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进式振动供给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57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进式振动供给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有关通过振动供给线将搬送轨道上的零件笔直运送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
但是,由于圆形振动供给线的槽的直径较大,对于将多个零件按顺序进行组装的自动组装机来说,对应于槽的直径,零件供给位置的间距的设置也必须较大。为此,对于组装特别小的零件的自动组装机来说,为使零件供给位置的间距缩小,使用直进式供给线为佳,并在直进式供给线上只让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然后,设置能够将前述的所定形状或形态以外的零件以及剩余零件排除的门部,并将被此门部排除的零件返送到搬送轨道的始端。
特公昭52-2541公报公开了下述技术,即,将物品的送给面(轨道的表面)覆盖上具有倾斜嵌入纤维的软绒,通过使轨道上下方向地振动,即可用倾斜嵌入纤维的软绒搬送零件,另外,在搬送轨道的途中设置只允许让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的门部,并将被此门部排除的零件返送到搬送轨道的始端。
但是,由于必须将具有倾斜嵌入纤维的特殊的软绒贴在齿轨的表面,不仅在加工上非常麻烦,而且不适用于有可能被夹在嵌入纤维中的较小零件等。
另外,在特公昭59-13404公报中公开了使用2个直进式振动供给线的构成装置。此装置的2个直进式振动供给线是以互相逆向地搬运零件的构造组装而成的。然后,在其中一个直进式振动供给线上配置搬送轨道,同时也设能够排除所定形状或形态以外的零件以及剩余零件的门部;在另一个直进式振动供给线上设置能够返送从搬送轨道排除的零件的返送轨道和零件储存容器。
特别是在此公报的第8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储存容器被设置在返送轨道的终端。为此,可以认定有利于缩小自动组装机的零件供给位置的间距。
但是,在此发明中,由于搬送轨道和返送轨道分别按逆向倾斜并振动,为防止因振动引起的冲突,故在搬送轨道的始端和返送轨道的终端与零件的储存容器之间要设置间隙。而且,在搬送轨道的门部和返送轨道之间,由于双方轨道的逆向倾斜和振动,为防止冲突也要设置间隙。
因此,不适用于有可能落入或夹入这些间隙内的极小零件的运送,但是正是这些极小零件才要求缩小自动组装机的零件供给位置间距的。
另外,在实开昭51-85971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是,在通过直进式供给线来搬送零件的同时,将经门部排除的零件返送至搬送轨道的始端的方案,但在此公报的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具体的构造和作用。
通过图面推测,被排除的零件的返送,是通过被固定的滑槽来实施的,另外由搬送轨道的板状弹簧的配置来推测,其适用于重量较重的大零件。
这些现有技术中,无论哪一种均是不使用直径较大的圆形供给线,而是在直进式振动供给线或类似的供给线上设置门部,并设置能够返送被门部排除的所定形状或形态以外的零件或剩余零件的返送轨道,使得自动组装机的零件供给位置的间距得以缩小。但是,对于谋求更加狭小间距的极小零件来说则难以适用。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了适用于容易被狭小间隙夹住的极小零件、或具有极小径部或极薄部分的零件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了一种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它是由基台;被固定在基台上的振动;上部设有搬送轨道的台板;由使所说的台板和基台相连接、并可以通过从振动源发出的振动使上述的台板振动且予以支持的连接机构所构成的振动体本体;以及所说的搬送轨道构成,而且,通过所说的振动体本体的振动来搬送搬送轨道上的零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将下述的各部与上述的台板设为一体结构,其各部为设有只允许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的门部的搬送轨道;接收在所说的搬送轨道上的门部被排除的零件、并将零件向与搬送轨道上零件的搬运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返送的返送轨道;位于所说的返送轨道终端的零件储备部;以及将用返送轨道返送的、且被储备在零件储备部的零件补充供给搬送轨道始端的零件补给机构。
在此,所说的连接机构为弹性部材,另外,由所说的弹性部材来支持的台板是通过从所说的振动体发出的振动来振动的。
返送轨道的倾斜角度的设定,是以零件能够通过振动体本体的振动而下滑为基准,其运送方向与所说的搬送轨道上的零件的搬送方向相反,且设有与搬送轨道相平行的滑槽为佳。
所说的零件补给机构,以能够间歇性地上下移动、且能够将储备在零件储存部内的零件补充供给到搬送轨道始端的零件上推机构为佳。
另外,在台板上设置能够检测出搬送轨道上所运送的零件量的搬送量检测传感器,当搬送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搬送轨道上的零件搬送量在所定量以下时,上述的零件补充机构则会工作。
所说的零件上推机构的上推片适宜用轻量且构造简单的空气气缸在上下方向来驱动。
此零件上推机构的上推片的上表面,朝搬送轨道的方向倾斜。另外,此上表面的下降端的高度与返送轨道的终端的零件储存部相同或较之略低,其上升端的高度与搬送轨道的高度相同或较之略高。
所说的振动源为电磁石,通过台板被电磁石断续地吸附而使振动体本体发生振动。
也可以在台板的上表面配置多个相互并列的搬送轨道。当在台板的上表面配置2个搬送轨道时,返送轨道的设置以在其中间为佳。或者,在所说的台板的上表面设置多个种类的搬送轨道的门部,并根据搬送零件的形状或形态进行有选择性的配置。
另外,所设置的多个搬送轨道的门部的形状各自不同,在门部分别使选择出的各自不同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的实施例1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平面图,图3是图1的上推装置的截面图。图中的箭头分别表示处于各部分零件的流动方向。
在图1及图2中,本实施例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其包括位于振动体本体2上方的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以及零件上推机构10等(详细状况见后述)。
已公知的振动体本体2是由基台3、固定于此基台3上的振动源(图中未示)、通过呈倾斜状且相对平行配置的板状弹簧5和5等的连接机构来支持其能够振动的中间台4、被固定在此中间台4上的振动源(图中未示)、以及通过呈倾斜状且相对平行配置的板状弹簧6和6等的连接机构来支持其能够振动的台板7构成的。
在此,作为振动体本体2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例如,可以使用电磁石来作为振动源、使用板状弹簧来作为连接机构。另外,还可以使用回转偏心锤并利用其机械振动来作为振动源、使用棒状弹簧或线圈弹簧等弹簧材料作为连接机构。但是,无论哪一种均为公知技术,在此省略其详细构造的说明。
而且将在此振动体本体2的台板7上的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零件储存部)、作为零件供应装置的零件上推机构10等呈一体结构来设置。
本实施例中,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中的振动体本体2如图1所示,作为振动源的电磁石(图中未示)固定配置在基台3及中间台4上,板状弹簧5、5和6、6互相平行并且以同样角度的倾斜状态相对配置在基台3及中间台4上,板状弹簧5、5和6、6对中间台4及台板7的支持为可以振动的支持。
因此,通过对电磁石的断续通电,使得中间台4和台板7被断续地吸附而产生振动,台板7沿与板状弹簧5和6相垂直的方向振动。另外,对电磁石断续通电的间隔,通常为将交流半波整流后的50周/分钟或60周/分钟、或者全波整流后的100周/分钟或120周/分钟。
将零件定位调整运送的台板7的振动,应考虑中间台4和板状弹簧5、6的各自重量等,将台板7的振动调整至共振点的附近。这种调整可以通过改变板状弹簧5、6的厚度或组装枚数来实现的。
本实施例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为了供应极小的零件,将台板7设置成为能够通过高频率进行微细振动的结构,并用板状弹簧5、5和6、6支持中间台4和台板7。但是,作为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的通常构成可以省略中间台4,用较长的板状弹簧直接连接在基台3上来支持台板7。另外,振动体也不必限定为电磁体,如前述的机械振动也可。
在台板7的上面,如图2所示,将作为本发明的主要构成的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包括零件储存部)、用于零件供应的零件上推机构10等呈一体结构来设置。
其中,搬送轨道8设有将所供给的零件(图中未示)搬送到门部11的搬送部12,具有挑选识别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并使之通过、同时能够排除非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以及剩余零件机能的孔状门部11,将在门部11所挑选的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聚集并保持原样搬运1的调整搬送部13(以下简称为整送部)。
在此,搬送部12具有将所提供的零件搬送到门部11的机能,此搬送部12的搬送面12a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搬送中的零件落下,相对于外侧呈低势而形成了斜面。
门部11具有挑选识别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并使之通过、同时排除非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以及剩余零件的机能。因此,门部11根据零件的尺寸、形状、或是使其通过的零件形态,具有不同的挑选方法或构造(尺寸、形状)等。上述的挑选方法和门部的具体构造已是公知,故在此就门部11不予详细说明。
整送部13具有将在门部11挑选出的所定形态的零件聚集并在保持其形态的状态下搬运到零件的供给位置13a的机能。通常,整送部13具有符合零件形状的沟状搬送路、和防止零件的形态改变或跳出的盖子。此整送部13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搬送零件的尺寸或形状而不同,但由于整送部13为公知技术,故在此不做详细的叙述。
在门部11中,作为非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以及剩余零件而被排除的零件,如图2的箭头A所示,从搬送轨道8排除落入返送轨道9上。返送轨道9在接到被门部11排除的零件后,向与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的搬送方向的反方向进行返送。如图1所示,此返送轨道9为了接收被门部11排除的零件,应设在低于搬送轨道8的门部11的位置。其中,为了使返送轨道9能够沿搬送轨道8的零件搬送方向的反方向、并且平行地返送零件,将返送面9a设为呈倾斜的面。此倾斜面的倾斜角的设定,以落入返送轨道9的返送面9a的零件按其自重能够下滑的角度为佳,但是,由于仅以自重下滑的滑槽必须有相当陡的角度,故还是以通过台板7的振动能够使零件下滑的角度所形成的滑槽为佳。
返送轨道9的终端是由零件储存部9b构成。此零件储存部9b如图1所示,可以是返送轨道9的返送面9a的延长,也可以如图1中的想像线所示,为储存多个零件形成一段较低的凹部。在此零件储存部9b中,作为用于将零件供给到搬送轨道8的始端的零件供给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可间歇性上下移动的零件上推机构10。
此零件上推机构10,设置在返送轨道9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至搬送轨道8的始端之间,具有能够将由门部11排除、经返送轨道9返送到零件储存部9b的零件,返回到位于更高位置的搬送轨道8的始端,以向搬送轨道8供给零件的机能。
此零件的上推装置10,在本实施例中,备有横跨设置在返送轨道9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和搬送轨道8的始端间的零件收纳容器14、和沿此收纳容器14的垂直方向所设的精密镶嵌在镶嵌孔上的上推片15。零件收纳容器14的镶嵌孔,是在与返送轨道9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和搬送轨道8的始端无段差及间隙的状态下相连接的。上推片15是通过任意的上下驱动装置——例如在纵向配置的气缸16的活塞杆16a上连接被固定在上推片15中的杆17(参照图3),被上下方向地往返驱动。
作为此上下驱动装置的其他的形态,也可以通过螺杆的回转使上推片15在上下方向被驱动。此时,采用进给丝杆机构来取代前述的气缸16,通过此进给丝杆装置设上下活动的螺旋部材,然后将此螺旋部材与固定在上推片15上的杆17连接,其配置空间与气缸16的配置空间大体相同。
另外,此上下驱动装置的其他形态,也可以将杆17作为进给丝杆机构的螺钉,用小型马达直接旋转驱动来构成。
另外,所说的上下驱动装置,由于被直接或间接地与台板7呈一体结构设置,故通过台板7的振动,使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也随之共同振动。因此,所说的上下驱动装置以不影响台板7振动的轻量且小型的装置为佳,就这一点来说,小型的气缸16或进给丝杆装置均是理想的。
此零件上推机构10,通过使气缸16的间歇性地上下移动、或者将进给丝杆装置按驱动马达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正反向回转,使上推片15在所定的时间间隔内间歇性地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将被返送到零件收纳容器14内的零件补给到搬送轨道8的始端。此时,通过任意选择上下移动此上推片15的时间间隔或单位时间的回数,就可以在搬送轨道8上补给适量的零件。
对于易受损伤的零件,应尽量避免经由门部11的反复返送。为此,有必要精密管理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的量,尽可能地减少由门部11所排除的零件的量。这时,如图2所示,在搬送轨道8的搬送部12上,设置用以检测零件搬送量的搬送量检测传感器18,当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的搬送量小于所设定的标准时,使上推片15上升进行零件补给即可。这样,就可以防止在搬送轨道8上补给过量的零件。
此零件上推机构10的上推片15的上表面15a,在上升和下降时应满足以下的条件,即,下降时为使被返送的零件能够顺利下滑,上表面15a的高度或是与返送轨道9的返送面9a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相同、或是较之略低;而在上升时,为使载置在上推片15的上表面15a上的零件能够顺利地滑入搬送轨道8的始端,上表面15a的高度可以略高于搬送轨道8的搬送面12a的高度、或者与之相同。
另外,为了使零件能够顺利地滑入搬送轨道8,如图3所示,上推片15的上表面15a为朝搬送轨道8的搬送面12a倾斜的斜面。
本发明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中,供给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通过台板7的振动使搬送部12的搬送面12a上的零件沿图示的右方向搬送,在门部11仅挑选出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经由整送部13被搬送到零件的供给位置13a。
另外,非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以及剩余零件,被门部11排除并落入返送轨道9上。落入此返送轨道9的返送面9a上的零件,由于返送轨道9的返送面9a向着返送方向倾斜,通过台板7的振动而下滑至设置在返送轨道9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
被返送到返送轨道9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内的零件,积存在零件储存部9b中,当上推装置10的上推片15下降到下降端时,零件则会滑入收纳容器14内的上推片15的上表面15a上,而被装载载上表面15a上的零件随着上推片15的上升而上升至上升端,此时,零件从上推片15的上表面15a滑到搬送轨道8的始端,前次被门部11排除的零件再次被补给到搬送轨道8上并被门部11再次挑选。因此,仅一个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即可进行零件的供给、和在门部11被排除的零件的返送以及再供给。
图4表示的是将2个搬送轨道按相互并列配置在台上的实施例2的平面图,图5表示的是此实施例的上推装置的截面图。
本实施例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30如图4所示,2个搬送轨道31及32相互并列设置,在二者中央设有返送轨道33。这种构造的本实施例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30中,同样的零件被2个搬送轨道31、32的搬送部34、35运送到门部36和37处,并在门部36和37挑选出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经由整送部38、39供给二处的零件供给位置38a、39a。而且,在门部36、37被排除的零件通过处于中央的返送轨道33被返送。
由返送轨道33返送的零件,载置在镶嵌于零件上推机构40的收纳容器41中的上推片42的上表面42a上,并通过上推片42的上升补充至搬送轨道31、32的始端。在此实施例中,上推片42的上表面42a的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以由中间向着两侧的搬送轨道31和32的搬送面34a和35a倾斜,形成山形截面为佳。另外,搬送轨道31、32的搬送面34a、35a以其外侧分别向低倾斜为佳。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例如,对于本发明来说,用1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也可以供给不同的零件。
这样,若将图1~图3中所示的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及上推装置10设定为1组的话,在1个振动体本体2的台板7上设置多组亦可。为使各组对应于不同的零件相互并列配置,并使振动体本体2的振动均等地传向双方的轨道,适宜将图2所示的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及上推装置10的组合按线对称来设置。
本发明直进式振动供给线,由于仅仅通过搬送轨道8(31、32)的门部11(36、37)来选择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故只要是基本上具有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零件,通过交换门部11(36、37)就可以用于不同形状或形态的零件的供给。所以,只要事先准备好对应于零件的形状或尺寸的多种类的门部11(36、37),再根据供给的零件来选择配置,即可对不同的零件、或形状及形态不同的零件予以供给。
另外,当使用于形状或大小不同的零件、或者使用于即使是同一零件但要进行不同形态的挑选等情况下,同时搬送部12(34、35)的搬送面12a(34a、35a)或者是整送部13(38、39)的形状或尺寸也必须变更时,适宜将搬送轨道8(31、32)的搬送部12(34、35)的搬送面12a(34a、35a)的一部分、门部11(36、37)、及整送部13(38、39)呈一体结构来形成一个组合。然后,根据供给的零件来选择适宜的组合并进行配置,这样即使对不同尺寸或形状的零件的挑选和不同形态的挑选,用1台直进式振动供给线来对应就可以了。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30中,由于所设置的多个门部36、37的形状各自不同,故对于门部36、37来说,可以有选择地分别使各种不同的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将相同的零件在零件的供给位置38a处向外、在零件的供给位置39a处向里来进行供给;或者,将不同的2种零件混合起来供给,例如零件A在供给位置38a、零件B在供给位置39a处供给等多种多样的使用方法。
以上就本发明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予以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例如,将图1~图3所示的搬送轨道8、返送轨道9以及上推装置10的组合,和图4、图5所示的搬送轨道31、32、返送轨道33以及上推装置40的组合,配置在1台振动体本体的板上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各种变更或改良均可实施。发明效果上述的本发明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对于零件移动的经由路线来说,必须设有间隙的部分——也就是相对移动的部分只是收纳容器和上推片的嵌合的部分,由于此嵌合部分的精加工非常容易,故可以适用于易被挟在小间隙中的极小零件、或有极小径部或极薄部分的零件,并可以将自动组装机的零件供给位置在狭小间距内予以配置。
图1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的第1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的实施例的上推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在板上配置2个搬送轨道的实施例2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实施例的上推装置的截面图。符号的说明1 直进式振动供给线2 振动体本体3 基台4 中间台5 6 板状弹簧7 板8 搬送轨道9 返送轨道9a返送面9b零件储存部10零件上推机构11门部12搬送部13整理运送部13a 零件的供给位置14收纳容器15上推片15a 上表面16气缸16a 活塞杆17杆18搬送量检测传感器30直进式振动供给线31、32搬送轨道33返送轨道34、35搬送部34a、35a 搬送面36、37门部38、39整送部38a、39a 零件供给位置40零件上推机构41收纳容器42上推片42a 上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直进式振动供给线(1),它是由基台(3)被固定在基台(3)上的振动源、在上表面设有搬送轨道(8)的台板(7)、由连接所说的台板(7)和基台(3)并能够通过从振动源发出的振动使上述的台板(7)振动且予以支持的连接机构(6)所构成的振动体本体(2)、及所说的搬送轨道(8)构成,而且,通过所说的振动体本体的振动来搬送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将设有只允许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的门部(11)的搬送轨道(8)、接收在搬送轨道(8)上的门部(11)被排除的零件、并将零件向与搬送轨道(8)上零件的搬运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返送的返送轨道(9)、位于所说的返送轨道(9)终端的零件储备部(9b)、以及将用返送轨道(9)返送的、且被储备在零件储备部(9b)的零件补充供给搬送轨道(8)始端的零件补给机构等的各部与台板(7)设置成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机构(6)为弹性部材,而且由此弹性部材支持的台板(7)并通过从所说的振动体发出的振动来振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返送轨道(9)所形成的倾斜角度设定,以零件可以通过所说的振动体本体(2)的振动能够下滑为基准,其运送方向与所说的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的搬送方向相反,且设有与所说的搬送轨道(8)相平行的滑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零件补给机构,能够间歇性地上下移动、且能够将储备在零件储存部(9b)内的零件补充供给到搬送轨道(8)始端的零件上推机构(10)(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台板(7)上设置能够检测出搬送轨道(8)上所运送的零件量的搬送量检测传感器(18),当通过所说的搬送量检测传感器(18)检测出搬送轨道(8)上的零件搬送量在所定量以下时,所说的零件补充机构则会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零件上推机构(10)(40)中的上推片(15)(42)适宜用气缸(16)在上下方向上驱动。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零件上推机构(10)(40)的上推片(15)(42)的上表面(15a)(42a),朝搬送轨道(8)的方向倾斜,而且,此上表面(15a)(42a)的下降端的高度与返送轨道(9)的终端的零件储存部(9b)相同或较之低,其上升端的高度与搬送轨道(8)的高度相同或较之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振动源为电磁石,通过所说的台板(7)被电磁石断续地吸附而使所说的振动体本体(2)发生振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台板(7)的上表面配置多个相互并列的搬送轨道(31)(3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台板(7)的上表面配置2个搬送轨道(31)(32)的状况下,返送轨道(33)设置在其中间。
11.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台板(7)的上表面设置多个种类的搬送轨道(31)(32)的门部(36)(37),并根据搬送零件的形状或形态进行有选择性的配置。
12.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特征在于所设置的多个搬送轨道(31)(32)的门部(36)(37)的形状各自不同,并在门部(36)(37)分别选择各自不同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
全文摘要
一种直进式振动供给线,其适用于易被挟在小间隙中的极小零件、或有极小径部或极薄部分的零件,并可以将自动组装机的零件供给位置在狭小间距内予以配置。其结构包括基台、被固定在基台上的振动源、在上表面设有搬送轨道的台板、振动体本体、及搬送轨道,另外,还将设有只允许所定形状或形态的零件通过的门部的搬送轨道、接收在搬送轨道上的门部被排除的零件并将零件向与搬送轨道上零件的搬运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返送的返送轨道、位于返送轨道终端的零件储备部、将用返送轨道返送的且被储备在零件储备部的零件补充供给搬送轨道始端的零件补给机构等与台板设为一体。
文档编号B65G27/00GK1378970SQ0210613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4日
发明者梶野朝春 申请人:时至准钟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