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658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特别是带有防伪珠窗口的一次性防伪瓶的瓶盖。
现有技术中的带有防伪珠的一次性防伪瓶瓶盖,须先使防伪珠脱落,然后才能旋转瓶盖开启瓶子。由于现有的带有防伪珠的一次性防伪瓶的瓶盖大多呈圆形,在直接旋转开启瓶盖时,开启者紧握瓶盖侧面的手对瓶盖圆柱体中心轴所形成的动力臂与防伪珠抵抗瓶盖的旋转对防伪珠观察窗口的侧壁施加阻力的阻力臂几乎相等,因此,开启者比较费力和困难,其成功开启率较低。在实际使用中时常会发生一些防伪珠拧不断,因此不用专门的开启工具则瓶子无法启封。如此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使瓶子的装配过程多了一道工序,给消费者开启瓶盖带来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瓶盖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消费者开启更方便、省力的瓶盖,且可降低厂家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侧面置有与瓶口防伪珠相对应的并可观察防伪珠是否完好的防伪珠观察窗的瓶盖上,在瓶盖顶面上置有一可抽动的插销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有防伪珠的一次性防伪瓶瓶盖的不足,在瓶盖的顶面设置了一增力插销板。常态下插销板与顶面成为一体,在开启状态下如果直接旋转瓶盖不能将防伪珠拧断,则可将插销板伸出瓶盖侧面,使旋转半径加大,从而增加了动力臂,因此在不配专门开瓶器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瓶盖顺利开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常态下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常态下的俯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瓶盖1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瓶盖1与瓶子6通过瓶盖上的盖扣8与瓶子上的瓶扣9相扣合,如图2所示。
在瓶盖1的侧面置有与瓶口防伪珠5相对应的并可观察防伪珠5是否完好的防伪珠观察窗3,如
图1所示。在瓶盖1顶面上置有一可抽动的插销板2,该插销板2向外抽动时平行于瓶盖1的顶面而伸出瓶盖1的侧面,如图3所示。插销板2通过瓶盖1顶面的插销板槽7与瓶盖1呈抽动连接,如图4所示。
为了防止防伪珠5弹出,在防伪珠观察窗3的外侧还置有可防止防伪珠5弹出的挡片4。
常态下瓶盖1如图5和图6所示,插销板2被包含在瓶盖1顶面圆周内;开启瓶盖1时将插销板2由插销板槽7内向瓶盖1圆周的一侧平行于顶面推伸出,用手扳动伸出插销板2的远离圆心的一侧,此时的动力臂相对于插销板2未伸出时有了增加,旋转瓶盖时通过防伪珠观察窗3的侧壁用较小的力量即可将防伪珠5挤脱,脱落时由于挡片4挡住了防伪珠5的下部,使防伪珠不能飞出。由于挡片4只是封住了观察窗3的下部,因此开启前仍能通过防伪珠观察窗3的上部观察防伪珠5是否连接完好。
本实用新型在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后,使得开启瓶盖变得非常方便、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侧面置有与瓶口防伪珠相对应的并可观察防伪珠是否完好的防伪珠观察窗,其特征是在瓶盖顶面上置有一可抽动的插销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插销板向外抽动时平行于瓶盖的顶面而伸出瓶盖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插销板通过瓶盖顶面的插销板槽与瓶盖呈抽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防伪珠观察窗的外侧还置有可防止防伪珠弹出的挡片。
专利摘要一种瓶盖,其侧面置有与瓶口防伪珠相对应的并可观察防伪珠是否完好的防伪珠观察窗,在瓶盖顶面上置有一可抽动的插销板。常态下插销板与顶面成为一体,开启瓶盖时,只需将插销板抽出,利用抽出的插销板加大旋转半径,使动力臂增加产生增力,从而能够保证瓶盖的顺利开启,无需专用开瓶器,降低了生产者的制造成本,方便了消费者开启瓶盖。
文档编号B65D17/28GK2405880SQ00216458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2日
发明者洪辉 申请人:上海嘉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