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6897发布日期:2024-05-17 13:0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很多产品工作过程中会有外界大量的热量输入,产品自身也有一定的发热量,但电子产品耐温一般均有严格的温度要求。现有成熟的被动热防护系统热控效率低,热防护结构质量和占用空间大,在当前隔热材料的性能很难有突破性改变前提下,需逐步引入主动热防护方式来降低产品环境和结构温度。现有的主动热防护方式是由专门的电源和泵驱动,以燃料为冷却介质,主动冷却热防护系统复杂,需要额外的管路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无需电气控制系统和驱动泵系统的条件下,精确控制系统温度,实现高热条件下长时高效热控。

2、本发明的计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存储腔体1、冷却通路3、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和密封结构5;

3、存储腔体1设置在被冷却部件的本体上,冷却通路3的两端均与存储腔体1的下端连通,且冷却通路3位于存储腔体1的下方,同时冷却通路3贴合在被冷却部件需要冷却区域,其中冷却通路3两端分别位于被冷却部件的高温区和低温区,密封结构5固定在存储腔体1上端的出气口处,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固定在密封结构5外端与存储腔体1出气口端部之间。

4、所述密封结构5采用挡片结构,挡片上设置有环形预置沟槽。

5、所述冷却通路3为折弯结构,冷却通路3的两端相对存储腔体1的轴线对称。

6、所述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采用双层结构,内层采用毛毡,外层采用微米级孔隙网膜。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冷却系统自成封闭系统,冷却介质在冷却系统的流动动力为飞行器气动加热的热能,不需要专门的电源和驱动泵,不需要接入燃料系统管路,系统工作简单可靠,使用灵活;

8、2、本发明采用汽液分离结构的渗透阻力,控制蒸发冷却系统内的气压,同时实现阻挡冷却介质蒸气携带液态冷却介质排出,实现系统温度的自反馈精确控制。

9、3、此技术利用冷却介质蒸发的高潜热实现高效热控。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是:该冷却系统包括存储腔体(1)、冷却通路(3)、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和密封结构(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5)采用挡片结构,挡片上设置有环形预置沟槽。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路(3)为折弯结构,冷却通路(3)的两端相对存储腔体(1)的轴线对称。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采用双层结构,内层采用毛毡,外层采用微米级孔隙网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循环蒸发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存储腔体(1)、冷却通路(3)、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和密封结构(5);存储腔体(1)设置在被冷却部件的本体上,冷却通路(3)的两端均与存储腔体(1)的下端连通,且冷却通路(3)位于存储腔体(1)的下方,同时冷却通路(3)贴合在被冷却部件需要冷却区域,其中冷却通路(3)两端分别位于被冷却部件的高温区和低温区,密封结构(5)固定在存储腔体(1)上端的出气口处,保压汽液分离结构(6)固定在密封结构(5)外端与存储腔体(1)出气口端部之间。本发明无需电气控制系统和驱动泵系统的条件下,精确控制系统温度,实现高热条件下长时高效热控。

技术研发人员:吴蓓蓓,罗俊航,霍浩亮,杨伟光,石晓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