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行李箱盖总成、后备箱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辆的尾部通常设置有后备箱,后备箱内布置有行李箱盖。
2、后备箱内的底部比如通常设置有备胎或储物盒等,行李箱盖通常盖设在备胎或储物盒等上,不仅实现了对备胎或储物盒等进行遮盖,使后备箱内比较整洁,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提高了美观性;同时还使后备箱形成储物空间,比如用于承载行李。
3、然而,行李箱盖的设置不够灵活,不能满足目前车辆的多样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行李箱盖总成、后备箱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盖的设置不够灵活,满足不了目前车辆的多样性需求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
3、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用于与后备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动部用于与所述行李箱盖上的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以使所述行李箱盖至少在所述后备箱内的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上方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且使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行李箱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对所述行李箱盖进行支撑。
4、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其中一者包括滑块,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其中另一者包括滑槽,且所述滑槽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且能够相对滑动;
5、和/或,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在所述行李箱盖的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部。
6、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杆,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
7、和/或,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后备箱的底壁连接。
8、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杆;
9、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备箱连接,且与所述后备箱相对固定;
10、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后备箱的底壁连接。
12、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13、所述行李箱盖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一一对应配合;
14、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中,两个连接件与后备箱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与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15、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设在所述行李箱盖的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1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盖总成,包括行李箱盖以及如上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
17、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备箱总成,包括后备箱以及如上述的行李箱盖总成。
18、可选的,所述后备箱内还设置有固定结构;
19、所述固定结构至少用于在所述行李箱盖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对所述行李箱盖进行限位;所述固定结构和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后备箱上的转动连接点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20、和/或,所述固定结构能够用于挂设物件。
21、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或者包括如上述的后备箱总成。
22、可选的,所述车辆具有驾乘舱和所述后备箱,所述驾乘舱和所述后备箱连通,所述驾乘舱内的至少最后排座椅可朝向车头的方向折叠收拢;
23、所述行李箱盖可绕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点朝向车头的方向转动至折叠收拢的最后排座椅的上方。
24、本发明提供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行李箱盖总成、后备箱总成及车辆,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件,使连接件的一端与后备箱转动连接,并在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滑动部,使第一滑动部和行李箱盖上的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就可以将行李箱盖连接在后备箱内,这样设置使得行李箱盖至少可以在后备箱内的第一位置和位于第一位置上方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如此设置,拓宽了行李箱盖的使用场景,使行李箱盖的使用比较灵活,以满足目前使用的多样性需求。
25、并且通过使连接件的一端与后备箱转动连接,使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的配合与行李箱盖的滑动连接,并使连接件的另一端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滑动配合的过程中可相对于第一滑动部转动,连接件转动灵活方便,这样将行李箱盖从第一位置抬升至第二位置时,只需将行李箱盖向上转动一定的角度,再将行李箱盖拉伸至连接件滑动展开,然后就可以将行李箱盖放在第二位置,使行李箱盖的抬升操作比较便捷,省时省力。
26、同时,这样设置使得连接件可对位于第二位置的行李箱盖起到支撑作用,提升了行李箱盖在第二位置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李箱盖的承载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位于第二位置的行李箱盖在行车过程中发生窜动而产生异响的现象发生,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1.一种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5)和所述第二滑动部(2)其中一者包括滑块,所述第一滑动部(5)和所述第二滑动部(2)其中另一者包括滑槽,且所述滑槽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并且能够相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杆(3),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杆(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件(1)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5)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杆(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后备箱(200)的底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1)沿车辆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1)分设在所述行李箱盖(100)的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8.一种行李箱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箱盖(1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
9.一种后备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备箱(200)以及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箱盖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备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200)内还设置有固定结构(201);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行李箱盖的连接结构,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后备箱总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驾乘舱(400)和所述后备箱(200),所述驾乘舱(400)和所述后备箱(200)连通,所述驾乘舱(400)内的至少最后排座椅(300)可朝向车头的方向折叠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