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位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914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后位灯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两轮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后位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两轮摩托车后位灯的安装方式通常有两种:

1、后位灯插装在车架尾部支承上的安装孔中,车架尾部支承与后挡泥板支架焊接固定,且后挡泥板支架与后挡泥板螺纹连接。这种结构不仅需要车架尾部有安装支承和留有装配空间,而且车架尾部支承结构复杂,增加制作成本和生产周期,增加整车在流水线上的装配时间,效率较低。

2、后位灯与后挡泥板单独进行装配,跟车架尾部支承无直接装配关系。有些摩托车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后挡泥板支架,但也跟车架尾部支承无直接装配关系,仅仅起到加强后挡泥板自身强度的作用。上述两种方式共同的缺点都是后位灯受后挡泥板尺寸或变形的影响大,容易造成后位灯与尾罩的间隙不均匀和偏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位灯安装结构,欲简化后位灯的安装结构,并保证后位灯的安装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后位灯安装结构,包括后位灯(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位灯(1)前部并排有至少2根安装柱(2),该后位灯(1)前方设有后挡泥板(3)、后挡泥板支架(4)和车架尾部支承(5);所述车架尾部支承(5)顶面为平面,且所述后挡泥板支架(4)为“L”形结构;每根所述安装柱(2)穿过后挡泥板(3)上部和后挡泥板支架(4)竖直段对应的过孔后,套装有锁紧螺母(6),从而将后位灯(1)、后挡泥板(3)和后挡泥板支架(4)组合成一个整体;

所述后挡泥板支架(4)水平段顶面与车架尾部支承(5)底面贴合,并由两颗左右并排的螺栓(7)连接在一起,且螺栓(7)自上而下设置。

与传统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调整了后位灯(1)的安装方式,将后位灯(1)、后挡泥板(3)和后挡泥板支架(4)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安装强度,并保证安装效率;同时简化了车架尾部支承(5)的结构,这样简化了整个安装结构,并便于整车装配,且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装强度,所述安装柱(2)数目为3根,这3根安装柱(2)分别位于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挡泥板(3)上部的每个过孔中卡有一个卡圈(8),该卡圈内装有限位套(9),且所述安装柱(2)穿过限位套(9)的中心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调整了后位灯(1)的安装方式,将后位灯(1)、后挡泥板(3)和后挡泥板支架(4)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安装强度,并保证安装效率;同时简化了车架尾部支承(5)的结构,这样简化了整个安装结构,并便于整车装配,且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后挡泥板支架与车架尾部支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后位灯、后挡泥板和后挡泥板支架的安装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摩托车后位灯安装结构,包括后位灯1,后位灯1前部并排有至少2根安装柱2,该后位灯1前方设有后挡泥板3、后挡泥板支架4和车架尾部支承5;车架尾部支承5顶面为平面,且后挡泥板支架4为“L”形结构;每根安装柱2穿过后挡泥板3上部和后挡泥板支架4竖直段对应的过孔后,套装有锁紧螺母6,从而将后位灯1、后挡泥板3和后挡泥板支架4组合成一个整体。后挡泥板支架4水平段顶面与车架尾部支承5底面贴合,并由两颗左右并排的螺栓7连接在一起,且螺栓7自上而下设置。安装柱2数目为3根,这3根安装柱2分别位于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后挡泥板3上部的每个过孔中卡有一个卡圈8,该卡圈内装有限位套9,且安装柱2穿过限位套9的中心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