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飞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0968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飞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尤其是电动飞碟。
【背景技术】
[0002]本人在98年发明了《可在水下潜航的飞碟》,专利号:98110846.6 ;公开号:CN1235907A ;在00年又发明了《热动力飞碟》,专利号:00111680.0,授权公告号:CN1092122C。
[0003]这两种飞碟的结构还比较复杂,制造有较大难度,而且也还存在热辐射和电磁辐射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未能成功实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更安全、也更易制造的飞碟。本发明以以下方案解决本发明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5]由碟舱体、防护罩、碟翅、驱动机构、动力源和操纵机构共同构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飞碟。
[0006]所述碟舱体为含有舱室的大体呈短圆筒形的结构。
[0007]由两根以上的竖向撑杆连接的上防护圈与下防护圈分别由两根以上的横向撑杆与所述碟舱体固装形成所述防护罩。
[0008]所述碟翅是处于所述防护罩之内、并活套安装于所述碟舱体上、可绕所述碟舱体旋转的、呈上下层排列的上层碟翅和下层碟翅共同构成。在所述上层碟翅和所述下层碟翅上均固装有传动部件。
[0009]所述驱动机构是由至少固装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碟舱体这两种部件中的一种部件之上的电机、并由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和我本人以前发明的绳传动机构中的一种以上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固装于所述上层碟翅和所述下层碟翅上的传动部件连接后共同构成。
[0010]所述动力源由固装于所述舱室内的电池和发电机这两种设备中的一种以上的所述设备构成。
[0011]所述操纵机构由安装于所述舱室内的无线操纵平台和人工操纵平台这两种操纵平台中的一种以上的所述操纵平台构成;共同构成所述操纵机构的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室内的空气压缩机和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上的喷气口以及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连通所述喷气口的气管之间所设置的、可控制所述气管内气流的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
[0012]所述舱室为舱室内设为含装有座椅和无座椅这两种舱室中的一种舱室。
[0013]通过操纵平台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碟翅,使上层碟翅和下层碟翅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碟舱体旋转,并由电机的旋转方向限定上层碟翅与下层碟翅在旋转时的旋转方向相反和所产生的升力方向相同;操纵平台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与关,接通和断开与气管连接的喷气口的喷气状态,就可以控制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动飞碟的飞行姿态和飞行方向,也就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电动飞碟的顺利飞行。
[0014]本发明的结构更为简单易造和更为安全,也更易实施,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贫困中的发明人而言,更易制作实验样机,也就更易推广这一技术了。这对国家也是很有益的。飞碟也必然具有广泛的军事用途。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动飞碟主视图。
[0017]图2是图1俯视图。
[0018]图3是图2去碟盖剖视图。
[0019]图4是图3A-A剖视图。
[0020]图5是图3B-B剖视图。
[0021]图6是与图1同视向的下层碟翅主视、剖视图。
[0022]图7是图6俯视图。
[0023]图8是与图1同视向的齿轮传动时的电机安装位置图。
[0024]图9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动飞碟操纵示意图(与图4同视向)。
[0025]图中:1、碟舱盖,2、上层碟翅,3、上防护圈,4、后喷气口,5、后电机,6、竖向撑杆,7、下防护圈,8、碟舱底,9、螺栓,10、皮带,11、前喷气口,12、前电机,13、下层碟翅,14、左喷气口,15、横向撑杆,16、外轭圈,17、碟翅板,18、右喷气口,19、铰链,20、蝶舱体基板,21、上箍圈,22、内轭圈,23、气管,24、25、中箍圈,26、下箍圈,27、间隔孔,28、29、30、皮带槽,31、仰角,32、齿轮,33、左电磁阀,34、空压机,35、前电磁阀,36、右电磁阀,37、后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案
[0026]见图6、图7:图6是与图1同视向的下层碟翅主视剖视图。下层碟翅在工作时顺图7中的箭头方向旋转。下层碟翅由内轭圈22和外轭圈16共同夹持式固装着碟翅板17。碟翅板17在与内轭圈22和外轭圈16固装时有一个明显的水平向上的倾斜度(见图7剖视部分),这个倾斜度在碟翅旋转时的前进向上形成仰角31,仰角31可使碟翅在做绕轴旋转时获得升力、也就能使飞碟获得升力,从而可使飞碟作升降或横向前进与倒退的飞行。上层碟翅结构与下层碟翅的结构基本相同。在碟翅板17的追尾性排列中还设有间隔孔27。
[0027]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先参照图3,由设有碟舱底8的碟舱体基板20、上箍圈21、中箍圈25和下箍圈26共同形成的碟舱体上设有由铰链19连接的透明碟舱盖1,上箍圈21、中箍圈25和下箍圈26分别由螺栓9与碟舱体基板20固装。上防护圈3、下防护圈7分别由横向撑杆15与碟舱体上的上箍圈21和下箍圈26固装而形成防护罩。由内轭圈22与外轭圈16共同固装着碟翅板17而分别形成上层碟翅2和下层碟翅13。上层碟翅2上的内轭圈22活套安装于碟舱体之上,并受上箍圈21和中轭圈25的活套性夹持。下层碟翅13上的内轭圈22活套安装于碟舱体之上,并受中箍圈25和下箍圈26的活套性夹持。后电机5与竖向撑杆6固装(见图1);前电机12也与竖向撑杆6固装(见图3)。气管23设在横向撑杆15之上。在气管23上还设有前喷气口 11、后喷气口 4、左喷气口 14和右喷气口 18。
[0028]见图8,图8是与图1同视向的齿轮传动时的电机安装位置图。前电机12和后电机5均固装于碟舱体之上,并由齿轮32与电机连通。
[0029]见图9并参照图3、图4及各图:操纵平台通过给前电机12和后电机5供电一一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皮带槽30内的皮带10驱动上层碟翅2和下层碟翅13绕轴旋转,使飞碟获得升力一一飞碟升起。因为上层碟翅2和下层碟翅13旋转方向相反、产生的升力方向相同,因此可以相互抵消旋转时产生的扭矩力一一使飞碟飞行平稳。位于空中的飞碟的转向、倾斜和升降都是由各相关喷气口喷出的气流所产生的推力实现的:操纵平台通过开启和关闭左电磁阀33时可控制左喷气口 14的气流,也就可以使飞行中的飞碟向右转和停止向右转;操纵平台通过开启和关闭右电磁阀36时可控制右喷气口 18的气流,也就可以使飞行中的飞碟向左转和停止向左转;操纵平台通过开启和关闭前电磁阀35时可控制前喷气口 11的气流,也就可以使飞行中的飞碟抬起碟首和停止抬起碟首;操纵平台通过开启和关闭后电磁阀37时,可控制后喷气口 4的气流,也就可以使飞行中的飞碟抬起碟尾和停止抬起碟尾。空压机34可以保障供给各电磁阀以足够的高压气流。
[0030]操纵平台通过以上的操纵就可使飞碟升降、横向左右转向和平飞及倾角飞行都成为可能,其中通过向前倾角飞行和向后倾角飞行就可以实现飞碟向前飞和向后飞了。也就能使驾驶人员通过人工操纵平台和无线操纵平台轻松操纵所述飞碟作各种空中飞行姿态和前进、倒退、上下、左右的自由飞行了。一一人类梦寐以求的碟形飞行器也就诞生了。
[0031]飞碟与飞机比,其升力比、容积比及载重与能耗比肯定都远远领先于飞机;因为飞碟是竖向扁圆筒形的,而飞机是横向长筒形的,因此飞碟与飞机比,可以以极简洁的结构实现飞行的目的;飞碟的近似球形的短圆筒形的容积与体积比必然最大,结构所需材料和所需材料强度也必然极节省;其所占空间与运载能方之比也必然极大;因为飞碟的整体形状近似球形,因此从其中心到其外形的各最远点之间的距离也几近相等,所以也就具有极容易的转向灵活性(转向所需气流量必然极少),也就必然具有极佳的驾驶灵活性,简单性。也因此说飞碟的性能肯定远比飞机优越。
【主权项】
1.一种电动飞碟,由碟舱体、防护罩、碟翅、驱动机构、动力源和操纵机构共同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碟舱体为含有舱室的大体呈短圆筒形的结构;由两根以上的竖向撑杆连接的上防护圈与下防护圈分别由两根以上的横向撑杆与所述碟舱体固装形成所述防护罩;所述碟翅是处于所述防护罩之内、并活套安装于所述碟舱体之上、可绕所述碟舱体旋转的、呈上下层排列的上层碟翅和下层碟翅共同构成;在所述上层碟翅和所述下层碟翅上均固装有传动部件;所述驱动机构是由至少固装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碟舱体这两种部件中的一种部件之上的电机、并由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和我本人以前发明的绳传动机构中的一种以上的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固装于所述上层碟翅和所述下层碟翅上的传动部件连接后共同构成;所述动力源由固装于所述舱室内的电池和发电机这两种设备中的一种以上的所述设备构成;所述操纵机构由安装于所述舱室内的无线操纵平台和人工操纵平台这两种操纵平台中的一种以上的所述操纵平台构成;共同构成所述操纵机构的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舱室内的空气压缩机和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上的喷气口以及在所述空气压缩机和连通所述喷气口的气管之间所设置的、可控制所述气管内气流的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飞碟,其特征是:所述舱室为舱室内设为含装有座椅和无座椅这两种舱室中的一种舱室。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飞碟,由碟舱体、防护罩、碟翅、驱动机构、动力源和操纵机构共同构成。设有舱室的碟舱体成扁圆筒形。固装在碟舱体上、带有多个喷气口的防护罩内设有上下两层活套安装于碟舱体上的碟翅。驱动机构为由中间扰性件连接电机与碟翅及由齿轮传动这两类机构实现。由电池和发电机这两种设备构成了动力源。飞碟内设有人工操纵平台和无线操纵平台。当驱动机构驱动碟翅作绕轴旋转时,飞碟获得运动力:操纵机构通过电磁阀和喷气口控制飞碟的飞行姿态。飞碟因为其独特的形状决定了它的容积比、升力比和载重与推力比都远远优于飞机,因此飞碟必是飞行器中具有极强竞争力的飞行器。
【IPC分类】B64C39/00, B64D27/24
【公开号】CN104925262
【申请号】CN201510403963
【发明人】徐际长
【申请人】徐际长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