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88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当骑不踩踏时可快速脱离马达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而不致将马达惯性动能回传踩踏传动装置,则不会影响骑者双脚操作的情形,其具提升骑乘舒适性及构件简单实用的功效。



背景技术:

助动车主要是在自行车上装设有一电机统,使自行车除了可通过双脚踩踏行驶,也可通过马达的动力来驱动行驶,以减轻骑者的体力负担及提升自行车的使用便利性。

目前一般助动车的电机设计,通常将马达设于五通轴心、轮组轴心或轮组支架上,使马达与自行车转动组件链接,当骑者踩踏达到一定力量时,马达即会驱动链轮带动自行车移动,当骑者停止踩踏时,马达即会停止驱动,通过该马达的动力以提供骑者省力的助动功效。

根据现有技术中助动车传动结构,如中国第100101543号发明专利所公开的《双向驱动离合器》,其包括:一马达驱动组件,包括一马达旋转主轴、一角轴,该马达旋转主轴穿设该角轴组合,该角轴设有复数轴平面及复数轴角端;一传动组件,包括一环形保持器、复数传动销、复数摩擦块、一限制环,该环形保持器上设有多个与该传动销相对应的容置槽、多个与该摩擦块相对应的置放槽,该环形保持器环设有一环槽,以供该限制环将该传动销、该摩擦块卡掣限制于该环形保持器上;一负载轴,内设一容室,以供该马达驱动组件、该传动组件组设旋转置入,该容室的壁缘设有多个凹槽,该凹槽以供该传动组件的传动销旋转卡掣。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所公开的结构将该马达旋转主轴与角轴穿设,该传动组件通过限制环将传动销、摩擦块卡掣限制于环形保持器上,该马达阻件、传动组件旋置入负载轴容室中,且该传动组件的传动销旋转卡掣于容室凹槽内,当该马达旋转主轴停止动作时,该摩擦块的离心力停止,摩擦块及传动销受限制环弹力的收缩力,使传动销脱离该负载轴容室的凹槽,促使负载轴传动的负载得以自由运转,而不致将惯性动能回传至马达驱动组件。

但是,上述所公开的结构中,其结构及组设复杂,占空间,并且其中的单向轴承驱动力量小,整体结构具有待改良的必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脚踏传动装置,包括一左曲柄、一右曲柄及连结于各左、右曲柄间的一心轴,且该心轴一端与该右曲柄间设有一链轮,该心轴接近该左曲柄一端设有一第一传动件,该第一传动件周面形成有朝该心轴内侧渐缩的一第一环斜面;一马达,包括一第一驱动套及一第二驱动套,该马达通过该第一驱动套与该链轮耦接,该第一驱动套套设于该心轴,该第二驱动套设于该马达另一侧,且该第二驱动套套设于该心轴;一第二传动件为一环件,该第二传动件的内周对应该第一环斜面而朝外形成有渐扩的一第二环斜面,使该第二传动件套设于心轴上,且该第二传动件与该第二驱动套相互螺接,并于该第二传动件与该第一驱动套间设有一弹性件;通过上述构件,该脚踏传动装置的心轴设有第一传动件,且该马达一侧的驱动套内螺接有第二传动件,该第一、第二传动件间对应设有环斜面,当骑者踩踏时,该马达驱动链轮达到助动效果,同时该第二传动件呈驱动状态,当骑者停止踩踏时,通过该马达惯性动能,该第二传动件脱出第二驱动套,各环斜面分离,即不再驱动该第二传动件,而不致将马达惯性动能回传踩踏传动装置而带动曲柄,即不会影响骑者双脚的操作,其构件简单、便利组设,具有极佳的创新性及便利的实用性。

其中,该心轴接近该左曲柄一端默认位置设有外六角状的一连接段,且该心轴于该连接段设有该第一传动件,该第一环斜面内侧于该连接段周面凸设有至少一顶掣件,该顶掣件外周形成有半圆弧状的一顶掣面,该第二传动件一端径向向内设有一环缘,该第二传动件内周接近该环缘处相对凸设有两个制动部,且各制动部两侧与该第二传动件内周面相接处分别形成有凹弧状的一卡制面,该第二传动件远离该环缘的内周对应该第一环斜面而朝外形成有渐扩的该第二环斜面,使该第二传动件套设于心轴上,且该第二传动件与该第二驱动套相互螺接,各顶掣件位于该第二传动件内周,各顶掣件的顶掣面并抵顶于该制动部一侧的该卡制面处,并于该第二传动件环缘与该第一驱动套间设有该弹性件。

其中,该第二传动套内周设有一内螺纹部,该第二传动件外周对应该内螺纹部而设有一外螺纹部。

其中,该心轴接近该左曲柄一端默认位置设有外六角状的一连接段,且该心轴于该连接段的周面一体环凸设有该第一传动件。

其中,该第一传动件与该心轴为两件式设计,该心轴接近该左曲柄一端默认位置设有外六角状的一连接段,该第一传动件为一环件,其外周面形成有朝内侧渐缩的一第一环斜面,该第一传动件内周对应该连接段设有内六角孔状的一组接部,使该第一传动件套设于该心轴上,且该组接部与该连接段相互套接。

其中,该第一传动件与该心轴为两件式设计,该心轴接近该左曲柄一端默认位置设有外六角状的一连接段,该第一传动件为一环件,其外周面形成有朝内侧渐缩的一第一环斜面,该第一传动件内周对应该连接段设有内六角孔状的一组接部,该第一传动件内侧端面相对位置设有两个顶掣件,各顶掣件外周面形成有半圆弧状的一顶掣面,该第二传动件一端径向向内设有一环缘,该第二传动件内周接近该环缘处相对凸设有两个制动部,且各制动部两侧与该第二传动件内周面相接处分别形成有凹弧状的一卡制面,该第二传动件远离该环缘的内周对应该第一环斜面而朝外形成有渐扩的该第二环斜面,使该第一传动件套设于该心轴上,且该组接部与该连接段相互套接,配合该第二驱动套及该第二传动件的相互螺接,各顶掣件位于该第二传动件内周,各顶掣件的顶掣面并抵顶于该制动部一侧的该卡制面处,并于该第二传动件环缘与该第一驱动套间设有该弹性件。

其中,该第二传动件与该弹性件间设有一压力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该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于该马达一侧设有第一驱动套以驱动链轮使自行车移动,该马达另一侧设有第二驱动套,该第一、第二驱动套套设于心轴上,该心轴设有第一传动件,且该第二驱动套与第二传动件螺接,且该第一传动件外周与第二传动件内周对应设有可相互抵贴的第一环斜面及第二环斜面,并于该第一驱动套与第二传动件间套设有弹性件,当骑踩踏超过预设力量时,该马达即驱动链轮以提供助动效果,当骑停止踩踏时,该心轴及马达即停止动作,由于该马达的惯性动能,配合各第一、第二环斜面的设计,而使该第二传动件产生脱牙且脱出第二驱动套,该第一环斜面与第二环斜面分离,即不再驱动该第二传动件,也不致将马达惯性动能回传至踩踏传动装置而带动曲柄,即不会影响骑者双脚的操作,整体构件简单且强度佳,则达极佳实用性及便利性;再者,该第一传动件内侧设有顶掣件,且该第二传动件内周凸设有制动部,该顶掣件设于第二传动件内周且抵顶于制动部一侧的卡制面,即可带动该第二传动件呈驱动状态,反之,当停止踩踏时,该心轴与马达停止动作,通过该马达惯性动能,该顶掣件即反向抵顶于制动部另一侧的卡制面,配合各第一、第二环斜面的斜面设计,即可将该第二传动件脱牙脱出第二驱动套,通过该顶掣件与制动部的设计,以增进该第二传动件呈驱动或脱出第二驱动套的功效,使其动作更为确实;该第一传动件与心轴间可为一体式或两件式设计的应用,以提供多样性组配的实用性;该第二传动件与弹性件间可进一步设有一压力轴承,通过该压力轴承承受轴向负荷,以增加该第二传动件与第二驱动套间相对动作的顺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四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脚踏传动装置10 左曲柄11

右曲柄12 心轴13

连接段131 链轮14

第一传动件15 第一斜面151

顶掣件16 顶掣面161

马达20 第一驱动套21

第二驱动套22 内螺纹部23

第二传动件30 外螺纹部31

环缘32 制动部33

卡制面34 第二环斜面35

弹性件40 第一环斜面51

第一传动件50 顶掣件53

组接部52 顶掣面531

压力轴承60。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照图1~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脚踏传动装置10、一马达20、一第一传动件15、及一第二传动件30。

该脚踏传动装置10,包括一左曲柄11、一右曲柄12及连结于左、右曲柄11、12间的一心轴13,该心轴13一端与右曲柄12间设有一链轮14,该心轴13接近左曲柄11一端默认位置设有外六角状的一连接段131,且该心轴13于连接段131的周面一体环凸设有一第一传动件15,该第一传动件15周面形成有朝心轴13内侧渐缩的一第一环斜面151,且该第一环斜面151内侧于连接段131周面凸设有至少一顶掣件16,该顶掣件16外周形成有半圆弧状的一顶掣面161,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环斜面151内侧凸设有相对的两个顶掣件16。

该马达20主要由一定子及一转子所构成,该定子在空间中静止不动,转子则绕轴连续转动,以将电能转换成动能,该马达20通过一第一驱动套21与链轮14耦接,且该第一驱动套21套设于心轴13上,于该马达20一侧设有一第二驱动套22,该第二驱动套22套设于心轴13上,于该第二驱动套22内周设有一内螺纹部23。

该第二传动件30为一环件,其外周对应第二驱动套22内螺纹部23而设有一外螺纹部31,该第二传动件30一端径向向内设有一环缘32,该第二传动件30内周接近环缘32处相对凸设有两个制动部33,各制动部33设有凹弧状的顶面,且各制动部33两侧与第二传动件30内周面相接处分别形成有凹弧状的一卡制面34,该第二传动件30远离环缘32的内周对应第一环斜面151而朝外形成有渐扩的一第二环斜面35;使该第二传动件30套设于心轴13上,且该第二传动件30的外螺纹部31与第二驱动套22的内螺纹部23相互螺接,使该第二传动件30螺接于第二驱动套22内,且该第一传动件15的第一环斜面151与第二传动件30的第二环斜面35相互抵贴,各顶掣件16设于第二传动件30内周,各顶掣件16的顶掣面161并抵顶于制动部33一侧的卡制面34处,并于该第二传动件30的环缘32与第一驱动套21间设有一弹性件40。

当骑者踩踏该脚踏传动装置10曲柄超过一定力量时,即会启动该马达20,即驱动该第一、第二驱动套21、22同时转动,且该第一驱动套21一并转动链轮14而驱动自行车移动,其中该弹性件40顶撑第二传动件30,且该顶掣件16抵顶于制动部33一侧卡制面34,而使得该第二传动件30处于驱动状态,通过该马达20的动力提供助动效果,使骑者踩踏时更轻松,以减轻骑者的体力负担;当骑者停止踩踏,该心轴13即停止转动,且该马达20停止动作,由于该马达20的惯性动能,该第二驱动套22仍会转动,该两个顶掣件16即反向沿弧面位移且抵顶于制动部33另一侧的卡制面34,配合该第一、第二环斜面151、35的斜面设计,即推动旋转该第二传动件30产生脱牙,使该第二传动件30脱出第二驱动套22,该第一环斜面151与第二环斜面35分离,而不致将马达20的惯性动能回传至踩踏传动装置10从而带动曲柄。

通过上述构件,该马达20设有第一、第二驱动套21、22,该心轴13一侧设有第一传动件15,于该马达20一侧的第二驱动套22螺接有第二传动件30,其中该第一、第二传动件15、30间对应设有第一、第二环斜面151、35,且该第一、第二环斜面151、35相互抵贴,当骑者踩踏时,该马达20即驱动链轮14以提供助动效果,当骑者停止踩踏时,该心轴13及马达20即停止动作,通过该马达20的惯性动能,该第一、第二环斜面151、35分离,使该第二传动件30脱出第二驱动套22,而不致将马达20的惯性动能回传踩踏传动装置10而带动曲柄,即不会影响骑者双脚的操作,其构件简单、便利组设,且结构强度佳,故整体结构极具创新及实用便利性。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现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组设,将该马达20第一驱动套21与脚踏传动装置10的链轮14耦接,且将该第一驱动套21与脚踏传动装置10的心轴13相互套设,接着将该第二传动件30外螺纹部31与第二驱动套22内螺纹部23相互螺接,该第二驱动套22及第二传动件30并与心轴13相互套设,且将该第二驱动套22设置于马达20一侧,使该第一传动件15的顶掣件16的顶掣面161抵顶于第二传动件30的卡制面34,且该第一环斜面151与第二环斜面35相互抵贴,并将该弹性件40套设于第一驱动套21与第二传动件30之间,即组设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请参照图6~7所示,当骑者踩踏该脚踏传动装置10超过一定力量时,即会启动该马达20驱动第一、第二驱动套21、22转动,该第一驱动套21一并转动链轮14而驱动自行车移动,其中该弹性件40顶撑第二传动件30,且该第一传动件15各顶掣件16顶掣面161抵顶于制动部33一侧卡制面34,使该第二传动件30处于驱动状态,即可通过该马达20的动力提供助动效果;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当骑者停止踩踏时,该心轴13及马达20即停止动作,由于该马达20的惯性动能,该第二驱动套22仍会转动,各顶掣件16的顶掣面161即反向沿弧面位移且抵顶于制动部33另一侧的卡制面34,配合该第一、第二环斜面151、35的斜面设计,即推动旋转该第二传动件30产生脱牙,而使该第二传动件30脱出第二驱动套22,该第一环斜面151与第二环斜面35分离,而不致将马达20惯性动能回传踩踏传动装置10而带动曲柄,达到舒适骑乘的功效。

请参照图11~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其中该第一传动件50与心轴13为两件式设计,该第一传动件50为一环件,其外周面形成有朝内侧渐缩的一第一环斜面51,该第一传动件50内周对应心轴13连接段131而设有内六角孔状的一组接部52,该第一传动件50内侧端面相对位置设有两个顶掣件53,各顶掣件53外周面形成有半圆弧状的一顶掣面531,使该第一传动件50套设于心轴13上,且该组接部52与连接段131相互套接,配合该第二驱动套22及第二传动件30的组设,该第一环斜面51与第二环斜面35相互抵贴,且各顶掣件53设于第二传动件30内周,各顶掣件53的顶掣面531并抵顶于制动部33一侧的卡制面34,同样可提供驱动及使第二传动件30脱牙的功效;其可进一步于该第二传动件30与弹性件40间设有一压力轴承60,通过该压力轴承60承受轴向负荷,以增加该第二传动件30与第二驱动套22间相对动作的顺畅度。

本实用新型的该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于该马达20一侧设有第一驱动套21以驱动链轮14使自行车移动,该马达20另一侧设有第二驱动套22,该第一、第二驱动套21、22套设于心轴13上,该心轴13设有第一传动件15,且该第二驱动套22与第二传动件30螺接,且该第一传动件15外周与第二传动件30内周对应设有可相互抵贴的第一环斜面151及第二环斜面35,并于该第一驱动套21与第二传动件30间套设有弹性件40,当骑者踩踏超过预设力量时,该马达20即驱动链轮14以提供助动效果,当骑者停止踩踏时,该心轴13及马达20即停止动作,由于该马达20的惯性动能,配合各第一、第二环斜面的设计,而使该第二传动件30产生脱牙且脱出第二驱动套22,该第一环斜面151与第二环斜面35分离,即不再驱动该第二传动件30,而不致将马达20惯性动能回传踩踏传动装置10而带动曲柄,即不会影响骑者双脚的操作,整体构件简单且强度佳,则达极佳实用性及便利性;再者,该第一传动件15内侧设有顶掣件16,且该第二传动件30内周凸设有制动部33,该顶掣件16设于第二传动件30内周且抵顶于制动部33一侧的卡制面34,即可带动该第二传动件30呈驱动状态,反之,当停止踩踏时,该心轴13与马达20停止动作,通过该马达20惯性动能,该顶掣件16即反向沿弧面位移且抵顶于制动部33另一侧的卡制面34,配合各第一、第二环斜面151、35的斜面设计,即可将该第二传动件30脱牙脱出第二驱动套22,通过该顶掣件16与制动部33的设计,以增进该第二传动件30呈驱动或脱出第二驱动套22的功效,使其动作更为确实。

该第一传动件15与心轴13间可为一体式或两件式设计的应用,以提供多样性组配的实用性;该第二传动件30与弹性件40间可进一步设有压力轴承60,通过该压力轴承60承受轴向负荷,以增加该第二传动件30与第二驱动套22间相对动作的顺畅度。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助动车传动改良结构,提供一具可快速脱出的传动件结构,该脚踏传动装置10的心轴13设有第一传动件15,且该马达20一侧的驱动套内螺接有第二传动件30,该第一传动件15与第二传动件30间对应设有环斜面,当骑者踩踏时,该马达20驱动链轮14达到助动效果,同时该第二传动件30呈驱动状态,当骑者停止踩踏时,通过该马达20惯性,使各环斜面分离,则使该第二传动件30脱出第二驱动套22,即不再驱动该第二传动件30,而不致将马达20惯性动能回传踩踏传动装置10而带动曲柄,则不影响骑者双脚的操作,其构件简单且强度佳,促使整体具有产业实用性及创新效益,且其构成结构并没有在书刊中记载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

在此声明,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并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