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及回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04004发布日期:2023-04-19 12:0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及回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起吊装置,具体讲是一种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及回收方法,属于无人机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航空器在水上回收主要分为两大类:舰载回收和落水回收。舰载回收包括舰载机拦阻回收、撞网回收、撞线回收、机械臂捕捉等方式;落水回收包括水上飞机在水面滑行降落、伞降飞机落水后漂浮在水面由舰艇打捞回收、其他异常落水的飞机由舰艇应急打捞回收等。

2、在伞降无人机落水后的回收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无人机落水后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其次保证无人机有合适的漂浮姿态,然后面对的就是如何搜索、捕获、牵引和起吊的问题。关于捕获、牵引和起吊的问题,以美国的石鸡靶机举例,该靶机机身中部自带一个钢丝吊环,开伞后钢丝吊环竖起,落水后靶机漂浮在水面上,打捞小艇找到靶机后,派出两名潜水员携带绳索下水,将绳索穿过钢丝吊环后,将靶机用绳索缠绕捆绑,将绳索的另一端固定在打捞小艇上;靶机与打捞小艇连结完毕后,潜水员上艇,打捞小艇将无人机牵引至母舰;母舰吊机放下吊钩,小艇潜水员再次下水,由潜水员将吊钩与靶机钢丝吊环对接;母舰将靶机吊起,转移到母舰甲板,完成起吊回收作业。该作业方式的主要弊端是打捞小艇需要配置潜水员,且在风浪较大时,潜水员容易受到人身伤害。

3、作为改进的方案,在捕获环节,亦可以设计钩杆来勾取机身上的钢丝吊环,钩杆一端有挂钩、一端连接有牵引绳索。但是此方案,在风浪较大时,无人机和打捞小艇均处于随浪运动状态,钩挂作业很难完成,而且非常容易发生无人机和打捞小艇的碰撞损坏,严重的碰撞可以导致无人机破损漏水,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无人机进水沉没。并且在钩挂过程中,人员也存在落水危险。在起吊环节,也需要就近钩挂作业,完成起吊设备和无人机吊环的连接,因此同样存在无人机与打捞小艇及母舰撞击损坏风险,同样存在人员落水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安全系数高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及回收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包括弹射组件和牵引起吊绳,所述弹射组件设置在无人机上;

3、所述牵引起吊绳收一端连接弹射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无人机;

4、所述弹射组件用于向外抛出弹射件,所述弹射件可拉动牵引起吊绳向无人机外侧展开,所述弹射件弹出后可漂浮在水面上。

5、本发明中,所述牵引起吊绳的拉伸强度至少为无人机重量的6倍。

6、本发明中,所述,牵引起吊绳长度为无人机机身长度的3-3.5倍。

7、本发明中,所述气胀弹组件包括气胀弹本体、底座及抛弹机构;

8、所述气胀弹本体包括作业部与弹射部,所述弹射部位于作业部的下方且与作业部同轴设置,所述弹射部的直径小于作业部的直径;

9、所述在底座上设置容纳槽,所述弹射部设置在容纳槽内;

10、所述弹射部的外部套设压簧,所述压簧的底端设置在底座的顶面上,压簧的顶端与作业部的底部相接触;

11、所述抛弹机构伸入底座中与弹射部的相接触,对弹射部进行锁定或解锁。

12、本发明中,所述牵引起吊绳收纳在容绳组件内。

13、本发明中,所述容绳组件包括绳盒和设置于绳盒内的绕绳板,绕绳板可从绳盒中整体抽出;所述绳盒上设有出绳口。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水上回收方法,所述无人机上安装上述水上牵引起吊装置,

15、s1.当无人机抵达预定区域上空后,打开回收伞进行减速下降;

16、s2.当无人机进入稳降阶段后,弹射组件向外抛出弹射件,弹射件牵出牵引起吊绳向下运行,牵引起吊绳拉直后无人机继续稳降;

17、s3.弹射件先触水后形成漂浮物漂浮在水面上;

18、s4.在外部风力作用下,随后牵引起吊绳与无人机相继落水,无人机入水点与弹射件的入水点之间形成安全距离,无人机与弹射件之间的牵引起吊绳近似直线伸展;

19、s5.打捞船抓取弹射件,将牵引起吊绳与打捞船连接固定,后牵引至起吊船起吊装置下方;

20、s6.解除打捞船只与牵引起吊绳之间的连接,再将牵引起吊绳连接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将无人机起吊到预定的位置。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取消钢丝吊环的无人机结构,在无人机上设置弹射组件及由弹射件拉出的高强度牵引起吊绳,牵引起吊合二为一。在风浪大的环境下,保证无人机落水后气胀弹与无人机拉开一定的安全距离,利用高强度牵引起吊绳完成捕获牵引作业和起吊回收作业。该装置避免了捕获环节和起吊环节的两次人工钩挂作业,保证了回收作业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尤其在风浪较大的天气回收时,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有突出的优势。(2)通过设置容绳组件,可以对牵引起吊绳进行有效的收纳和整理,降低空间的占用,提升弹射组件拉动牵出的可靠性。(3)高强度牵引起吊绳的拉伸强度为无人机重量的6倍可以保证其在海上起吊的安全可靠;(4)高强度牵引起吊绳长度选择为无人机机身长度的3倍,可以保证在海上牵引时打捞船只与无人机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回收方法中无需在无人机落水后再派人下水进行辅助操作,整个回收过程操作人员无需接近无人机,也避免了无人机与打捞船只之间的碰撞,其大大保证了人员和无人机本身的安全性;无需在无人机的机身外侧添加起吊钢丝吊环,减小了飞行阻力,增加了无人机飞行速度和航行时间;将牵引绳和起吊绳二合一,不仅简便了操作,而且节约了回收成本,极大缩短了回收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射组件和牵引起吊绳,所述弹射组件设置在无人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起吊绳的拉伸强度至少为无人机重量的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起吊绳长度为无人机机身长度的3-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胀弹组件包括气胀弹本体、底座及抛弹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起吊绳收纳在容绳组件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绳组件包括绳盒和设置于绳盒内的绕绳板,绕绳板可从绳盒中整体抽出;所述绳盒上设有出绳口。

7.一种无人机水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安装权利要求1所述水上牵引起吊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无人机水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还包括自动抛去回收伞的过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水上牵引起吊装置,属于无人机回收装置领域。包括弹射组件和牵引起吊绳,所述弹射组件设置在无人机上;所述牵引起吊绳收一端连接弹射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无人机;弹射组件用于向外抛出弹射件,弹射件可拉动牵引起吊绳向无人机外侧展开,弹射件弹出后可漂浮在水面上。采用取消钢丝吊环的无人机结构,在无人机上设置弹射组件及由弹射件拉出的高强度牵引起吊绳,在风浪大的环境下,保证无人机落水后气胀弹与无人机拉开一定的安全距离,利用高强度牵引起吊绳完成牵引作业和起吊回收作业。该装置避免了牵引环节和起吊环节的两次人工钩挂作业,保证了回收作业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水上回收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赵亚满,涂金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