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行走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50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太空行走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空行走动力装置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太空作为人类探索开发的领域,因为失重的影响,人类无法灵活的进行移动,基本上是靠喷气式反冲力进行移动,该种设备存在消耗,无法保障持续性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式、可持续性工作的太空行走动力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太空行走动力装置,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前驱动机构与后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左线轮与右线轮,左右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均包括有并排设置在壳体上的上下转轴,上下转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相连,上转轴或下转轴由手柄驱动转动,上下转轴上分别设有两根拉绳,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板,滑板的四个角分别与上下转轴上的拉绳连接,所述壳体前侧设有活动块,相应的壳体前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弹性筒,弹性筒内端与滑板相连,弹性筒与活动块相匹配,活动块与线轮之间通过固定绳相连,该固定绳穿过弹性筒与滑板。

所述左右线轮之间设有离合结构,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左右线轮之间相互配合的离合齿,且左线轮或右线轮可在轴上滑动,并由紧固件定位。

所述壳体外侧上设有供人手穿入的套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太空行走动力装置,采用机械式驱动,将弹性力转化为前驱的动力,方便了在太空中的行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侧壳体隐藏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侧壳体隐藏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太空行走动力装置,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外侧上设有供人手穿入的套环2,所述壳体1内设有前驱动机构与后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左线轮3与右线轮4,左右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均包括有并排设置在壳体1上的上转轴5与下转轴6,上下转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相连,上转轴5或下转轴6由手柄7驱动转动,上下转轴上分别设有两根拉绳8,所述壳体1内设有滑板9,滑板9的四个角分别与上下转轴上的拉绳连接,上转轴上的两根拉绳连接滑板上面的左右角,下转轴上的两根拉绳连接滑板下面的左右角,所述壳体1前侧设有活动块10,活动块10包含柱形身和两端的锥形头,相应的壳体1前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弹性筒11,弹性筒11为橡胶制成的弹性筒体,弹性筒内端与滑板9相连,弹性筒11内腔与活动块10外形相匹配,活动块10与线轮之间通过固定绳12相连,该固定绳12穿过弹性筒11与滑板9。

所述左右线轮之间设有离合结构13,所述离合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左右线轮之间相互配合的离合齿,且左线轮或右线轮可在轴上滑动,并由紧固件定位。

本发明工作时,手穿入套环2内,转动前驱动机构的手柄,上下转轴转动,四根拉绳同时收缩,滑板向内移动,并拉着弹性筒向内拉伸变形,将活动块塞入套筒内,然后释放手柄,活动块将会在弹性筒的作用下向外发射,以此产生向前的冲力,带动人体前进;同时,活动块带动固定绳,使线轮转动,使另一侧的活动块收拢进入弹性筒内,反转壳体1即可继续交替同理使用。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空行走动力装置,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前驱动机构与后驱动机构,前后驱动机构之间设有左线轮与右线轮,左右线轮同轴联动设置,所述前后驱动机构均包括有并排设置在壳体上的上下转轴,上下转轴通过啮合的齿轮传动相连,上转轴或下转轴由手柄驱动转动,上下转轴上分别设有两根拉绳,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板,滑板的四个角分别与上下转轴上的拉绳连接,所述壳体前侧设有活动块,相应的壳体前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弹性筒,弹性筒内端与滑板相连,弹性筒与活动块相匹配,活动块与线轮之间通过固定绳相连,该固定绳穿过弹性筒与滑板。本发明采用机械结构,实现可持续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仕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