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及包括该太阳翼的卫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5046发布日期:2023-06-08 17:0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及包括该太阳翼的卫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卫星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及包括该太阳翼的卫星。


背景技术:

1、太阳翼又称太阳能帆板,是一种收集太阳能的装置,通常应用于卫星、宇宙飞船以为其运行提供必要的能源。

2、太阳翼包括由多个光伏板和多个板间铰链组成的帆板,板间铰链属于扭簧铰链,可以为该帆板在实施从折叠状态转化为展开状态的过程提供动力。为了从帆板上收集各个光伏板所产的电能及各个传感器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太阳翼还包括布设在帆板上且用于将各个感应组件与卫星的主体电连接的信号线束及布设在帆板上且用于将各个光伏板与主体电连接的功率线束。

3、然而,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在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现有太阳翼的信号线束和功率线束垂直地铺过相邻光伏板之间的间隙,这种布线方式导致信号线束和功率线束产生较大的阻力,阻碍了帆板的展开运动,提高帆板出现无法完全展开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如上所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及包括该太阳翼的卫星,其解决了信号线束和功率线束在帆板实施展开运动时对帆板施加过大阻力的问题,由此降低了帆板出现无法完全展开的风险。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其包括:支架,用于连接所述卫星的主体;帆板,包括多个光伏板和用于将多个所述光伏板顺序连接为一个可折叠结构的多个板间铰链,其中处于该可折叠结构中最外侧的一个所述光伏板设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感应组件,其分别设在各个所述光伏板上;信号线束,布设在所述支架和帆板上且用于各个所述感应组件与主体电连接;功率线束,布设在所述支架和帆板上且用于将各个所述光伏板与主体电连接;多个板间架组,其分别设在所述帆板中各个相邻所述光伏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板间架组包括间隔布置且固定在不同所述光伏板上且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在任一个所述间隙中,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均被所述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固定,使得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位于所述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之间的部分在所述帆板处于折叠状态时被缠绕为与所述板间铰链的铰轴共轴的绞合形态,而在所述帆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被释放为彼此相邻的松散形态。

3、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各个所述板间线架均包括与对应所述光伏板相连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垂直且用于连接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的支撑部。

4、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在各个所述板间线架的基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沿着对应所述光伏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板间线架还包括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拧入对应所述光伏板内的螺栓。

5、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板间线架的支撑部上设有多个线孔,所述板间线架还包括能够穿过所述线孔并将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的绑扎件;在任一个所述板间架组中,所述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之间的距离为170cm-180cm。

6、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光伏板包括基板和间隔式铺设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的多个太阳能发电薄膜,以及设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且与所述功率线束和各个所述太阳能发电薄膜相连的汇流模块;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用于测量太阳朝向的太阳敏感器、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或用于检测所述帆板是否完全展开的微动开关;在每个所述间隙中均设有彼此共轴并分别处于对应所述板间架组两侧的两个所述板间铰链。

7、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法兰、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第四铰链、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法兰与主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连接所述法兰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而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最靠近所述支架的所述光伏板,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铰链连接所述法兰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而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铰链连接最靠近所述支架的所述光伏板,使得所述支架能够跟随所述帆板进行折叠和展开。

8、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铰链和第四铰链之间的板端架组,所述板端架组包括固定设在最靠近所述支架的所述光伏板上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板端线架和第二板端线架,所述第一板端线架和第二板端线架用于固定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使得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位于所述第一板端线架和第二板端线架之间的部分在所述帆板处于折叠状态时被缠绕为与所述第二铰链的铰轴共轴的绞合形态,而在所述帆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被释放为彼此相邻的松散形态。

9、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固定设在选定支杆上且用于连接所述主体的插口部件,以及与所述插口部件相配合且连接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的插头部件,其中所述选定支杆为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中的一个。

10、在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在所述选定支杆靠近所述光伏板的端部上的转向线架,所述转向线架用于固定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并对其进行换向。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其提供了一种卫星,其包括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太阳翼。

12、根据如上所提供的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及卫星,在帆板中各个相邻光伏板之间的间隙中均设有多个板间架组,板间架组包括间隔布置且固定在不同光伏板上且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使得在任一个间隙中,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均被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固定,进而使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位于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之间的部分在帆板处于展开状态时为彼此相邻的松散形态,而在帆板处于折叠状态为与板间铰链的铰轴共轴的绞合形态。基于此,当卫星达到太空并需要展开处于折叠状态的太阳翼时,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位于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之间的部分刚开始为与板间铰链的铰轴共轴的绞合形态,但在太阳翼的展开过程中会依靠各个线束自身弹性力作用下逐渐变化为彼此相邻的松散形态,由于此部分从绞合形态变化为松散形态的动力主要来源各个线束自身弹性力,且该变化完全顺应太阳翼的展开动作,所以可以保证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不会在帆板实施展开运动时对帆板施加过大的阻力,由此可以有效降低帆板出现无法完全展开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翼,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板间线架均包括与对应所述光伏板相连的基部,以及与所述基部垂直且用于连接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的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翼,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板间线架的基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沿着对应所述光伏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板间线架还包括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拧入对应所述光伏板内的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间线架的支撑部上设有多个线孔,所述板间线架还包括能够穿过所述线孔并将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的绑扎件;在任一个所述板间架组中,所述第一板间线架和第二板间线架之间的距离为170cm-180cm。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包括基板和间隔式铺设在所述基板的正面上的多个太阳能发电薄膜,以及设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且与所述功率线束和各个所述太阳能发电薄膜相连的汇流模块;所述感应组件包括用于测量太阳朝向的太阳敏感器、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或用于检测所述帆板是否完全展开的微动开关;在每个所述间隙中均设有彼此共轴并分别处于对应所述板间架组两侧的两个所述板间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太阳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法兰、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第四铰链、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法兰与主体相连,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铰链连接所述法兰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而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最靠近所述支架的所述光伏板,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铰链连接所述法兰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而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铰链连接最靠近所述支架的所述光伏板,使得所述支架能够跟随所述帆板进行折叠和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太阳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铰链和第四铰链之间的板端架组,所述板端架组包括固定设在最靠近所述支架的所述光伏板上且间隔布置的第一板端线架和第二板端线架,所述第一板端线架和第二板端线架用于固定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使得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位于所述第一板端线架和第二板端线架之间的部分在所述帆板处于折叠状态时被缠绕为与所述第二铰链的铰轴共轴的绞合形态,而在所述帆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被释放为彼此相邻的松散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太阳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在选定支杆上且用于连接所述主体的插口部件,以及与所述插口部件相配合且连接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的插头部件,其中所述选定支杆为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太阳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选定支杆靠近所述光伏板的端部上的转向线架,所述转向线架用于固定所述功率线束和信号线束并对其进行换向。

10.一种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翼。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卫星的太阳翼及包括该太阳翼的卫星,太阳翼包括:支架;具有光伏板和板间铰链的帆板;信号线束,用于将帆板上各个感应组件与主体电连接;功率线束,用于将帆板中各个光伏板与主体电连接;多个板间架组,其分别设在帆板中各个相邻光伏板之间的间隙中并均包括用于固定各类线束的第一和第二板间线架;在任一个间隙中,功率和信号线束位于第一和第二板间线架之间的部分在帆板处于折叠状态时被缠绕为与板间铰链的铰轴共轴的绞合形态,而在帆板处于展开状态时被释放为彼此相邻的松散形态。该太阳翼解决了信号线束和功率线束在帆板实施展开运动时对帆板施加过大阻力的问题,降低了帆板出现无法完全展开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张迪,冯凯,蔡超军,吕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