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盖、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941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伪盖、瓶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子、瓶盖结构的改进。
现有的防伪瓶多以破坏瓶口或防防珠的方式来毁瓶。如ZL94218074.7,其毁瓶需用工具,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工具即可毁瓶的防伪盖、瓶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防伪盖、瓶组合,包括瓶子、瓶盖。瓶子由瓶体、瓶颈、瓶口组成。瓶颈上制有防伪标识物,其特征是瓶口到防伪标识物之间的瓶颈上制有卡棱或者螺纹、凹槽。
适用于上述瓶子的瓶盖,对应于防伪标识物,瓶盖上安装有割刀或硬质条、环或者在瓶盖下部制有斜坡。
螺纹用单头或多头螺纹。
卡棱为一个或多个互不相连的凸起或者是连续的环状凸起。
割刀或硬质条、环由硬质砂、石、陶瓷或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开启时,由于割刀对防伪标识物的划割作用或斜坡、硬质条、环对防伪标识物的挤压作用,使其破坏,而不用工具即可达到毁瓶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瓶子结构示意图(卡棱型)图2瓶盖结构示意图(割刀型)图3瓶盖结构示意图(斜坡、硬质条、环型)图4瓶塞结构示意图图5瓶子结构示意图(螺纹型)图6内盖结构示意图图7瓶子结构示意图(带止转棱)图8瓶盖结构示意图(带升降型芯)图9瓶子结构示意图(凹槽型)
图10瓶盖结构示意图(上封盖型)附图中1、瓶体2、瓶颈3、保护棱4、凸台5、防伪标识物6、卡棱7、瓶8、瓶盖9、易断齿10、缺11、割刀12、斜坡13、硬质条、环14、瓶塞15、螺纹16、内盖17、止转棱18、卡刺19、封口芯20、转棱21、升降芯22、易开片23、凹坑24、凹槽25、插杆26、下盖27、上封盖瓶颈(2)上制有保护棱(3)、凸台(4)、防伪标识物(5)、卡棱(6)。
瓶盖(8)上制有易断齿(9)、缺口(10)、卡棱(6),并装有由硬质砂、石、陶瓷或金属制成的割刀(11),或者硬质条、环(13)。
图3所示瓶盖(8)下部,制有斜坡(12)。卡棱(6)在本例中为一个或多个互不相连的凸起。
瓶子灌装后,依次压封瓶塞(14)、瓶盖(8),卡棱(6)使瓶盖(8)固定。
开启时,旋动瓶盖(8),割刀(11)把防伪标识物(5)划割破坏,或者因斜坡(12)及硬质条、环(13)的挤压和增大压强作用,使防伪标识物(5)破坏。从而不用工具,即可达到毁瓶目的。
在旋动瓶盖(8)的同时,凸台(4)把易断齿(9)拌断。旋转到位,即可拔出瓶盖(8)。
在本实施例中,将瓶子卡棱(6)换成双螺纹或多头螺纹(15),如图5,因瓶颈(2)周长较小,也能实现一次压盖封口。实施例二图5、6、2、3
在本实施例中瓶子结构与例一相似,仅把卡棱(6)换成单头或多头螺纹(15)。
瓶盖(8)结构与例一相似。
内盖(16)上制有卡棱(6)、螺纹(15)。
瓶子灌装后,旋转内盖(16),再压封瓶盖(8)。
开启时,内盖(16)上的卡棱(6)与瓶盖(8)内壁上的卡棱(6)相互卡紧,旋转瓶盖(8)即可开启。
其毁瓶方式,效果与例一相同。
本例中卡棱(6)为一连续的环状凸起。
瓶盖(8)内壁上制有卡刺(18)、卡棱(6)、转棱(20)、缺口(10)、易断齿(9),顶部有易开片(22)。安装有割刀(11)或硬质条、环(13)。瓶盖(8)内腔通过卡棱(6),固定有封口芯(19),其上通过螺纹(15)连接有升降芯(21)。封口芯(19)内制有止转棱(17)。
瓶子灌后压封瓶盖(8)、卡刺(18)与瓶子卡棱(6)配合,使瓶盖(8)固定。
开启时,旋转瓶盖(8),割刀(11)或硬质条、环(13)把防伪标识物(5)破坏。同时,转棱(20)带动升降芯(21)上升,并顶破易开片(22)而出液。
其毁瓶方式、效果与例一相同。
瓶盖(8)由下盖(26)、上封盖(27)组合而成。下盖(26)内壁上制有卡棱(6)、缺口(10)、易断齿(9),并装有割刀(11)或硬质条、环(13)。内腔装有封口芯(19),封口芯(19)内制有止转棱(17)。封口芯(19)通过螺纹(15)连接有上封盖(27)。上封盖(27)上制有螺纹(15)、凹坑(23)。下盖(26)与上封盖(27)之凹坑(23)内,穿有插杆(25)。
瓶子灌装后,压封瓶盖(8),卡棱(6)与凹槽(24)配合使瓶盖固定。开启时,旋动瓶盖(8)、割刀(11)或硬质条、环(13),把防伪标识物(5)破坏。随着瓶盖(8)的转动,插扦(25)落入凹坑(23)内。此时,才能旋动上封盖(27),旋去封盖(27)即可出液,易断齿(9)的破坏,要依靠防伪标识物(5)没被破坏前来实现。
毁瓶方式、效果与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盖、瓶组合,包括瓶子、瓶盖(8);瓶子由瓶体(1)、瓶颈(2)、瓶口(7)组成;瓶颈(2)上制有防伪标识物(5),其特征是瓶口(7)到防伪标识物(5)之间的瓶颈(2)上制有卡棱(6)或者螺纹(15)、凹槽(24);对应于防伪标识物(5),瓶盖(8)上安装有割刀(11)或硬质条、环(13)或者在瓶盖(8)下部制有斜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盖、瓶组合,其特征是螺纹(15)用单头或多头螺纹(15);卡棱(6)为一个或多个互不相连的凸起或者是连续的环状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盖、瓶组合,其特征是割刀(11)或硬质条、环(13)由硬质砂、石、陶瓷或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防伪盖、瓶组合,属包装容器的技术领域,现今的防伪瓶多用工具撬断瓶口、防伪珠来实现毁瓶。本实用新型在瓶盖上安装了割刀、硬质条、环或制有斜坡。通过割刀的划割,斜坡、硬质条、环对防伪标识物的挤压,使其破坏,而不用工具,可用于各类液体包装。
文档编号B65D51/22GK2431222SQ0023512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孟福 申请人:王孟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