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3193发布日期:2023-04-21 16:1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导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发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轨。


背景技术:

1、在航天发射领域,导轨主要实现对产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现有的导轨主要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虽然金属导轨结构的承载裕度大,耐烧蚀性能稳定,应用比较成熟,但是对于纵向长度较大的大型装置,由于重量大,较大的重量对整个发射装置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且金属导轨需要频繁更换,经济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并且承载功能和抗热烧蚀性能优良,可重复使用的导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导轨,所述导轨由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拉挤成型。

4、进一步地,本发明导轨包括第一导轨组件、第二导轨组件、第三导轨组件,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及所述第三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的表面为第一承载面、底面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导轨组件的表面为第二承载面、底面为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三导轨组件的表面为第三承载面、底面为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三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三承载面形成连续的弧面。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的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相连接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三导轨组件的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相连接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三凸台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凹槽内。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三导轨组件之间均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导轨组件与所述第三导轨组件之间均相互连接粘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均设置有预埋连接件。

9、进一步地,所述预埋连接件为金属件,各所述预埋连接件分别粘接于一个预埋件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均开设有预埋件孔,各所述预埋连接件分别穿过一个所述预埋件孔并与所述预埋件孔相互粘接,所述预埋件固定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均相互粘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三承载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均设置有多个连接筋,将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三承载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空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三导轨组件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均设置有多个连接柱销,各所述连接柱销与各所述空腔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柱销适于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空腔内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相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轨组件相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导轨组件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封堵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导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一种导轨,由于由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经拉挤成型制成,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并且承载功能和抗热烧蚀性能优良,可重复使用,拉挤成型的工艺过程省原料、能耗低、效率高。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导轨作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由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拉挤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轨组件(1)、第二导轨组件(2)、第三导轨组件(3),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及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的表面为第一承载面、底面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的表面为第二承载面、底面为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的表面为第三承载面、底面为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三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三承载面形成连续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的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相连接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的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相连接的侧边上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三凸台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之间、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与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之间均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之间、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与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之间均相互连接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均设置有预埋连接件(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件(4)为金属件,各所述预埋连接件(4)分别粘接于一个预埋件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上均开设有预埋件孔,各所述预埋连接件(4)分别穿过一个所述预埋件孔并与所述预埋件孔相互粘接,所述预埋件固定块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均相互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三承载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均设置有多个连接筋,将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三承载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均设置有多个连接柱销(6),各所述连接柱销(6)与各所述空腔一一对应,各所述连接柱销(6)适于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空腔内使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相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轨组件(2)相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导轨组件(3)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封堵块(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发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导轨,所述导轨由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成,本发明导轨包括第一导轨组件、第二导轨组件、第三导轨组件,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及所述第三导轨组件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的表面为第一承载面、底面为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导轨组件的表面为第二承载面、底面为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为弧面,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相对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对称。本发明导轨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并且承载功能和抗热烧蚀性能优良,可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昶,徐甲明,张云巧,程明龙,欧阳松,何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