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89619发布日期:2021-11-15 22:0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2.无人飞行器或称无人驾驶飞机,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现有的无人飞行器大多是用于拍摄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能在飞行过程中投掷。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飞行驱动机构、脚座、投放桶、投放盖与开闭控制机构;
5.两个所述飞行驱动机构分别固设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飞行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螺旋桨与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固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桨的中心固定连接;
6.所述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底端,所述投放桶与所述脚座固定连接,所述投放桶的一侧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放盖铰接于所述投料口,所述开闭控制机构与所述投放盖控制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开闭控制机构包括舵机、摇杆、锁臂、卷簧、挠性钢丝与皮筋圈,所述脚座的一侧具有第一钩爪,所述脚座的另一侧具有锁部,所述锁臂的头端与所述锁部铰接且设有所述卷簧,所述锁臂的中间具有第二钩爪,所述锁臂的尾端与所述挠性钢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的机体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挠性钢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钩爪能钩住所述皮筋圈的一端,所述皮筋圈绕过且抵住所述投放盖,所述第二钩爪能钩住所述皮筋圈的另一端。
8.进一步地,还包括加长支撑板,所述脚座的两侧还固设有所述加长支撑板。
9.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
1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涵道圈,每个所述涵道圈中固设有所述驱动电机。
11.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后端开设有锁孔。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机身的底端安装投放桶,在无人飞行器飞至指定位置后,控制投放盖打开,投放桶里的闪光弹、烟雾弹等非攻击性武器或攻击性武器、救援物资
等物品掉落,实现投掷功能;加长支撑板用于放置在平面上,稳定支撑机身;安装的摄像头便于遥控人员精准控制投掷。
附图说明
1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结构示意立体图一。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结构示意立体图二。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皮筋圈与第一钩爪、第二钩爪的连接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舵机在机身的位置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脚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锁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锁孔插入插销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机身1;锁孔11;脚座2;第一钩爪21;锁部22;加长支撑板23;投放桶3;投放盖4;支撑架5;涵道圈51;螺旋桨6;驱动电机7;舵机8;摇杆9;锁臂10;第二钩爪101;挠性钢丝20;皮筋圈30;摄像头40;插销50。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无法投掷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捷投掷的技术效果。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在机身的底端安装投放桶,在无人飞行器飞至指定位置后,控制投放盖打开,投放桶里的烟雾弹等掉落,实现投掷功能。
24.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25.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优选实施例。
26.本实用新型包括:机身1、飞行驱动机构、脚座2、投放桶3、投放盖4 与开闭控制机构;两个所述飞行驱动机构分别固设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所述飞行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5、螺旋桨6与驱动电机7,每个所述支撑架5 设有两个涵道圈51,每个所述涵道圈51中固设有所述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桨6的中心固定连接;
27.所述脚座2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1的底端,所述投放桶3与所述脚座2 固定连接,所述投放桶3的一侧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放盖4铰接于所述投料口,所述开闭控制机构与所述投放盖4控制连接。投放桶3里放置闪光弹、烟雾弹等非攻击性武器或攻击性武器、救援物资等物品,然后用投放盖4 盖住。当警用涵道机飞入建筑内后,遥控人员远程操控开闭控制机构,从而打开投放盖4,实现投掷功能。本实用新型为警用设备。
28.所述开闭控制机构包括舵机8、摇杆9、锁臂10、卷簧(未图示)、挠性钢丝20与皮筋圈30,所述脚座2的一侧具有第一钩爪21,所述脚座2 的另一侧具有锁部22,所述锁臂10的头端与所述锁部22铰接且设有所述卷簧,所述锁臂10的中间具有第二钩爪101,所述锁臂10的尾端与所述挠性钢丝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舵机8的机体与所述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舵机8的输出轴与所述摇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摇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挠性钢丝20的另
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钩爪21能钩住所述皮筋圈30 的一端,所述皮筋圈30绕过且抵住所述投放盖4,所述第二钩爪101能钩住所述皮筋圈30的另一端。投放盖4有两个,皮筋圈30抵住投放盖4时为拉伸状态。还包括加长支撑板23,所述脚座2的两侧还固设有所述加长支撑板23。
29.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在收到投掷信号后控制舵机8,使遥杆摆动,通过拉紧挠性钢丝20进而拉动锁臂10,卷簧为收紧状态,皮筋圈30的一端就脱离第二钩爪101,皮筋圈30收缩不再抵住投放盖4,投放盖4打开,实现投掷功能。舵机8再使摇杆9反向摆动,挠性钢丝20为松弛柔软状态,卷簧复位使锁臂10转回初始位置;便于下次再安装皮筋圈30。
30.还包括摄像头40,所述摄像头40固设于所述机身1的前端。摄像头40 将拍摄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给遥控人员,便于遥控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所处的环境,从而便于精准投掷。
31.所述机身1的后端开设有锁孔11。当将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置于运输设备上,用插销50插入锁孔11,这样就能将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锁住,方便运输。
3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飞行驱动机构、脚座、投放桶、投放盖与开闭控制机构;两个所述飞行驱动机构分别固设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飞行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螺旋桨与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固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桨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的底端,所述投放桶与所述脚座固定连接,所述投放桶的一侧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放盖铰接于所述投料口,所述开闭控制机构与所述投放盖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控制机构包括舵机、摇杆、锁臂、卷簧、挠性钢丝与皮筋圈,所述脚座的一侧具有第一钩爪,所述脚座的另一侧具有锁部,所述锁臂的头端与所述锁部铰接且设有所述卷簧,所述锁臂的中间具有第二钩爪,所述锁臂的尾端与所述挠性钢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的机体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挠性钢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钩爪能钩住所述皮筋圈的一端,所述皮筋圈绕过且抵住所述投放盖,所述第二钩爪能钩住所述皮筋圈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长支撑板,所述脚座的两侧还固设有所述加长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设于所述机身的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涵道圈,每个所述涵道圈中固设有所述驱动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后端开设有锁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投掷功能的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飞行驱动机构、脚座、投放桶、投放盖与开闭控制机构;两个飞行驱动机构分别固设于机身的两侧,飞行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螺旋桨与驱动电机,支撑架固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的中心固定连接;脚座固定连接于机身的底端,投放桶与脚座固定连接,投放桶的一侧开设有投料口,投放盖铰接于投料口,开闭控制机构与投放盖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机身的底端安装投放桶,在无人飞行器飞至指定位置后,控制投放盖打开,投放桶里的物品掉落,实现投掷功能。实现投掷功能。实现投掷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陈功敏 林鑕瑜 林成 刑志超 林圣雄 郑力元 任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莱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