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001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飞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替代步行的飞翔器,具体说是一种背在人身上、 能使人在空中滑翔的飞翔器。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球吸引力的作用,目前步行时人只能在路上行走,人们尚不能 在空中行走、滑翔,目前尚没有器械能够使人在空中行走、滑翔。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行走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 种能使人在空中行走、滑翔的飞翔器。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氢气桶、进气阀门、气管、出气阀门、软棚、调节带、牵拉带、腰带、背 带组成,氢气桶为长方形,氢气桶背在人背上,没有不适感,氢气桶内盛液态氢,氢气桶边上 有进气阀门,氢气桶由气管与软棚接通,气管的一侧有出气阀门,软棚由薄膜围成,软棚内 有封闭内腔,封闭内腔填充满氢气后,软棚便在空气中产生巨大的上升力,它能将软棚下方 的氢气桶及人体提起,至空中,软棚的上端有调节带,软棚的下端有牵拉带,牵拉带一方面 可与调节带一起,对软棚滑翔方向起着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牵拉着软棚下方的人体,使人体 不会掉落下去,调节带、牵拉带下端连接腰带,腰带系在氢气桶上,氢气桶的一侧另有两条 背带。与目前的行走方式相比,借助它的氢气桶、进气阀门、气管、出气阀门、软棚、调节 带、牵拉带、腰带、背带,人便可以在空中行走、滑翔。


图1产品结构图图中1、氢气桶2、进气阀门3、气管4、出气阀门5、软棚6、调节带7、牵拉带 8、腰带9、背带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氢气桶1、进气阀门2、气管3、出气阀门4、软棚5、 调节带6、牵拉带7、腰带8、背带9组成,氢气桶1为长方形,氢气桶1背在人背上人没有不 适感,氢气桶1内盛液态氢,氢气桶1的一边有进气阀门2,氢气桶1的进气阀门2与气管3 连接,气管3的一侧有出气阀门4,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软棚5,软棚5由不透气薄膜围成, 软棚5内有封闭内腔,软棚5上端有调节带6,软棚5下端有牵拉带7,调节带6、牵拉带7的 另一端连接腰带8,腰带8连接在氢气桶1的一侧,氢气桶1的一侧另有背带9,使用时,背 带9套系在使用者的两肩部,氢气桶1背在使用者背部,腰带8系在使用者的腰部,将捆在 氢气桶1背侧、呈折叠状态的软棚5拉开,检查一下出气阀门4,打开进气阀门2,氢气桶1 内氢气充至软棚5内的封闭内腔,软棚5张开,上升、牵拉着软棚5下方的人体、氢气桶1,人 便可在空中滑翔,使用完毕后,关掉进气阀门2,打开出气阀门4,软棚5内氢气由气管3的 出气阀门4排出,折叠好软棚5,平放至氢气桶1背侧,空中行走即完成。
权利要求一种飞翔器,由氢气桶(1)、进气阀门(2)、气管(3)、出气阀门(4)、软棚(5)、调节带(6)、牵拉带(7)、腰带(8)、背带(9)组成,其特征是氢气桶(1)内盛液态氢,氢气桶(1)边上有进气阀门(2),氢气桶(1)的进气阀门(2)连接气管(3),气管(3)一侧有出气阀门(4),气管(3)的另一端连接软棚(5),软棚(5)由不透气薄膜围成,软棚(5)内有封闭内腔,软棚(5)上端有调节带(6),软棚(5)下端有牵拉带(7),调节带(6)、牵拉带(7)的另一端连接腰带(8),腰带(8)连接在氢气桶(1)的一侧,氢气桶(1)的一侧另有两条背带(9)。
专利摘要一种飞翔器是一种替代步行时用的飞翔器,由氢气桶、进气阀门、气管、出气阀门、软棚、调节带、牵拉带、腰带、背带组成,氢气桶内盛液态氢,氢气桶边上有进气阀门,进气阀门连接气管,气管一侧有出气阀门,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软棚,软棚上端有调节带,软棚下端有牵拉带,调节带、牵拉带的另一端连接腰带,腰带连接在氢气桶的一侧,氢气桶的一侧另有背带,它背在人背上,能使人在空中行走、滑翔,可广泛应用于生活、娱乐、救生等领域中。
文档编号B64C31/00GK201633922SQ20102017607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
发明者王建友 申请人:王建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