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9259发布日期:2022-01-12 08:0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数的无人机的尾旋翼尾电机与尾旋翼的布置结构,都是将尾旋翼尾电机的驱动轴直接与尾旋翼安装轴承连接起来的,一般情况下,尾旋翼与尾电机在机尾上是上下结构设置,这种情况下,机尾的重量会很大,而且会增大俯仰及偏航的转动惯量,机身的灵活性也较差,但是把尾电机与尾旋翼分开来设置,两者之间连接的传动带的张紧又不好调节,也不好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不仅为尾旋翼和尾电机的分体设置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更好的调节两者传动用的传动带的张紧调节。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传动轴间距可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旋翼与驱动旋翼旋转的电机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机尾末端的轴承安装板,轴承安装板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外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尾旋翼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上,还包括滑动座组件,轴承安装板通过滑动座组件与机尾的末端可调距连接,机尾的前端设置有尾电机及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在尾电机提供动力源的情况下通过传动带同步运动。
6.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组件包括滑动座本体、尾巴末端镶件、压紧圆环和锁紧件,所述尾巴末端镶件镶嵌在机尾的末端,所述尾巴末端镶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滑动座本体固定在轴承安装板上,所述滑动座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滑动座圆柱面,滑动座圆柱面内嵌于尾部末端镶件内部,并可在尾部末端镶件内部伸缩,传动带穿过滑动座本体及前端的滑动座圆柱面,滑动座圆柱面的四周还均布有多个沿传动带方向的长孔,安装孔和长孔通过锁紧件锁紧,并且可通过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上调节锁紧的部位。
7.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圆柱面的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夹紧滑动座圆柱面以及尾巴末端镶件,所述压紧圆环上还设置有通孔,压紧圆环套设在传动带外,锁紧件依次通过安装孔、长孔和压紧圆环上的通孔锁紧。
8.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采用螺丝。
9.进一步地,轴承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张紧轮,两个张紧轮分别设置在从第一同步带轮引出后的两传动带的外侧,用于减小皮带间距使其可穿过滑动座组件内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尾电机与尾旋翼分体设置,可以通过本调节结构在前后移动尾旋翼时,调节传动带的松紧,方便传动带的张紧调节和更换。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滑动座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相互组合。
15.如图1-3所示,一种传动轴间距可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旋翼与驱动旋翼旋转的电机之间的距离,设置在机尾末端的轴承安装板1,轴承安装板1上安装有轴承2,轴承2外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3,尾旋翼4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3上,还包括滑动座组件5,轴承安装板1通过滑动座组件5与机尾的末端可调距连接,机尾的前端设置有尾电机6及第二同步带轮7,第一同步带轮3和第二同步带轮7在尾电机6提供动力源的情况下通过传动带8同步传动。首先,通过将尾电机安装在远离尾旋翼的部位,可以减少尾端重量从而降低了俯仰及偏航的转动惯量,提升机动灵活性。
16.另外,所述滑动座组件5包括滑动座本体51、尾巴末端镶件52、压紧圆环53和锁紧件54,所述尾巴末端镶件52镶嵌在机尾的末端,所述尾巴末端镶件52上设置有安装孔52a,所述滑动座本体51固定在轴承安装板1上,所述滑动座本体51的前端还设置有滑动座圆柱面51a,滑动座圆柱面51a可伸缩内嵌于尾部末端镶件52及机尾内部,传动带8穿过滑动座本体及前端的滑动座圆柱面51a,滑动座圆柱面51a的四周还均布有多个沿传动带方向的长孔51b,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紧圆环53上还设置有通孔53a,压紧圆环套设在传动带外,锁紧件54依次通过安装孔52a、长孔51b和压紧圆环上的通孔锁紧,并且可通过在长孔51b的长度方向上调节锁紧的部位,本实施例的锁紧件采用松紧4个均布的夹紧螺钉进行调节,即可前后移动轴承安装板,进而调节皮带松紧,实现皮带的张紧及更换安装。再通过压紧圆环变形将滑动座圆柱面与尾巴末端镶件的孔面夹紧,由此固定轴承固定板。
17.本实施例的锁紧件54可采用螺丝或螺栓等具备锁紧功能的锁紧件,轴承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两个内置轴承的张紧轮9,两个张紧轮9分别设置在从第一同步带轮3引出后的两传动带的外侧,张紧轮位置固定,主要作用是减小皮带间距使其可穿过滑动座组件内孔。传动带的下部还设置有冗余部10,尾电机为固定端,通过松紧锁紧件即可前后移动轴承安装板,进而可前后移动尾旋翼,再通过调节张紧轮,实现传动带松紧调节,两个内置轴承的张紧轮可增大同步带轮包角,增大有效拉力,提高传动工作能力,同时减小皮带间距。
18.以上所属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集中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旋翼与驱动旋翼旋转的电机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机尾末端的轴承安装板,轴承安装板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外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尾旋翼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上,还包括滑动座组件,轴承安装板通过滑动座组件与机尾的末端可调距连接,机尾的前端设置有尾电机及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在尾电机提供动力源的情况下通过传动带同步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组件包括滑动座本体、尾巴末端镶件、锁紧件,所述尾巴末端镶件镶嵌在机尾的末端,所述尾巴末端镶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滑动座本体固定在轴承安装板上,所述滑动座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滑动座圆柱面,滑动座圆柱面内嵌于尾部末端镶件内部,并可在尾部末端镶件内伸缩,传动带穿过滑动座本体及前端的滑动座圆柱面,滑动座圆柱面的四周还均布有多个沿传动带方向的长孔,安装孔和长孔通过锁紧件锁紧,并且可通过在长孔的长度方向上调节锁紧的部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圆柱面的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夹紧滑动座圆柱面以及尾巴末端镶件的压紧圆环,所述压紧圆环上还设置有通孔,压紧圆环套设在传动带外,锁紧件依次通过安装孔、长孔和压紧圆环上的通孔锁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采用螺丝。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张紧轮,两个张紧轮分别设置在从第一同步带轮引出后的两传动带的外侧,用于减小皮带间距,使其可穿过滑动座组件内孔。

技术总结
一种传动轴间距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旋翼与驱动旋翼旋转的电机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机尾末端的轴承安装板,轴承安装板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外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尾旋翼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上,还包括滑动座组件,轴承安装板通过滑动座组件与机尾的末端可调距连接,机尾的前端设置有尾电机及第二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在尾电机提供动力源的情况下通过传动带同步运动,将尾电机与尾旋翼分体设置,可以通过本调节结构在前后移动尾旋翼时,调节传动带的松紧,方便传动带的张紧调节和更换。的张紧调节和更换。的张紧调节和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李钊 唐知杨 王江平 梅粲文 邓真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紫燕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