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5557发布日期:2023-04-19 10:0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的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而由于系留无人机为了降低和节约成本是没有外加保护罩,将通讯基站直接放到无人机上部或吊在无人机机身下部,直接外露,首先是不美观,且连接接头和馈线开放外露,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造成短路,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设置有上滑轨与下滑轨,所述上滑轨与下滑轨内部设置有便于对无人接挂载设备进行保护的保护组件。

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本体底部的上层圆板,所述上层圆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支撑连接杆,所述中间支撑连接杆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层圆板,所述中间支撑连接杆表面下部固定设置有光电复合电缆接头与系留挂钩。

5、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设置于上滑轨内部的上圆球头,所述上圆球头与上滑轨滑动连接设置,所述上圆球头表面固定设置有细圆棒,所述细圆棒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圆球头,且下圆球头与下滑轨滑动连接设置,所述细圆棒表面粘接设置有伞布,所述伞布表面固定设置有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

6、优选的,所述上层圆板体积与下层圆板的体积相等,且上层圆板与下层圆板均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7、优选的,所述细圆棒的数量为十三根,且细圆棒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8、优选的,所述中间支撑连接杆呈中空管状结构,且中间支撑连接杆内部设置有光电复合电缆,且光电复合电缆与光电复合电缆接头相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十三根等长的碳纤维制成的细圆棒通过顶部上圆球头与底部下圆球头在上滑轨与下滑轨内自由滑动,带动伞布闭合就形成一个灯笼保护外罩,并通过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进行粘接固定,对无人机本体底部挂载的设备进行保护;实现了便于对无人接挂载设备进行保护的目标,避免了通讯基站直接放到无人机上部或吊在无人机机身下部直接外露造成不美观且连接接头和馈线开放外露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造成短路的情况,避免了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设置有上滑轨(5)与下滑轨(6),所述上滑轨(5)与下滑轨(6)内部设置有便于对无人接挂载设备进行保护的保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无人机本体(1)底部的上层圆板(2),所述上层圆板(2)底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支撑连接杆(3),所述中间支撑连接杆(3)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层圆板(4),所述中间支撑连接杆(3)表面下部固定设置有光电复合电缆接头(13)与系留挂钩(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设置于上滑轨(5)内部的上圆球头(7),所述上圆球头(7)与上滑轨(5)滑动连接设置,所述上圆球头(7)表面固定设置有细圆棒(8),所述细圆棒(8)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圆球头(9),且下圆球头(9)与下滑轨(6)滑动连接设置,所述细圆棒(8)表面粘接设置有伞布(10),所述伞布(10)表面固定设置有魔术子贴(11)与魔术母贴(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圆板(2)体积与下层圆板(4)的体积相等,且上层圆板(2)与下层圆板(4)均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圆棒(8)的数量为十三根,且细圆棒(8)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连接杆(3)呈中空管状结构,且中间支撑连接杆(3)内部设置有光电复合电缆,且光电复合电缆与光电复合电缆接头(13)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挂载设备用防护罩,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设置有上滑轨与下滑轨。十三根等长的碳纤维制成的细圆棒通过顶部上圆球头与底部下圆球头在上滑轨与下滑轨内自由滑动,带动伞布闭合就形成一个灯笼保护外罩,并通过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进行粘接固定,对无人机本体底部挂载的设备进行保护,实现了便于对无人接挂载设备进行保护的目标,避免了通讯基站直接放到无人机上部或吊在无人机机身下部直接外露造成不美观且连接接头和馈线开放外露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造成短路的情况,避免了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梁生智,姜迪,谭健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奇成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