,按钮5会推动定位盘10移动,弹簧12会收缩,定位盘10上的定位凸台11会全部进入到插入槽19内,这时可以旋转手柄4,手柄4会带动上旋转盘13和定位盘10一起绕固定轴18转动,当上旋转盘13上的插入槽19与第一定位槽20、第二定位槽21或第三定位槽22对齐时,松开按钮5,在弹簧12力的作用下,定位盘10上的定位凸台11会部分进入到第一定位槽20、第二定位槽21或第三定位槽22内,从而实现手柄4的旋转定位,通过定位盘10上的定位凸台11部分进入第一定位槽20、第二定位槽21或第三定位槽22内,从而可以改变手柄4的打开高度,方便了不同身高的人们的使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